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困于业绩排名和短期申赎 开放式基金发展面临挑战

开放式基金诞生20年来,产品线不断完善,创新层出不穷。然而,规模占比在近几年行业的快速发展中却出现明显缩水。开放式基金的业绩排名机制以及投资者追涨杀跌等非理性行为促使行业陷入“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境,市场份额增长也受到制约。

业绩排名和短期申赎

困扰开放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数据显示,近几年开放式基金市场份额并没有增长。与2015年底相比,开放式基金的市场份额占比减少了约10个百分点。

汇成基金表示,在业绩排名和短期赎回压力下,开放式基金管理人需要处理好短期业绩波动与长期业绩回报的平衡。一些基金管理公司和基金经理过于追求短期业绩,出现了诸如投资范围投资品种与基金产品约定不相一致、投资策略风格漂移等现象,影响了不同风险偏好、不同策略偏好投资人对产品的准确配置,助长了基金业绩的大起大落和短期投资行为。另一方面,投资人的频繁申赎会加剧市场波动和基金产品业绩的波动,客观上使得投资者因为市场波动和情绪原因遭受不必要的投资损失。

盈米基金研究院院长杨媛春表示,“在开放式基金收获诸多机制进步的同时,由于管理人规模诉求、代销机构卖方代理模式、投资者追涨杀跌等非理性投资现状仍需要持续改善。”

针对开放式基金面临的挑战,受访人士建议投教、投研两手抓,加大投研体系建设,优化考评机制,引导投资者树立长期投资理念。

杨媛春提出两点建议:其一,进一步加大投资者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探索更加多元的投教形式倡导理性投资。“基金投资知识复杂,如何把复杂的基金投资知识深入浅出地传递给非专业的个人投资者是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二,多管齐下,将开放式基金优良的投资业绩更好地转化为基金投资者的账户收益,让广大的基民更加认可开放式基金,愿意把更多的投资资金放到开放式基金中。倡导站在投资者一边的买方投顾、减少环节间的交易损耗、积极开展多元化的投教工作等都是值得各个环节从业人员积极探索的方向。

汇成基金建议基金管理人进一步加大投研体系建设投入,同时更加注重较长期限的业绩考核,扭转短期考核可能导致的投资行为扭曲,同时要加强内部管理与风控建设,避免出现过度集中化的“押赛道”式投资,严格遵守基金契约,按照基金产品划定的投资策略和投资范围进行投资配置。

事实上,基金行业在积极行动。“监管部门重点关注新基金大幅赎回的数据;基金投顾试点业务稳步推进;部分大型传统代销机构在对申购费用打折的同时,新增不收申购费用的C类代销;基金管理人也通过直播投教、大规模基金限购等形式持续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杨媛春表示。

开放式基金发展方兴未艾

业内人士表示,开放式基金面临挑战,但公募产品的主流仍是各类开放式基金,发展方兴未艾。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底,开放式基金管理规模为8.2万亿元,全市场占比97.68%,封闭式基金市场占比为2.32%。然而,2015年以来,随着定期开放基金、持有期基金的发行,封闭式基金的规模和占比逐年攀升。有观点认为,封闭式基金的快速发展将会“吞噬”开放式基金市场份额。

对此杨媛春结合数据进行了分析:“新的封闭式基金里,债券型产品占绝大部分,产品兴起的主要原因是公募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资金来源是大型机构。此外,部分优秀管理人出于负债端稳定的考虑、推出REITS、FOF等新的品种,以及定期开放、滚动持有期等不同形式的新封闭式基金,都对资金形成不小的吸引。”

杨媛春表示,开放式基金以及其对应的申赎便利、数据透明、“用申赎对业绩投票”等机制与其在居民理财中担负的角色是天然匹配的。在财富管理需求高涨的今天,开放式基金的发展方兴未艾。以开放式基金为主,部分特殊情况和特殊品种封闭式产品为辅,会是公募基金的长期业态。在现有业态下,行业各个环节协同优化,可能是最有利于投资者的最优解。

汇成基金表示,随着基金投资人数量的快速增长,资产配置、投资规划的理念和方式逐渐被投资人所采用,投资者的期限偏好开始呈现出多样性。一些长线资金愿意将资金投向有一定锁定期的风格稳定、业绩优秀封闭式基金中。在这种背景下,一批优秀的基金公司、发行一些具有鲜明的投资风格和投资策略的中长期定开权益基金。

虽然新型封闭式基金给投资人在投资期限-波动-收益上增加了更多的选择维度,能够提高资产配置和投资策略执行的有效性,但是公募基金产品发展的主流还是各类开放式基金。正因为有开放式基金的大发展,使得公募基金投资人不断增多,对基金品种和期限有了多样化的要求,这才催生了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