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公募董事长深感“得投研者得天下”,不以短期业绩排名对基金经理论英雄,平台比明星更重要

财联社(海口,记者 陈俊岭)讯, “与在座许多专家学者、行业大佬相比,我虽已头发花白,但在这个行业仍是个新兵……”在学校、地方党委政府、金融监管部门履职三十年、后“空降”民生加银基金四年多的张焕南这样谦称自己。

生于1966年的张焕南,先后在江苏宜兴、无锡、南京等地的学校和党委政府部门履职多年,担任过银监会监管一部副主任,之后转战海南,任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四年前,张焕南由民生银行总行履新民生加银基金董事长。

7月17日,张焕南受邀参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年鉴主办、海南自由贸易港金融发展中心联合主办,并由财联社作为媒体支持单位的第十五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并分享了他四年来管理和引领基金公司发展的经验和认识。

“四年来,我在实际工作当中边学习、边熟悉,边思考、边探索,对如何发展好公募基金这个行业,如何办好一家公募基金公司,也有了一些粗浅的心得和体会,借此机会,同大家交流,向大家讨教。”他说。

从政府部门到基金公司,张焕南感受最深的一个基本认识是——投研能力是公募基金公司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募基金行业最大的竞争就是投研能力的竞争。所谓“投研强,一强百强;得投研,得天下!”

从管理的视角来看,投研能力的提升,关键是靠什么?张焕南认为,在当前公募基金行业转型加快、竞争加剧、分化加速的新形势下,关键要靠建设科学高效的投研体系。

不以短期业绩排名论英雄,走得稳比走得快更重要

做投研的时间越长,经历市场波动越大,对市场的敬畏之心就越由衷,对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重要性的体会就越深刻。大势起,万水千山;大势落,沧海桑田。张焕南得出的一个基本的结论是:不论是一个基金公司,还是一个基金经理,只有走得更稳,才能走得更快、更久、更远。

对于一个公募基金公司而言,如何贯彻“走得稳”的原则,张焕南认为重在以下“三句话”:

一是文化要鲜明。坚持用长期主义构建公司的投研文化,不计较“一时得失”,不追究“立竿见影”,不鼓励不计后果的博弈,不做一锤子买卖,以这样的文化引领投研人员自觉践行“价值投资”理念,做时间的朋友。要使追求长久、稳定、可持续的价值增长成为公司共同的信念。

二是环境要宽松。尊重投研团队的判断,赋予他们足够的独立性,实际工作中,多引导、少干预, 多服务、少加压,让他们按照自己的逻辑和框架去决定配置的方向和策略,适度提高对业绩波动的容忍度。“不以短期业绩排名论英雄,不为短期业绩下滑而焦虑,为投研人员创造宽松的、良好的氛围。”他总结。

三是机制要配套。包括风险管理机制、信评机制、考核机制、绩效机制,等等,都要围绕长线投资、长期回报这个根本指导思想来设计、构建和完善,以此促进和保障投资风格的稳定性、投资业绩的持续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曾经拥有”变成“天长地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平台比明星更重要

“打造甚至包装“明星”基金经理,以“明星”基金经理来造声势、蹭流量、扩规模,是当下比较普遍的做法。个人的看法,平台比人强,搭建一个好的平台远比打造“明星”基金经理更有价值、更为恒久、更加靠谱。”张焕南认为。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平台更具稳定性、可持续性、可传承性,因而也更靠得住。同时,投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概率问题,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仅靠基金经理个人“单打独斗”来持续跑赢市场是不现实的,需要有强大的支持、服务、保障体系维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公募基金迈入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投研方法正在向现代的投研模式转型,团队作战、协同作战发展正成为投研活动的主流方式,平台在这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从建设一个好的平台入手,而不是从追求“明星”效应入手,打造优秀的平台,发挥平台的价值,应该成为中小型公募基金公司做强做大的现实路径选择。”他总结称。

张焕南认为,要建设一个好的平台,关键要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构建一套投研范式。要明确模型工具、评价标准以及制度流程,并通过市场的不断验证、修正,逐步形成相对固定、系统的方法论。投资理念、投资方法、投资经验就能够得以固化和传承,避免“人走楼空”的被动局面。

二是着力构建投研一体化机制。目的是要打破以往重投资、轻研究的弊端,使投资团队、研究团队在同一个目标下,既有分工、又有协同,既各尽其责、又各展其长,形成研究服务投资、投资引领研究的互促并进格局。

三是着力构建人与平台的良性互动关系。在个人为平台贡献智慧和能力、创造价值和成果的同时,个人也能因平台的提升而得到相应的成长和进步,收获知识、事业和财富,实现人与平台相互成就、彼此共赢。

基金经理要坚守“能力圈”,自知比自信更重要

对于基金经理,张焕南认为“自知比自信更重要”。他认为,一个基金经理不自信当然不行,但不自知更加不行。没有自信,连自己都说服不了自己,怎么能够搞投资? 但是,盲目自信、过度自信,缺乏自知地自信,就迟早要栽大跟头。自知应该是自信的前提,所以投研体系建设当中,要在唤醒和激发自知上下功夫。

首先,要尊重市场、敬畏市场。承认市场的不确定性是永恒的,正确对待市场的波动、业绩的起伏,尊重市场规律,遵循投资逻辑,不与市场争高低,不与市场赌输赢,不跟风、不盲从,真正分享行业和公司成长的成果。

其次,要认识自己的能力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知道自己的长项、短板是什么,哪里该攻、何处该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在自己的能力圈内做事,赚自己能够赚的钱,走自己擅长走的路。

再次,敢于认输、善于反省。投资就是打仗,打仗就有输赢。要正确对待市场挫折,该认输的时候要勇于认输,更重要的是必须十分重视总结和反省,“一日三省吾身”,实现投资水平的螺旋上升。

基业长青的逻辑起点,利他比利己更重要

张焕南认为,以投资者利益为先,而不是以公司利益、股东利益、员工利益为先,这就是公募基金公司的“利他”。利他是公募基金存在和发展的逻辑起点、根本理由,也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初心使命。

在他看来,没有投资者利益至上这个第一原则,公募基金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作为基金公司的管理者,在处理各种复杂利益关系的时候,要十分明确皮与毛、主与次、先与后、轻与重的关系,进而妥善处理投研体系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利他就要尽责任,时刻牢记“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行业本质,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所有投资决策和行为都要从实现投资者财富增长这个基本点出发,遵守契约精神、履行信义义务、做到勤勉尽责。

利他就要重陪伴,把长期陪伴当成一种信念,建立健全集知识分享、投顾服务、心理疏导、投资者教育为一体的客户陪伴体系,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和价值回报。

利他就要守底线,包括风险的底线,合规的底线,道德的底线,等等,这是利他最起码的底线要求。

“这是我在管理公募基金公司的实践中得出的一些基本认识,虽然比较务虚,但在投研体系建设中却处于灵魂地位,发挥着引领作用,能不能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当中,对于一个公募基金公司乃至公募基金行业的稳健长远发展,都至关重要。”他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