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安排,确定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所谓经济内循环,简单地说,就是激发国内企业转变市场方向,将国内市场放在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根据国内市场需求特点、需求规模生产出能让国内消费者感兴趣的产品。同时政府及企业想办法激发或唤醒国内消费,将国民消费的着力点和兴趣点吸引到国内消费市场上来,让激发内需活力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成为我国各类企业生产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可见,启动经济内循环是一个新的经济学命题,也是当下我国需要探索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经济回旋余地宽,带动内需的潜能较大。且当前新基建很多都是投向民生工程领域,为提高经济韧性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目前人民币币值坚挺,物价比较稳定,不仅提高了外来资本投资兴趣,更增强了民众投资信心,这一切都为启动经济内循环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值得注意的是,是经济转型到了关键阶段,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的困难和阻力不少,且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从粗放型、中低质量向集约化、高质量方向转轨的关键阶段,瓶颈也较多,要想在短期之内解决非常不容易。
启动我国经济内循环已成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心,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战略方针。启动经济内循环,需要找准重点方位,在重点领域加大投资与引导力度,抓住启动经济内循环的“牛鼻子”,才有可能激活启动经济内循环的真正动能。
最近农夫山泉在香港上市引发热议。这个案例给了我们启动经济内循环的有力启示:激活中国经济内循环不在于要诞生大量的“高大上”制造企业,而应着眼于民生领域、事关民众衣食住行医等生活领域“最原始、最基本、最微小”的消费类企业,小产业、小企业完全有可能发展成为最受民众欢迎的企业,成长为社会最热门的企业和经济发展最有推动力的企业。
显然,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启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重点方位应放在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产业领域,主要是衣食住行产业领域、医疗保健产业领域、旅游文化产业领域等提高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产业。明确的思路应是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加紧政策研究与制定,为民生产业领域提供根本性的制度保障。
具体看,启动我国经济内循环,中央及各级政府除了继续支持制造业、推动科技创新之外,应将关注与支持重点放在民生产业领域,重新制定与颁布民生产业领域的支持政策,包括市场准入门槛,新的民生产业发展目录,产业发展方向等,有效引导民生产业整体发展不断朝着健康、协调、可持续方向转化,遏制各种粗放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民生产业资源的合理科学配置,为民生产业领域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进一步简政放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让经济内循环模式能真正焕发出市场活力。重新对目前仍在进行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梳理,列出可以精简的行政审批事项名单,确定精简时间表,将其纳入各级政府实施考核目标,建立专门的考核班子和责任机制,督促简政放权事项的到位;做好各级政府思想引导工作,让中国经济内循环模式在所有领域都能生根、开花和结果,为启动中国经济内循环营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鼓励更多民生产业领域企业的发展、出台更为有力的各类扶持政策、将各类优惠政策向民生产业领域倾斜,主要包括优惠的财税金融政策,如减免税收、财政补贴等,尤其在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方面对民生产业领域实行重点支持,鼓励更多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民生产业发展,打造民生产业品牌,对于民生产业领域发展得好的地区或企业进行奖励,激发民间资本和民众投资民生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催生出大批类似农夫山泉的民生产业。此外,建立企业责任,提高企业社会声誉,增加企业的社会胜任度,为启动经济内循环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石。
加大民众消费引导力度,切实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有力打击和惩治民生产业领域假冒伪劣和坑蒙拐骗行为。主要对民生产业领域的消费出台激励政策,各级政府可根据财政能力对消费进行适当补贴,焕发民众消费欲望;并加大力度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企业,加重处罚污染环境、产品安全性等恶意违法的企业,使企业更加珍视自己的产品质量和社会责任。尤其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力量,建立生产与市场有效的对接信息模式,做到让生产者知道市场需要什么、需要多少,然后让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数量和需求特点来生产,消除生产盲目性,实现经济资源配置的科学合理和社会各类产能的平衡,确保经济内循环发展的顺利进行,让经济内循环获得全社会力量的支持,为启动我国经济内循环提供不竭的社会动能。
(作者系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