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养老公司拟成立,股市正掀开新的一页

近日,国民养老保险股份公司(下称“国民养老公司”)发布拟设立公告,包括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大行在内的17家金融机构参与发起,注册资本达111.5亿元,引发了市场无限遐想。

基础社保、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一直被视作养老体系的三大支柱,就我国情况而言,基础社保覆盖率较高,2020年末,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合计已达9.99亿人;但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在此背景下,国民养老公司的成立,意味着国内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即将提速。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构建一个广泛覆盖的商业养老保险体系,不仅仅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之举,对于发展财产性收入、推动共同富裕也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居民财产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分红、租金、资本利得(出售股票、债券或不动产等资本性项目取得的收入扣除其账面价值后的余额)、专利收入等。研究表明,低收入者与中等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取决于工资收入,中低收入者与高收入者的差距主要源于财产性收入。

工资收入是以个人劳动参与价值分配,而财产收入则依靠资本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个人劳动时间有限,且劳动能力会因年龄而退化、因技术进步而过时,存在明显的天花板;而资本可以不眠不休,且充分享受技术进步的助力,理论上具有无限空间。

某种意义上,让工资收入去追赶财产收入,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只有让更多的中低收入者拥有财产性收入,才能有效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公平分配。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关键是赋予低收入者拥有财产的权利和机会。只要设计得当,个人商业养老保险便是普通民众重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

背靠各大金融机构,面临一个几乎空白的庞大市场,以国民养老公司为主体,由各地社保局和金融机构联合推动,未来的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大概率能够复制当前“惠民保”的盛况。养老金规模上来后,接下来便是资产配置问题。

作为典型的长期资金,高比例配置股权资产是养老金的必然选择。

拉长期限,股票是最佳的长期投资资产。以覆盖沪深两市的万得全A指数来衡量,1994年-2020年,指数年化增幅为10.77%。这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若加上股息率,还要更高一些。只不过指数波动太大,大多数投资者因不能长期持不赚反亏罢了,但养老金天然具有长期属性,和资本市场适配性高,积极参与资本市场,既能有效降低市场波动性,也能更好地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便是典型案例,由于在合规范围内高比例配置股权资产,自2008年以来,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大幅跑赢通胀,真正做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所以,不难预计,国民养老公司的成立将推动商业养老险的大发展,而商业养老保险的大发展,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大量长期资金,反过来推动资本市场的繁荣发展。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力发展养老保险,并通过401k计划等推动养老金入市,之后的十年中,养老金投资股票的比例快速攀升,美股也迎来了一波长达十多年的牛市。

当前,推动共同富裕正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借助资本市场来分享经济发展的果实。稳妥推动资金入市,需要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公募、私募、保险、信托、理财等机构固然大有可为,作为长期资金代表的养老金也不必可少。在2019年陆家嘴论坛上,郭树清主席便已做类似规划:

“目前银行储蓄存款超过78.7万亿元,还有本质上与银行存款很相似的60多万亿元资管产品,另外还有规模同样可观的单位存款和巨额的社会闲散资金,如何把这些资金通过机构投资者转为长期稳定的投资资金来源,是一个重大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要大力发展公募、私募、保险、信托、理财等各类机构投资者,一方面可以改变散户为主的投资者结构,培育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市场氛围,另一方面能提高市场稳定资金比例和投资转换效率。

在养老金方面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经验,构建基础社保、企业年金和商业保险三大支柱,努力争取养老基金在资本市场中占比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当前,我们距离这一步正越来越近,资本市场也正掀开新的一页。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苏宁金融研究院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