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IPO趋严?上交所董国群:交易所敞开大门搞监管、搞审核

科创板IPO审核是否趋严?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4月15日在首期“科创沙龙”上表示,“交易所敞开大门搞监管、搞审核,欢迎大家来上市。第一要培养公司向高质量方向发展,第二是推动高质量的上市公司尽快上市。但如果不是高质量的(企业),要缓一缓,把功课做足、做好。”

为全力做好“开门办服务”,进一步提升科创板“硬科技”成色,服务高质量发展,上交所于近期推出“科创沙龙”品牌系列活动,首期“科创沙龙”由上交所联合上海科创投集团联合主办。

科创投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上交所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董国群,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委员、金融局副局长李军为科创沙龙揭牌(从左向右)

董国群表示,科创板运行不到两年,已有上市公司260家左右,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领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但监管部门一手是喜气洋洋敲锣打鼓上市,一手是拿着刀剑指向高风险的上市公司组织。如果公司没有准备好,没有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建议公司先花时间把功课做扎实。

上海市金融工作党委委员、金融局副局长李军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就要从源头上把好入口关,但同时需要提高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股发行常态化从2016年11月份开始坚持到现在,所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定是齐头并进的。

“2017年是新增上市的公司数量最多的一年,全年达到436家,直接融资的金额大约2300亿元,但2020年新增上市公司394家,低于2017年度的上市总数,但融资金额接近翻了一番。”李军表示。

李军透露,截至今年4月9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511家,其中上海占85家;已上市企业257家,上海占39家;累计募资额的3407亿元,其中上海是1135亿元;总市值3.3万亿元,其中上海企业接近1万亿。上海企业在募资额、总市值两项都排在全国第一,上市企业数量排在全国第二。

上交所发行上市服务中心副总经理宫万炎认为,聚焦“硬科技”依旧是科创板的定位,对科创板拟上市企业来讲,一是把握机遇,二是把握定位,三是把握质量。

宫万炎谈到科创企业在IPO审核中的一些问题,比如申报材料质量堪忧。

“材料的质量还是非常关键的,要对公司的业务、技术、所处的行业,以及国家对该领域的政策要做好分析研究,有一套逻辑体系。”宫万炎表示。

董国群在本次活动中表示,上交所推出“科创沙龙”是贯彻落实证监会有关要求,联合各方合力提升对“硬科技”企业精准服务、综合服务的重要方式。希望通过组织开展“科创沙龙”,集聚各方科创资源,督促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做好充分准备后高质量申报,增强科创板发展动能。

科创投集团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沈伟国则表示,科创板设立以来,“对接科创板”“服务科创板”成为科创投集团的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发挥国有创投企业在科创板战略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科创投集团希望通过承办“科创沙龙”,构建支持科技自主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发挥科创板制度创新效应,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

“科创沙龙”主要围绕科创企业提供集中式、开门式培训和交流。沙龙提供广泛的服务内容,包括资本市场监管导向的传递,政策解读、问诊答疑及申报前辅导,已上市公司与拟上市企业的互动分享等。上交所旨在通过“科创沙龙”这一平行化、集约化和综合化的活动形式,更好地将服务端作为把好资本市场入口的第一道关、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地推动资本与科技结合,服务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本次活动中,上交所相关专家就企业普遍关注的上市形势、政策与策略做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就企业各自遇到的具体问题提供了针对性的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