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冲击 实体书店开不下去了?来看济南这几家书店的新玩法!

近日,《2020-2021年度中国实体书店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中国新开书店4061家,关店1573家,新开数是关店数的2.6倍。

实体书店在疫情影响下强势增加,超乎很多人的预期。经济导报记者调查走访中了解到,面对电商的折扣力度,实体书店的价格不占优势;疫情对线下店铺的影响,也让实体书店背上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实体书店的新生力,年轻人愿意来此看书约会,外地游客也愿意来打卡消费。

创新概念引流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实体书店的存在不仅是卖书,更打造出一个新型的公共空间,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属性。

“世界读书日”这天,伴着吉他弹奏的《阿拉伯风格绮想曲》,7053次列车从济南站出发开往泰山站。与以往不同,这列“最慢绿皮小火车”在这一天增添了“新旅客”——济南阡陌书店入驻车厢,第一家“绿皮火车上的书店”正式开业。

慢阅读时光与“最慢小火车”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阡陌书店创始人郑国栋说,把书店搬进车厢的想法始于去年一次单独的旅程,“当坐在7053的车厢,看到景色在车窗前慢慢滑过,我就决定要邀大家一起来‘虚度时光’。书店选在世界读书日这天开业,希望重塑人们对阅读的敬意。”

郑国栋介绍,目前阡陌书店在济南有5家店,每一家店背后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主题和美学创意,如胶济铁路博物馆店主打民国风、曲水亭店主打“二安文化”。

在济南市历下区CCPARK文化创意港内,山东省内第一家作家书店“想书坊”坐落于此。很多年轻读者乐意靠窗而坐,取一本自己喜爱的书籍,点一杯咖啡或者下午茶,在极具设计感的空间中,享受阅读的时光。

“想书坊”联合创始人小新表示,与其他一些独立书店不同,“想书坊”这些年一直在开商场店,始终坚持做作家书店,用作家的力量来带动流量,“近年来,我们邀请到作家余华、马伯庸,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等名人名家领读,通过打造‘名人效应’扩大济南本土书店的影响力。”

此外,“想书坊”还发起“青年写作者计划”“城市阅读计划”等,潜移默化地培育青年人的阅读习惯,把书与人联系在一起。

卖书之外的商业版图

爱书人、济南白领温芳告诉经济导报记者,以前在中山公园、济南市英雄山文化市场的不少传统实体书店因为盈利微薄、不低的房租,加上电商的冲击,生意萧条,苦苦坚守,甚至有的已经倒闭转行。

一位经营过书店的负责人宋阳告诉经济导报记者,自己当初租下了位于济南市市中区的一栋老房子,主打怀旧风,累计投入了几十万元。但实际经营起来,每天销售书籍和唱片的营业额很惨淡,难以支撑每个月6000多元的成本,只能闭门及时止损。

谈到为什么传统书店、独立书店会面临困境,郑国栋有自己的见解:“书店经营最大的困难来自成本和市场,第一种成本来自房租、物业等领域,其他行业也同样面临,但这是书店运营的主要支出。第二种成本是人力资源成本,书店对人才特别是高阶人才的需求是非常紧迫的。”

郑国栋介绍,书店的成功运营无非开源、节流两个层面,阡陌书店的运营团队就是一家基于文化的品牌创意公司,从2019年就实现了轻资产运营,实现了书店的“新旧动能转换”。与此同时,阡陌书店还在文创研发、创意市集、品牌策划、创意展览、文化大事件传播等诸多领域,进行了许多积极而有效的实践。

面临困境,很多独立书店没有放弃,而是在坚持生长,言几又、西西弗、单向街等一批新兴的文化书店走进人们的视野,在书籍之外融入了很多新鲜的元素,开辟了自己的生存之道。经济导报记者走访了济南多家“网红”“地标”书店发现,不少书店均选择“书店+”模式, 通过文化活动运营、图书馆运营以及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来盈利,增加书店的文化、社交属性。

做城市文化的“摆渡人”

从读书沙龙到脱口秀分享,从名家讲座到新书发布,从手工制作到书画展览,近年来涌现的各种概念书店,展示着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书店,成为高楼大厦、景区名胜之外的“文化新地标”。

“作为济南本土书店,阡陌一直以守护、传承城市文化和原乡精神为己任,积极推广济南本土文化,研发出‘在这里读懂济南’全系列文创,书店策划推出的李清照、辛弃疾‘二安文化’主题文创已成为重要城市伴手礼,这就是文化赋予阡陌书店的不竭动力。”郑国栋介绍,对于读者来讲,让他们一进店里就能感知“这里是济南”。用书店来构建自己的文化符号,选一些济南的书,采用一些济南特色的美陈,再现济南的场景,用文创产品讲好济南故事。

文旅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今年3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到,“创新打造一批融合图书阅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轻食餐饮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文化业态,营造小而美的公共文化和艺术空间”,积极鼓励实体书店的建立。“目前,中国实体书店的质量和颜值,在不断进步和迭代,很多耳熟能详的书店IP深入消费者和读者心中。”谈及未来,郑国栋表示,将推出更多版本的阡陌书店,深入城市的各个地标或者角落。通过让文化创意赋能书店,增加品牌力,让书店文化做城市文化的“摆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