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过去一年多的持续压降之后,2021年首月结构性存款实现正增长。
近期,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月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7.02万亿元,相较2020年12月增长了5756.6亿元,增幅由负转正,结束了此前连续8个月下降的走势。
对于结构性存款出现正增长,数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正常的季节效应,银行在年初冲“开门红”大力揽储、结构性存款被看作揽储利器;另一方面,结构性存款规模连续压降之后,相比高峰时期的12万亿压缩了近一半,已完成了监管要求。而对于后续情况,数位受访人士均认为,鉴于监管对结构性存款的管理要求、结构性存款产品预期收益率和兑付收益率预计下行,加之银行业考虑优化负债结构,未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反弹空间有限,增速将趋缓。
今年首月结构性存款的增长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大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增量首次超过中小银行;二是相比个人结构性存款的微幅变动,单位结构性存款增长更加明显,企业购买也拉动了今年首月结构性存款大幅增长。
结束月度八连降
大型银行赶超中小行
从数据来看,在今年首月结构性存款的增幅方面,大型银行结构性存款明显增长较快。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小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增加1726.48亿元,而大型银行增加4030.12亿元,占整个结构性存款余额增加总量的70%,这也是有统计以来,1月份大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增量首次超过中小银行。
在数位受访业内人士看来,结构性存款出现正增长是正常的季节效应,银行在年初“开门红”阶段大力揽储,保本且预期收益率相对较高的结构性存款是揽储利器;另一方面,去年底银行已经完成了监管的压降要求,结构性存款规模相比高峰时期的12万亿压缩了近一半。
对于大型银行在吸揽结构性存款增量中“赶超”的原因,东吴证券银行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马祥云向证券时报记者解释,“2019年结构性存款新规出台后,明确要求只有具备普通衍生品交易资质才能发行结构性存款,而很多中小银行并不具备这一条件。”
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监管环境的变化。目前,包括结构性存款在内,监管部门正不断加强对存款的管理,以维护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原先很多地方中小银行是通过蚂蚁、腾讯等第三方互联网渠道销售结构性存款等高息产品的,而今年只能回归地方本源,吸储能力大幅降低。”马祥云认为。
去年以来,一方面,监管层先是取缔了新增互联网存款,督促整改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另一方面,将结构性存款保底收益率纳入自律管理,督促银行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同时,加强对异地存款的管理,自2021年第一季度起,将地方法人银行吸收异地存款情况纳入宏观审慎评估 (MPA),禁止地方法人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异地揽储。
企业购买拉动
结构性存款大幅增长
相较于普通的定期存款而言,保本且兼具一定收益弹性的结构性存款往往会更吸引储户。不过,在此次结构性存款的新增量中,分部门看,相较个人结构性存款的微幅变动,单位结构性存款增长更加明显,进而拉动了1月结构性存款实现正增长。1月个人结构性存款仅增长552.35亿元,而企业结构性存款则增长5204.35亿元。这之中,大型银行、中小型银行的单位结构性存款分别增长3640.13亿元、1564.12亿元。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前两周,监测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数量环比增长75.86%,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52%,环比上升48BP。不过,证券时报记者在走访上海地区数家银行营业网点中看到,相比结构性存款,大额存单似乎是更多银行主推的存款产品。
在上海浦东地区陆家嘴附近的5家银行中,仅有一家股份行在推出3款结构性存款产品,期限以短期为主,3个月到1年不等、预期年化收益率在3.5%~4%。相比之下,数家城商行主推的存款产品为大额存单,一家城商行从农历年前开始推出一款20万元起购的大额存单产品,三年期存款预计年化收益率4.045%;另一家城商行的三年期大额存单100万元起购预计年利率4.18%、50万元起够购预计年利率4.125%。
马祥云判断,今年1月份权益市场火爆,“居民更愿意将资金从储蓄迁移至权益产品,这一点从1月金融数据中M1增速‘上穿M2增速也能佐证。在企业端,1月人民币贷款新增3.58万亿创历史新高,企业资金充裕,可能将部分闲置资金用于购买结构性存款以获取收益。”
相比之下,机构资金一直是结构性存款的投资主力。“相比于波动风险较大的权益类投资品种,结构性存款可以确保本金安全性兼具一定收益弹性,更适合企业闲置资金进行理财,企业自身需求也较大。”融360大数据研究院主编殷燕敏告诉记者。去年以来,随着理财净值化转型加快,保本型产品相继退出市场,去年银行理财的整体收益率也有所下降,这都导致企业在理财资金配置上加大配置单位结构性存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