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可以变化,技术可以创新,但是做企业的基本原理却还在那里。2021年,我们充满了期待,做企业还要像过去一样遵循规律,用过去成功的、经过验证的道理做企业至关重要。我常想的三个常理就是务实主义、专业主义和长期主义。”
2020年12月31日下午,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在参加2021企业家新年大课发表演讲时做出上述表述。
要务实有工法
在宋志平看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能够快速崛起,中国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取决于中国人的务实精神。“摸着石头过河”是务实主义,“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也是务实主义。
宋志平表示,做企业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探索,逐渐找到规律,不能靠高谈阔论。高谈阔论没用,最根本的是企业要做出好的产品,提供好的服务,最后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他看来,做事情还要从点滴细微处做起。“30年前我做北新建材厂长的时候,最初是从要求大家做好打扫卫生这样最基础的管理开始的,因为如果企业连打扫卫生都做不好,又怎么能做好产品呢?其实,这不仅是打扫卫生的事情,而是我们做事情要从点点滴滴、细微处做起的一种务实精神。”
宋志平还要求企业家对企业经营数字倒背如流,对经营的KPI要倒背如流。在创新方面,则要踏踏实实,心无旁骛。宋志平说:“我们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仰望星空的事还是让天文学家去做吧。企业家的任务是创新并创造财富,创新必须要有效、有目的,且要规避风险。”
宋志平尤为重视企业的方法论,他在中国建材做了一些“武功秘笈”,包括八大工法、六星企业、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五有干部等等。他让每个职工都掌握这些方法,反复修练,把企业做好。
在务实方面,宋志平还谈到“四个聚焦”,即聚焦战略、聚焦经营、聚焦资本、聚焦现金流。“做企业要认真选择好‘做什么’,要有经营效益,要积极对接资本,同时还要追求有现金流的利润。”
要专业不盲目扩张
宋志平认为,出了问题的上市公司多是偏离主业,而非专业主义者。
“做建材和国药的时候,建材只做建材,国药只做药,没有敢越雷池一步。因为我知道,离开专业我们可能知道得有限,不能总听人讲故事,那些讲故事的人大多是业余的,他们的故事也只是科普水平,我们还是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专业做好。”宋志平说道,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还是要专业化,只有少部分企业可以做多元化。
宋志平比较欣赏德国赫尔曼·西蒙倡导的隐形冠军,就是窄而深地做企业,把这个行业能够做到极致。比如德国一个做狗链子的公司,市场占有率在全球占到70%。“我做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已经一年半了,看那些出了问题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的问题都出在偏离主业、盲目扩张上。”
除了要心无旁鹜地做好主业,企业还要做好细分市场。
“任何行业在市场经济情况下都会出现过剩,尤其在疫情下,过剩行业的企业要转型不是转行,所谓转型是指在这个企业和行业里,用持续创新来提升企业的水平,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宋志平表示,做好细分市场也能够让企业取得良好的效益,比如法国企业面包做得好,法国面粉有100多种,再比如日本企业水泥做得好,日本水泥有100多种。“做企业还是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专业,尤其要重视核心业务、核心专长、核心市场、核心客户。”
长期坚守久久为功
“做企业是件苦差事,坚守最难,一生做好一件事。”宋志平表示,“我认为企业家精神是创新、坚守和责任这三点,坚守是最不容易的,做好一个企业是需要10年至20年的时间,如果你想做到极致,可能需要30年、40年的时间。一生把一件事做好就不错了。”
据宋志平介绍,他在管理中国建材时,公司只有20亿元的收入,经历了18年后的2019年,该企业有近4000亿元的收入;在管理国药集团时,五年时间,国药集团营业收入从300多亿元发展到2500亿元,时至2019年已到4900亿元。“我做40年企业,做出了两个500强,开始也没有这样的目标,我只知道扎扎实实地做。”
“干一行爱一行,而且长期去做。做企业,是一个苦差事,是久久为功的事业。”宋志平继续说道,伟大的企业必须要有50年以上的历练,短时间成功不能称为伟大的企业。只有经历住历史的考验、长期的磨炼,才有可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做企业都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宋志平最后强调,做企业要长期坚守,要当作终身的事业来做,不懈怠,更不能逃避。遇到困难,要勇于面对。“在企业成功的因素中,情商、智商只占30%,而逆商可能占到70%,今后不光是重视情商、重视智商,我们最重要是要有逆商,做企业要有长期打算,要准备应付各种困难。”宋志平进一步表示,中国要有一流的经济学家、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军事家,但也需要一流的企业家。如果没有企业家创造财富,没有企业家制造精良的产品,其他可能都谈不到。中国的事业是企业,企业要靠企业家带领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