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策略:中国制造“国产化”的量衡与推演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广发策略戴康,作者:郑恺 戴康

报告摘要

●“国产化”进程再提速。“国产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政策与技术变革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制造实力、消费理念共同带来了“国产化”进程再提速。“国产化”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实现“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市占率,这一方面会体现在行业及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品地位、另一方面也会体现为中国与海外优势龙头公司的差距,对应着投资上的新线索。

●为何中国制造的“国产化”是必经之路?首先,内在根源是产业发展瓶颈及政策思路转向,21年政策兼顾“效率”和“公平”,引导社会资源与金融资源流向高质量发展的领域,“锻长补短”的制造业“国产化”仍是显著受益方向;其次,发展条件是技术储备成熟及产业政策牵引,我国自主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将成为国产化重要支撑,核心技术突破将驱动国产化进程;最后,内外催化是逆全球化变局及新冠疫情挑战。

●如何评估中国制造领域的“国产化”程度?通过2个维度、5个指标作出衡量——从商品竞争力的角度,有三个核心指标:①全球市占率及②出口竞争力,反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③海外附加值,体现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有两个核心指标:①中外龙头公司的营收对比,衡量了对全球蛋糕的切分,而②中外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对比,衡量了竞争能力方面的抗衡。

5个指标能够对制造业“国产化”程度作出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国产化程度较高、具备国际竞争优势(通信、家电、电气设备、通用机械);第二,2010-2021年边际变化显示国产化进程较快(机械机床、汽车零部件);第三,国产化程度仍然较低,从战略和技术层面寻求突破(航空航天、高端电子器件、高端医疗器械等)。

●从驱动力展望未来的“国产化”趋势。1. 需求驱动:人口结构的变化、需求层级的跃迁、对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决定了需求驱动的“国产化”方向,主要沿着To-C(智能家电)、To-B(工业机器人)、To-G(国产化软件)三个方向展开;2. 技术驱动:以技术储备为核心条件,以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核心技术突破打开“国产化”空间,部分产业链环节具备国际领先优势(光伏、新能源车、5G);3. 战略驱动:是卡脖子下自主可控的主要攻坚方向,以“国产化”构筑对外防御能力成为当前战略核心命题,主要包括“科技安全”与“国防安全”两个方面(半导体、航空航天装备)。

●核心假设风险。疫情控制反复,全球及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流动性环境收紧。国产化趋势会受到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卡脖子”等局势的变化、自身产业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1

中国制造“国产化”进行时

无论是当下消费领域的“国潮”,还是制造领域的“中国制造”,都印证了中国“国产化”趋势正蔚然成风。

“国产化”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是政策与技术变革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国家战略、技术积累、制造实力、消费理念共同带来了“国产化”进程再提速。随着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涌现,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经济风险;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深化国际大变局,产业分工格局不断重塑、数字经济韧性逐渐凸显,“三高一低”的模式逐渐强化。在此背景下,“国产化”趋势将是中国制造突围困局、寻找新突破的重要落脚点。

“国产化”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品类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市占率,这一方面会体现在行业及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品地位、另一方面也会体现为中国与海外优势龙头公司的差距,对应着投资上的新线索。

“国产化”带动的制造升级已经成为新时代强国之梦的重要的一环,未来将进入到实质性的加速阶段。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绝对地位与相对变化都占据着优势,自2010年起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占国内增加值的比重也自2013年以来持续超过中日等发达国家。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有望向更高的技术层级和品质升级跃迁,面对“卡脖子”领域在重要产业链环节逐步实现“国产化”,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锻长补短实现制造业供应链的稳定性。

本篇报告主要立足于“中国制造”的国产化背景,试图立足并思考以下几个核心问题:1. 为何中国制造“国产化”是必经之路?2. 如何评估制造业各领域的国产化程度?3. 如何前瞻未来各制造行业的国产化趋势?

2

为何中国制造的“国产化”是必经之路?

“国产化”趋势的内在根源,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瓶颈及政策思路的转向;发展条件,是技术储备的成熟和产业政策的倾斜;内外催化,是逆全球化与新冠疫情带来的供应链冲击。

(一)内在根源:产业发展瓶颈及政策思路转向

中国经济从“增量模式”到“存量模式”的切换与换挡,带来了高速增长时期隐性化的或支撑高速增长的部分矛盾逐渐凸显,中国迫切需要寻找产业转型方向与新的高质量增长模式——1. 房地产下台阶;2. 环境开发与保护,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提升核心城市综合承载力;3. 资源型工业产能依然过剩,缺乏总需求的全新增长点。

高质量发展主线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以供给侧(而非需求侧)主导,供给侧更加注重“调结构”,这一思路在2021年进一步清晰。我们在19.7.18《分层时代,进化新生》中总结了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四大主旨(调结构/促开放/降成本/防风险)。即便在20年的新冠疫情冲击下,决策层依然保持定力避免需求端刺激,坚持防范地方债务风险、房住不炒。21年以来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相关板块集中在:供给创造需求的科技补短板(新能源车/半导体/光伏等)、碳中和“供需缺口”扩张的涨价顺周期(钢铁/煤炭/有色/玻璃等);而需求驱动的相关板块表现均不佳:大盘价值的典型代表(大金融等)以及传统消费板块。

“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政策兼顾“效率”和“公平”,引导社会资源与金融资源流向高质量发展的领域,“锻长补短”的制造业仍是显著受益方向。无论是20年Q4房地产“三条红线”、科技互联网平台反垄断,还是21年教育双减政策等,可见政策的导向是遏制资本无序扩展和无效融资、弱化其社会负外部性,引导资本进入真正能够改善社会民生、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从制造业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新旧动能逐步切换,低端产能将逐步被高端产能替代,高质量发展将成主流趋势,制造业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

(二)发展条件:技术储备成熟及产业政策牵引

客观条件方面,制造业“国产化”趋势离不开技术储备的成熟。我国自主研发成果和技术储备将成为国产化重要支撑,核心技术突破将驱动国产化进程。据wind数据,1996至2018年,我国以19.4%的研发支出复合增速领先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改革开放以来的技术积累成效在逐步起到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行业利润率有望低位上行。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统计,2017年中国PCT专利数量超越日本,2019年又以1728件的优势超过了美国,位列世界第一,首次终结了美国长达40年的专利申请统治地位。

以2020年各行业研发支出情况来看,半导体、生物制品、计算机应用等行业的研发支出占比较高,均是“国产化”进展提速的主要方向。各行业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衡量了行业对研发创新的需求,同时能代表行业在国产化进程中的投入。研发支出对行业国产化的推动有以下途径:1. 提升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2. 推动独立自主研发能力,以上途径能够增多国产化件,提升行业的国产化率。高端制造业凭借其市场需求和行业特征在研发创新方面的投入整体较高,其中半导体2020年研发支出占比最高,计算机应用无论是从研发支出绝对规模还是占比来看都居于高位。

此外,产业政策也为制造业“国产化”保驾护航。“十四五”时期相比“十三五”时期对高端产业进行了多元布局。“十四五”时期将延续“十三五”继续发展高端制造(“中国制造2025”战略指引)、战略新兴产业(以科创板为标志,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产业)、大健康(“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同时,“十四五”时期强调四个产业维度的发展:一是更加强调自主可控,着力发展三代半导体、信创等产业;二是5G等新基建产业将肩负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三是大力发展光伏、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四是线上经济、免税、医疗等新兴产业涌现。

(三)内外催化:逆全球化变局及新冠疫情挑战

贸易摩擦为代表的“逆全球化”趋势,加速了中国制造业“国产化”的脚步。WTO后世界多极化的迅猛发展使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整体力量上升:(1)“东升西降”,亚洲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走强。(2)“南升北降”,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走势整体上升,而老牌发达国家阶层与族群矛盾凸显,欧盟离心力增大。(3)20年中国经济增长2.3%,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涌现;18年中美摩擦波澜。在缺少全球化价值红利及可能的地缘政经风险下,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支柱力量,加强“国产化”是抵抗逆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此外,新冠疫情后各国从成本收益与产业分工导向,向产业链安全导向靠拢,区域化、割裂化趋势强化,将加速中国在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的进程。疫情引发全球产业链变化有两点:1. 重视制造业,深入“再工业化”。全球供应链“断链”风险下,欧美发达国家战略进一步回到制造业根基上。2. 自主可控,强调“内向化”。未来国际分工将趋向于区域化集聚或者形成国内产业梯度格局。

3

如何评估中国制造领域的“国产化”程度?

“国产化”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实现“中国制造”品类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市占率,这一方面会体现在行业及产品在全球供应链中的竞品地位、另一方面也会体现为中国与海外优势龙头公司的差距。

第一,从商品竞争力的角度,参考全球市占率及贸易竞争力,可以衡量“国产化”趋势下中国相关制造业产品的替代性。主要体现在国际市场占有率高、全球供应链中的海外附加值低、出口竞争力强等。其中,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海外附加值体现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出口竞争力则指示本国产业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业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

第二,从企业竞争力的角度,可以衡量“国产化”趋势下中外龙头公司的差距。部分行业龙头公司与海外行业龙头公司的盈利能力差距较小,甚至逐渐具备一定优势,这体现了“国产化”的崛起过程;一些营收规模、ROE和毛利率较高的领域,将成为国产化的优势赛道。

(一)商品竞争力:全球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MS)指的是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总额占该类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国产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国产品类商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拓展。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中国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可以反映该产品“国产化”的进程。

我们选取2010年、2015年、最新2019年的三个截面数据,来对中国出口商品品类中各领域的全球市占率做出衡量。我们对中国商品的全球市占率大致划分为下述四个层次——

1. “国产化”程度最高:全球高市占率+全球高排名,属于中国绝对优势。

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市占率较高(出口额占比30%以上)、且全球份额排名靠前(第1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通信设备、消费电子等领域,如液晶显示器、电话机、监视设备、无线电接收/发射装备等,在2019年的市占率已超过40%,且相对于2010年、2015年均有显著的提升。

2. “国产化”程度较高:全球中等市占率+全球高排名,属于中国相对优势。

数据显示,部分行业的全球市占率在15-30%之间,但国际排名较为靠前(全球前3),这表明该行业的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且中国仍然具备一定优势,也是中国品类“国产化”进步的象征。

该类行业主要集中在电气设备,机械,工业电子等领域,如蓄电池,大型建筑机械,集成电路等。其中,机械板块主要竞争对手为德、日;电子主要竞争对手主要为东亚各国(地区);电器设备目前中国正逐渐与第二名拉开差距,没有明显有竞争力的对手国家。

3.“国产化”进程较快:市占率及排名提升,显示中国国产化的动态发展。

相较于2010年、2015年,部分行业的全球市占率或国际排名连年提升,发展潜力较大。主要集中在部分制造业领域,如精加工机床、汽车以及其零部件等,这类设备市占率在2019年仍处于10%左右,但排名相较2010年已有显著提升。其中,这些产业的主要竞争对手集中在德、日两国且目前德国的优势较大,显示了中国的“国产化”动态进程,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替代难度。

4. “国产化”程度较低:低市占率且排名靠后。

主要集中在医疗、航空航天、高端电子领域,如航空器及配件、高纯度硅以及各类医疗器械等,这类设备市占率在2019年仅有1%-2%,国际排名靠后。这类产业主要由美欧主导。

(二)商品竞争力:贸易优势指数

此外,贸易竞争优势指数(TC指数)也是衡量全球市场下,中国“国产化”竞争力的侧面印证。该指数以产业的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衡量本国产业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业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进而指示我国各产业的出口竞争力与国产化趋势。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综合考虑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具体计算方法为:TC指数=(出口额-进口额)/(出口额+进口额),是一个-1至+1的数值。如果TC>0,表示该国该产业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出口竞争力优势越大;反之,如果TC<0,则表示该国是该产业的净进口国,该产业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处于竞争劣势。

具体来看,从贸易竞争力指数的提升幅度和绝对水平进行分析,我国商品“国产化”的程度可分成三个层次——

1. “国产化”程度最高:出口竞争力提升幅度明显、且绝对水平已较高的优势行业。

一类是“国产化”提速并形成主要竞争力的中高端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通用机械、橡胶、造纸等领域,如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动力机械及设备、橡胶制品等,在2019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已超过0.4,且均相对于2010年提升50pct以上。

另一类是出口竞争力提升幅度不明显,但绝对水平始终较高的优势行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家用轻工等领域,如服装制造、家具及其零件等,在2019年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均达0.85以上,但相对于2010年提升幅度均接近或小于0。

2. “国产化”进程较快:出口竞争力提升幅度较为明显、但绝对水平仍较低的潜力行业。

主要集中在专用设备、塑料等领域,如金工机械、特种工业专用机械、专用仪器和装置、塑料制品等,其贸易竞争力指数相对于2010年均提升40pct以上,但2019年绝对水平仍小于0。

3. “国产化”程度较低:出口竞争力提升幅度不明显或下降、且绝对水平也不高的劣势行业。

主要集中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其中医药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较10年大幅下降,且绝对水平在2019年为-0.35。

(三)商品竞争力:全球供应链中的国产附加值

国产/海外附加值指的是全球供应链环节中,中国产出商品在国内/海外生产过程中的附加值,其附加值的高低也侧面反映了“国产化”品类的竞争力。我们所说的海外增加值指的是基于投入产出表对全球价值链生产进行分解后,行业最终产品生产中所使用的国外增加值部分。海外增加值高,往往意味着某国参与该产品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低或该产品的全球生产过程相对分散,因此,我们将海外增加值占比作为衡量行业国内竞争力及国产化程度的指标之一。我们从全球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商品最终产品海外增加值及国内增加值(UIBE口径 GVC)来作为侧面指征。

具体来看,从海外附加值占比的绝对水平和相对变化,中国制造业隐含的竞争力也大致分成了两个层次——

1. “国产化”程度最高:低海外附加值,意味着国内产品达到国际竞争优势

以家具、纺服、食品等终端消费品或低端制造业为主,此类行业中国产出商品的国外增加值占比较低,属于海外增值环节的低附加值商品。例如自2011年来纺织业国外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至2017年该占比不足8%(美国14%、印度11%),因此纺织服装的“国潮风”也是当前国产化的大趋势之一。

2. “国产化”程度较低:高海外附加值,意味着国内产品仍属于中间环节

主要集中于零部件/仪器/设备,以电子电气设备、机械设备、运输设备为主,中国该类商品的海外增加值占比较高,体现了全球精尖技术的加工融合,而中国产出品的国内附加值相对较低,实现“国产化”的难度仍然较大。

举例来看,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是中美差距最大的行业:在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2017年中国该行业国内附加值占比居于第12位(81%),而美国居于第2位(90%),但相关领域也并未停止制造升级的脚步,2007年-2017年中国该行业国内附加值占比持续抬升,与优势国家差距呈缩小态势。

(四)企业竞争力:中外龙头的营收体量对比

除了商品竞争力之外,中国目前有部分领域的龙头公司实现了超越行业的增长,并可以和海外制造业龙头进行抗衡和竞争,我们从企业竞争力做出对比。

我们在21.7.19发布《新兴产业中外龙头全对比——策话新兴产业系列(二)》,详细地从盈利能力、成长性、估值等方面比较了新兴制造业中外龙头的差异。

总体来看,新兴产业的中资龙头营收较海外龙头偏低,但相对增长迅速,中资龙头营收/海外龙头营收的比例自2015年以来呈明显上升趋势。以2015年-2020年新兴产业中资龙头营收/海外龙头营收为衡量,一级行业中,CXO、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的营收占比(中资/海外)已突破15%且保持较高的扩张速度,半导体虽然营收占比偏低但扩张显著。二级行业中,绝大多数二级行业的中国龙头营收/海外龙头营收都呈趋势性上行,其中逆变器、BMS、电站、硅片等行业中国龙头营收已经持平或超越海外龙头;而互联网医疗、低值医疗耗材、中端设备、IDM和逆变器的营收占比均扩张了2倍以上。

(五)企业竞争力:中外龙头的盈利能力对比

与上文相似,如果对比国内行业龙头公司与海外行业龙头公司在ROE和毛利率上的差距,以盈利能力评估中国企业在“国产化”上的进程。

一级行业角度,中资新兴产业龙头相对海外新兴产业龙头的ROE水平在CXO、光伏、医疗器械、新能源车领域相对接近,但在其他领域仍有距离。其中,半导体、C端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创新药的差距则相对明显。

二级行业角度下,中国具有优势的二级行业主要为:光伏的电站、逆变器、硅料;新能源汽车的电解液、热管理、轻量化、电控;半导体的封装材料;以及医疗器械中的体外诊断设备、低值医疗器械;中外持平的二级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隔膜、负极材料;光伏产业中的电池、玻璃及组件,硅片;CXO中的CRO、CDMO;以及医疗器械中的高值医疗耗材;中国龙头相对海外龙头盈利能力尚有距离的二级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整车、车联网、矿产资源、BMS、电子元器件;创新药中的小分子、大分子;医疗器械中的医用医疗设备、家用医疗设备;半导体中的IDM、晶圆体制造材料、Fabless、Foundry、半导体设备;C端医疗服务中的辅助生殖、互联网医疗;以及医疗信息化中的医院IT。

从毛利率角度看,中国多数行业龙头的毛利率依旧低于海外龙头,且存在一定差距。一级行业角度,中资新兴龙头相对海外新兴产业龙头的毛利率水平在医疗器械,CXO,光伏领域领先或相对接近海外龙头。而在半导体、5G、智能汽车的差距则较为明显。二级行业中,中国具有优势的行业主要为:半导体的封测,医疗器械的医疗耗材、医用医疗设备,智能汽车的智能驾驶方案,光伏的多晶硅、EPC、新能源车的逆变器、变频器等领域;差距明显的行业主要为:半导体的IDM、Fabless,医疗器械的家用医疗设备,5G的终端设备、光模块,光伏的蓄电池,新能源车的电池BMS、电芯、镍半导体元件,工业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工业互联网平台。

4

从驱动力展望未来的“国产化”趋势

由于驱动力不同,制造业“国产化”趋势的发展程度不同,也决定了未来的成长空间与增长斜率。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主要的驱动力,相关制造行业的“国产化”前景值得期待——首先,需求驱动是最直接与内在的驱动力,这源自于人口结构、需求层级的变迁,是一种自发的驱动力量;其次,技术驱动是由生产力决定,只有主观意愿、而缺乏技术实现条件也将是寸步难行,从技术突破的角度寻找“国产化”的主要驱动方向;第三,战略驱动是发展定位,是国家自上而下推动与引导的“国产化”,也是卡脖子下自主可控的主要攻坚方向。

(一)需求驱动:智能家居、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软件

人口结构的变化、需求层级的跃迁、对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决定了需求驱动的“国产化”方向,主要沿着To-C、To-B、To-G三个方向展开。

To-C方面,“国产化”的领军代表是小家电、智能家居。(1)小家电:全球市占率30%以上,且全球份额排名第一,电商渠道影响力提升背景下国产品牌线上表现更优。小熊、九阳等小家电代表企业抓住渠道变换机遇,积极投身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国产品牌基于用户研究推出的符合国内消费者审美的高颜值产品也大获成功,逐步引领市场潮流。(2)智能家居:国潮品牌兼具科技感和性价比,以更低门槛迈入千家万户,中国智能家居行业保持较快增速。细分产品看,根据第三章全球市占率的数据,家电中吸尘器的全球市占率19年达45%,排名第一;公司层面看,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全方位运用5G+Alot技术且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小米之家线下门店数与业务收入都实现高速增长。

To-B方面,“国产化”力量集中在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为代表。(1)工业互联网:当前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期,据工信部《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我国要形成3到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百万工业APP培育以及百万企业上云。(2)工业机器人: 19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低于主要发达国家,中国工业机器人未来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有望从汽车、3C向一般工业领域扩展,国产化率有望逐步提升。(3)机床:机床被称为“工业母机”,是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生产基础,国产化近年提速:一方面,20年国产高端数控装备首次用于高铁行业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另一方面,20年金属加工机床全年订单总量增长了16%,且精加工机床的全球市占率相较2010年绝对值与国际排名连年提升,发展潜力较大。

To-G方面,“国产化软件”应用场景逐渐拓宽。据极光大数据,鸿蒙等21年6月鸿蒙2.0系统发布,仅仅14天内累计用户数突破1800万,单日升级率稳健上升,用户认可度良好,华为有机会在用户基数和技术突破两方面复制两大巨头的成长路径,引领国产化软件发展。此外,自19年5月15日华为推出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起,国产化数据库也成长迅速。

(二)技术驱动:光伏、新能源车、5G

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的大趋势下,一些行业积累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为国产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这些技术储备又将叠加国内产业升级的需求,推动优势行业走在国产化的前列。从技术储备角度来看,我国目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行业主要有光伏、锂电等新能源链条产业,而目前与其他国家龙头公司不分伯仲的行业主要有5G链条产业。

1. 新能源车:锂电池处于“国产化”的领先地位

在整个新能源车产业链环节上,中国目前国产化进程较为领先的集中在锂电池领域的正负极材料以及电解液,下游产业中的电路系统也有一定优势,而劣势环节则主要为锂电池中的隔膜技术,这也是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中的唯一短板技术。

前文第三章提到,目前新能源车产业链上龙头公司的营收规模快速提升,毛利率与海外龙头仍存差距,国内增加值占比逐年上升但海外增加值下降。新能源车产业链(尤其是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实现全球规模效应,据wind数据,2020年,中国动力电池总产能占全球份额约40%,排名第一。据第三章市占率数据,电芯、电池BMS、电路系统等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较高。综合而言,国内新能源车的锂电环节于世界目前处于领先地位,技术储备完善。

未来展望上,传统汽车行业从发展角度而言已逐步趋于饱和,显示产业替代势头仍十分强劲。据wind数据,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同比增幅(截止第二季度)仅达8.15%,相较20年年度同比增幅基本无变化,而同期新能源车保有量同比增幅则为44.6%,相较20年年度同比增幅29.13%大幅提升。同时,从传统汽车行业数据上看,我国乘用车整车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比例2019年仅为1%左右,与德日等传统汽车强国差距明显。而新能源车则可作为弯道超车的一种方式,帮助我国在汽车领域竖立竞争优势。从目前国内产业政策上看,730政治局会议再提“支持新能源车加快发展”,相较4月政治局会议的“积极发展新能源”更加积极。综合而言,国内稳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叠加汽车行业产生升级的需求,再辅以充足的技术储备,三者将合力推动新能源车产业未来的替代进程。

2. 光伏:“国产化”已具备全球领先优势

行业市占率国际排名靠前、海外附加值占比近年持续缩减,同时在强劲的技术优势共振下,国产化进程较快。总体而言,中国光伏产业链具备全球绝对领先优势。

在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量已连续多年超过全球总产量的一半;在产业配套方面,国产设备都已形成了成熟的配套体系,部分设备还能出口国外;在原辅材料领域,EVA胶膜、背板、银铝浆料、光伏玻璃等已实现国产供应。根据麦肯锡对中美各个产业竞争力对比,光伏是具备压倒性优势的行业。

为实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国内有强烈的替代煤炭等高污染传统能源行业的需求。目前我国发电的主要方式仍为火电,其占比基本稳定在70%上下,水电受季节因素影响较大,占比基本在10%-15%之间,核电占比则为5%左右,贡献度仍较低。在可替代火电的各种发电形式中,水电、核电、风电都对选址要求较高,其中水电由于涉及到水坝建设,往往需要地区层面或者国家层面的资源协调,建造难度较大;核电目前贡献度较低,且没有明显的政策扶持倾向。因此,综合项目落地难度以及国内技术储备来看,光伏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佳替代方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 5G:增量技术下的“国产化”尝试

据IPLytics,我国5G龙头企业华为5G专利份额以15.4%位居全球第一,技术储备不逊于国外龙头诺基亚、爱立信等;同时国内政策鼎力支持5G建设,国内5G产业链龙头企业全球营收表现强劲。7月5日,工信部联合九部门印发《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支持5G赋能下游15个重点领域,并提出到2023年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18座,按照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估计,这意味着我国5G基站数量将在现有96万座基础上增加158万座至254万座。据前述中国龙头企业数据,2010年至2020年,5G产业链的网络架构、终端设备、光模块和基站等二级行业均实现了全球营收份额增长。

目前“万物互联”趋势点明了未来传统工业以及家电、汽车等传统行业走向智能化的大方向,其核心概念“物联网”正是依托5G网络才得以获得实际的应用价值。因此,从产业升级的角度上,5G技术的发展可以催生诸如“工业互联网”、“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概念对传统行业的替代潮流。另一方面,从市场潜力上看,目前全球商用5G网络数量尚不及LTE网络的三分之一。而据GSMA报告,5G现今的人口渗透率为7%,预计至2025年,5G网络有望覆盖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全球5G通信网络基础建设远未饱和,尚存巨大市场。

(三)战略驱动:攻坚“卡脖子”领域的半导体、军工

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提升叠加关键技术出口受制的背景下,以“国产化”的方式构筑对外防御能力成为当前战略核心命题,这一概念主要包括“科技安全”与“国防安全”两个方面。科技安全,美国“实体清单”近年来对中国扩容明显,其中新兴技术占比较高,面对海外技术封锁与关税施压,“十四五”期间发展软硬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迫切性提升。国防安全,边界矛盾、中美博弈、国际军备控制形势出现倒退环境下,国防安全是重点战略布局领域。

从现状而言,目前半导体、军工等部分领域的产品竞争力分化严重,“国产化”之路任重道远,已列入国家战略发展项目。举例来说,根据HS商品分类,2019年我国普通半导体(<99.99%纯度硅,含太阳能级硅)的全球市占率排名世界第一,达34.2%;但在高端半导体方面(>99.99%纯度硅,含电子级硅)的全球市占率仅占2.55%,为全球第七。而企业竞争力方面,我国在半导体设备、晶圆、IDM以及Fabless等行业的龙头毛利率仍显著低于国外竞争对手。而2019年中国航空航天器的全球市占率仅1.08%,世界排名20名以外,远低于世界领先的法国、美国等国家,“国产化”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从“国产化”进程来看,在政策的战略性支持下,我国军工中的航空设备、半导体中的设备和材料领域,部分国内龙头在“国产化”道路上已有重要突破。(1)航空航天:航空发动机领域,航发动力是国内唯一的生产制造涡喷、涡扇、涡轴、涡桨、活塞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直升机领域,中直股份是国内航空产品制造业中少数能够依托自主研发、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实现产品国际取证和销售的生产企业。(2)半导体:ITO靶材领域,江丰电子的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产品已应用于半导体最尖端制造工艺;MCU(微控制器)领域,中颖电子是首批被中国工业及信息化部及上海市信息化办公室认定的IC设计企业,专注于单片机(MCU)产品集成电路设计。

6

风险提示

疫情控制反复,全球及中国经济恢复不及预期,流动性环境收紧。国产化趋势会受到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卡脖子”等局势的变化、自身产业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