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未了!银行加速理财资产回表 业绩受多大影响?这些股份行提前完成

2021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银行表外资产的回表步伐也在加速。多家银行均在年报中披露了为理财回表计提不良拨备的情况,而这一措施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侵蚀银行当期的利润数据。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日前报道,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在股东大会上面对关于平安银行创利能力下滑的诘问,解释称“去年因全行非标理财提前清理,拨备计提增加等因素,利润受到较大影响”。

广州农商行也在年报中表示,去年该行净利润下滑33.30%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表外理财存量业务历史包袱计提拨备,导致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有银行已经提前完成了回表工作,但多数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存量产品规模较大,压力也比较大。”有股份行人士向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近期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多家银行高管也坦言,今年理财回表对银行资产质量和利润指标的冲击还将持续。

理财回表进度不一

从年报信息来看,各行理财回表进度不一,股份行中,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已提前完成表外不良的回表及拨备安排。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表外理财不良,银行普遍通过回表计提拨备、核销的方式进行处置,但未产生不良的表外存量老产品是否将继续回表尚待观察。

“目前来看,已经确认的不良资产基本上都已经实现回表。”招商银行副行长王良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现在还有一部分资产池运作没有完全按照净值化估值的理财老产品,如果未来处置过程中出现不良,我们还会根据监管政策要求进行适度回表,但这部分金额现在还不好确定。”

年报显示,2020年度招商银行共完成理财资产回表本金金额126.29亿元,并按照预期信用损失模型逐笔计提资产损失准备121.26亿元。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也在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宣布,该行表外非标理财已在去年基本实现全额回表,问题资产基本完成核销,提前一年完成理财回表任务,出清了“历史包袱”。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经营中不会有‘黑天鹅’。”谢永林说。去年全年,平安银行因理财回表等计提非信贷资产减值损失272.70亿元,同比增加210.31亿元;累计核销理财回表等非信贷不良315.76亿元,同比增加306.82亿元。

相比于往年,去年多家银行的非信贷资产拨备出现大幅波动,这一指标的变化体现出银行表外不良资产的回表正在提速。“我们财报里有一个很大的数据变化,就是非信贷拨备大幅增加,这个增加就是顺应资管回表的风险拨备计提。”中信银行行长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0年,该行主要为回表的理财资产按照其风险情况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84.93亿元,比上年增加42.26亿元,同比增长99.04%。民生银行年报也显示,去年该行计提金融投资减值损失108.84亿元,较上一报告期增加了102.50亿元。

国有大行的年报中,对理财回表相关信息的披露较少。交通银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该行没有安排回表资产,而是留在了存量产品中,后续预计会在表内计提一定拨备,具体金额还在与监管部门进行沟通。

回表冲击还将持续

去年7月底,央行宣布将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并鼓励采取新产品承接、市场化转让、回表等多种方式有序处置存量资产。

据了解,理财回表对银行经营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金约束、信贷投向限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等方面,其中,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减值损失准备的计提,将减少银行当期利润空间。例如,广州农商行年报显示,去年该行净利润同比下滑33.30%,主要原因之一是对表外理财存量业务历史包袱计提拨备,导致减值损失同比增加。

兴业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在表内一次性加提超百亿元理财回表减值的情况并未大范围地在其他银行财报中复现,这意味着部分商业银行2021年仍然需要针对理财回表进行相应的减值计提。

这一点各行的年报业绩发布会上也所有披露。兴业银行副行长孙雄鹏预计,今年该行非标回表规模大约121亿元。但更多银行并未披露回表计划及具体数据,只是表示在去年加大了相关拨备计提,今年回表压力好于前期。

“因为有部分银行提前完成回表这样的珠玉在前,我们的数据就不算亮眼,所以也不太愿意多加披露。”前述股份行人士坦言道,“虽然各行进展不尽相同,但在监管指导下,我们(股份行)基本还是会在今年过渡期限内完成非标回表,国有行理财整改的包袱重,船大难掉头,他们压力应该更大。”

此前,央行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对于2021年底前仍难以完全整改到位的个别金融机构,金融机构说明原因并经金融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进行个案处理。

亦有银行采取发行标准化产品承接老产品或提前结清的方式压降表外非标规模。青岛银行相关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今年针对过渡期最后时限的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标准化产品承接,另一类是协调融资人提前还款,比如他们可以发行新的合规债券产品进行资金置换。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今年是银行落实资管新规过渡期最后一年,不同银行压力不同,中小银行面临非标回表进一步增加资本补充压力、压降保本理财导致负债端压力上升、客户流失等挑战;对大行而言,存量规模相对大,压降难度大,同时也担心客户流失。

相关报道:

今年以来11家银行发行永续债:中小银行“补血”需求旺 永续债成利器

不良资产年度报告出炉:金融业存量风险尚未完全暴露 银行不良处置或更加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