9月27日晚间,优刻得发布重元优云减持公告,拟减持1268万股,占总股本的2.99%。作为优刻得最大机构股东,持有3705万股,持股比例为8.76%。受这一减持公告影响,优刻得在资本市场低开,9月30日,优刻得股价创上市以来新低,一度跌至32.41元。
优刻得和讯SGI指数评分出炉公司获得57分,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公司在近七个季度得分是波动下跌,2019年是该阶段的得分峰值64分。
上图清晰看出和讯SGI指数在去年第二季度有一个显著的提升。主要是突发的疫情,催热了云经济的需求,优刻得也受到利好。
股价跌近4倍,市值相比高位缩水73%
2020年1月,优刻得成功登陆科创板,发行价为33.23元,发行市盈率181.85倍,募集资金净额18.40亿元,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051%。
作为“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自然收获了极大的关注。面对市场热烈的追捧,优刻得也不负众望,上市后股价从最低的45.98元,在8个交易日内升至历史最高的126元。自此之后,优刻得股价逐步下挫,在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曾一度冲破股价历史新低32.41元。相比去年年初,股价跌了近4倍。
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云计算第一股登陆科创板,上市之初备受资本青睐,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大关,最高市值达532亿元。
遗憾的是,经过短暂创新高后,随后在资本市场长时间低迷不振,如今市值142亿元,相比历史高点,优刻得市值减少390亿元,市值相比高位缩水73%。
是什么原因让优刻得上市之初投资者人人追捧到现在弃之如敝履?
严重增收不增利,股东减持愤然离场
2020年度报告,优刻得实现营业收入2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4亿元,增幅62.06%,主要系公有云收入增加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6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3.79亿元;Adjusted 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 为 5582.81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9亿元。
优刻得解释以上相关净利润指标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首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包括①低毛利的业务收入占比快速提升导致的整体毛利率下降;②价格下调导致的主要产品或服务自身毛利率的下降;③服务器的升级换代使得一段时间内成本的叠加,致使效益下降。
其次,公司为吸引人才,实施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加大研发等人力成本投入,导致本期人力成本和股份支付合计较上年同期增加。
从重要财务数据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中可以看出,优刻得从2017年开始运营状况就一直处在下滑的态势,2020年跌到近几年的最差的状态。除了公司内部自身原因之外外部环境恶劣也是客观存在。2019年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屋漏偏逢连夜雨,进入2020年新冠疫情袭来,对优刻得的业绩也带来不小的打击。
优刻得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方面基础不稳固,尤其在盈利方面潜力不足。
从图中可以分析出,优刻得2018-2020年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去年甚至跌到-3.42亿元。
关于净利润下滑,优刻得称主要由产品降价、加大投入导致服务器折旧等成本上升、公司主要客户所处的互联网行业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以及云计算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综合造成。
与净利润呼应,重要财务数据净利率毛利率这三年也是大幅下滑。
去年优刻得一季度公司光鲜的股价表现背后,却是“业绩变脸”,公司净利率在一季度就处于负值,并且状况越来越差,今年二季度净利率达到低谷-20.79%。
值得注意的是优刻得2020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是2139万元,2019年则为1906万元。去年公司净利润为-3.42亿元,但是依旧从政府拿到不少补贴,优刻得严重依赖政府补贴,换句话说,每年都从政府领钱过日子。
去年优刻得营收24.55亿元,但是营业成本竟然高达24.44亿元,同比增长108.82%,营收增长远远低于营业成本的增长速度,并且营业成本占比过高,严重压缩公司利润。
营收成本过高,说明优刻得财务管理和行政管理失当,造成成本费用失控。经营管理方面出现问题,投资者和债务人信心下降,股东减持成必然。营业成本过高,从财务上说,收入和成本配比不合理,必然导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大幅下降。
长期亏损的局面下,优刻得遭遇重要股东减持,包括嘉兴同美、重元优云、君联博珩、甲子拾号相继发布减持公告。而在这期间,也是一路震荡下行,截止当前市值只有142亿元。
不过,相比陷入亏损困境不同的是,营收依旧保持强劲增长。2021年上半年,优刻得营收15亿元,同比增长65%。只是,伴随而来的是亏损也是不断扩大。2020年优刻得亏损3.42亿元,2021年上半年亏损3.12亿元,亏损增幅高达305%。
优刻得主要产品 2018 年起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且降价幅度较大,未来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可能仍较为激烈,主要云计算厂商存在采取持续竞争性降价以实现市场份额短期提升的可能性,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优刻得可能存在未来几年产品持续降价的情况。
行业马太效应严重,“差异化竞争”策略能否拯救公司
云服务赛道上汇聚了众多重量级玩家,对于优刻得这样的中小云玩家来说,在巨头林立的市场中求生存异常艰难。
云服务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权威调研机构IDC报告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我国公有云IaaS+PaaS市场规模达46.32亿美元,同比增长49%。蛋糕巨大且增速迅猛,只是这该赛道掌握在少数玩家手中,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与中国电信、亚马逊AWS为首的五大云巨头,占据国内近八成云服务市场。
整体来看,云服务市场马太效应明显。特别是在云服务商选择上,阿里云是公有云IaaS服务首选品牌,占据国内四成公有云IaaS+PaaS市场份额。龙头地位牢固。此外,根据财报披露数据来看,阿里云是国内云服务市场最大赢家,年营收超600亿元,其营收规模在过去六年间增长近50倍。
与此同时,阿里云也是全球第二家实现盈利的云巨头。最新一季度(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2022财年第一季度财报),阿里云营收160.5亿元,经调整EBITA(息税前利润)为3.4亿元,连续三个季度经调整EBITA实现盈利。作为国内首家能实现盈利的云厂商来说,对于阿里云本身而言,具里程碑式的意义,预示着跨过了一个重要分水岭。要知道,云计算作为重资产行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等资源,以此在全球各地建设庞大数据中心。
据了解,阿里云在全球24个地域部署了上百个云数据中心,总计75个可用区。因在云数据中心规模优势,促使云规模日益扩大,这也是阿里云能率先盈利的核心因素之一。对于其他云厂商而言,在没有形成规模之前,很难实现盈亏平衡,甚至头部玩家更是对云服务板块经营数据避而不谈,不得不弱化云计算,继而强调人工智能等技术服务。
在云服务赛道上,能凭借规模优势实现盈利的云厂商实属凤毛麟角。而中小云玩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公有云市场实现盈利,亦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根据国信证券(002736,股吧)研报,云服务行业全球亚马逊占据近50%的份额,国内阿里和腾讯份额也超过了50%。作为第二梯队的小厂商,优刻得提出了 “差异化竞争”的策略,不与大厂商正面“冲突”,选择相对更有空间的赛道,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
关于差异化竞争策略,优刻得表示:“与行业巨头进行错位竞争,定位符合下列要求的行业客户。
一,竞争格局分散、市场空间足够大、渗透率低的行业,比如传统领域中的教育、高端制造、医疗等,公司有充足的市场空间和时间与阿里云、腾讯云进行错位竞争,获取客户;
二,与行业巨头存在业务竞争关系的行业,比如电商、新零售、社交等,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中立定位优势,客户的业务、数据在私密性方面能得到较高的保障;
三,对服务要求比较高的行业,发挥以直销为主的模式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尤其是传统企业的业务拓展上公司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立足内蒙古,响应新基建与“碳中和”?
从募资投向来看,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优刻得数据中心项目是优刻得募资项目中最重要的项目,逾五成的募资额——原计划募资(47.48亿元)中的26.01亿元,以及调整后募资(19.89亿元)中的10.1亿元——都拟投入该项目。
这一数据中心项目,对于优刻得来说,恐是进退皆难境地下的战略选择。
云计算行业巨头虎视眈眈,不自建数据中心,就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在与巨头的竞争中更加没有招架还手之力
据了解,云计算厂商自建数据中心安置服务器,相关的产品主要包括公有云产品中的云主机、云硬盘、云数据库、物理云主机等。
除了前期的投建资金投入大,数据中心的后续运营也需要源源不断投入资金。“24小时不断的供电和制冷费用、人力成本、安全防护产品、带宽费用等这些都很烧钱,可以说是无底洞。”
这也是为何自建数据中心通常是巨头的游戏,而中小企业一般选择租赁运营商的数据中心机房。
为什么选择内蒙古乌兰察布?
制冷系统是数据中心的能耗大户,乌兰察布,全年平均气温 2.6℃,气温低于 15℃ 的时长超 6799 小时。公司充分利用自然气候的天然冷源优势,可为数据中心有效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同时在乌兰察布优刻得使用以水作为冷热源的多联空调系统,并利用水源多联机回收机房余热,用于数据中心的办公室、电池室、水泵间、柴发机房等场所在冬季的采暖保温。每年预计回收废热 78000GJ,可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7380 吨,等同于种植 40 万棵树木。
A股首家“同股不同权”公司,小股东权益如何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在已上市的科创板个股中,优刻得除了因“云计算第一股”旗号备受关注,这家公司的另一大“吸睛”之处为,其是A股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设置了特别表决权,也就是“同股不同权”的公司。
根据特别表决权设置安排,优刻得共同实际控制人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持有的A类股份每股拥有的表决权数量为其他股东所持有的B类股份每股拥有的表决权的5倍。
也就是说,上市前优刻得共同实际控制人季昕华、莫显峰和华琨直接持有26.8347%的股份,通过设置特别表决权持有发行人64.7126%的表决权。上市发行5850万股完成后,季昕华、莫显峰和华琨合计持有23.1197%的股份及60.0578%的表决权。此外,三人已签署《一致行动协议》,股票上市交易后三年内均不得退出与解除,三年期限届满后,除非各方书面协商一致解除,《一致行动协议》自动顺延。
优刻得在招股说明书中提示,在这一特别表决权机制下,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对公司的经营管理以及对需要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具有绝对控制权。在特殊情况下,季昕华、莫显峰及华琨的利益可能与公司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不一致,存在损害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
季昕华:黑客出身,湖畔大学第二期的学生
优刻得在2012年由季昕华、莫显峰、华琨三人共同创立,公司目前由季昕华担任公司董事长及CEO,莫显峰为首席技术官,华琨为首席运营官。季昕华曾就职于华为、腾讯、盛大,历任经理、副总经理、首席安全官、CEO等职位,曾全面负责腾讯安全体系建设、盛大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及管理。
2007年,熊猫烧香计算机病毒肆虐,季昕华参与开发出“超级巡警”杀毒软件,多次防御熊猫烧香病毒,此举也奠定了季昕华的中国第一代黑客地位。季昕华在2002年就以黑客身份进入华为工作,2004年被腾讯当时的CTO张志东邀请到腾讯负责安全工作,2009年应陈天桥的邀请加入盛大,成为盛大云的联席CEO。同时,季昕华也是马云湖畔大学第二期的学生。
根据优刻得2020年一季度末信息,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季昕华、莫显峰、华琨,三人为一致行动人。目前,季昕华、莫显峰、华琨三人分别直接持有优刻得12.03%、5.54%和5.54%的股份比例。
早在2013年,优刻得就为为实施境外上市计划搭建了红筹架构,在同年展开了A轮融资,之后历经B轮和C轮融资,在2016年终止了红筹架构,并在2017年获得了9.6亿元D轮融资,2018年获得了中国移动的E轮投资。
研发投入节节败退
云计算厂商在建设期和发展期都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致很多云计算厂商都处于亏损状况。根据优刻得披露数据,2017至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0644.79万元、16047.99万元和18807.11万元,2.46亿分别占营收比例为12.68%、13.51%和12.41%、10%。
从数据上看优刻得对研发投入非常吝啬。优刻得所处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驱动型产业,技术更新变化较快,公司需要不断地进行研发投入,以保持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研发资金的不足无异于竭泽而渔,必然会对技术迭代升级和持续竞争力滋生重大的潜在风险隐患,成为影响公司盛衰变化的最大“灰犀牛”。
(责任编辑:崔晨 HX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