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炒货”风愈刮愈烈 监管部门彻查恶意哄抬价格经销商

据8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消息,针对汽车芯片市场哄抬炒作、价格高企等突出问题,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价格监测和举报线索,对涉嫌哄抬价格的汽车芯片经销企业立案调查。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年末以来,全球芯片产能紧张、供货短缺问题持续存在。此次“缺芯潮”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尤为严重。据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介绍,受芯片供应短缺以及排放标准升级切换期等因素影响,今年5、6月份汽车产销出现明显回落,6月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194.3万辆和201.5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8%和5.3%,同比分别下降16.5%和12.4%。

与此同时,汽车芯片市场“哄抬价格”的乱象也滋生蔓延。“有汽车芯片渠道经销商看准时机,借机囤货,再以超过原价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价格向外兜售,赚取高额利润。”新浪财经专栏作家林示向记者透露,部分车企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不得不以高价购买芯片。

林示预计,此次针对汽车芯片价格的整治活动将很快收获成效。“乱象产生的根源并不在芯片原厂。哪怕是在监管部门出手之前,芯片厂商对炒货行为也是大力打击的,因为贸易商和中间商的炒货收益,并不会给原厂带来利润。相关部门如能与原厂形成合力,共同打击贸易商的炒货行为,非但对原厂没有负面影响,还可以帮助其厘清和优化下游销售渠道。”

芯片“炒货”行为招来调查

芯片断供的同时,“涨价潮”也随之而来。今年6月8日,包括世界先进、力积电、中芯国际、格芯等在内的芯片制造代工企业陆续发布消息称,今年三季度可能再次提高8英寸和12英寸晶圆代工报价。代工全球70%汽车芯片的台积电,则直接取消了今年给客户的所有订单折扣,变相提高了芯片代工价格。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国际汽车制造商因芯片断供问题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对此,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价格的上涨,不仅增加了车企的生产制造成本,也进一步加剧了芯片短缺的市场恐慌感。近期市场上各类芯片价格涨幅非常大,有的芯片价格已累计上涨超过10倍。

一位不愿具名的车企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此前各类型芯片价格普遍上涨了5倍到20倍。尽管如此,依然“一芯难求”。

除了受供需关系的影响外,部分经销商的“炒货”行为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芯片价格的上涨。“这次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对象就是哄抬价格的经销商。”一家车企的一级供应商对记者表示,芯片原厂涨价通常会公示,即便今年确实是产量受限,但涨价幅度也不至于如此离谱。在其看来,“芯片价格上涨10倍甚至20倍的最大推力,就是分销商的囤货、炒货行为。”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当前汽车芯片供应缺口、恢复周期等信息不清晰,导致市场上出现芯片分销商“囤积居奇”“漫天要价”的情况。同时,汽车厂商纷纷选择提高芯片库存、抵御未来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了当前芯片短缺的困境。

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果断出手,严厉整治涉嫌哄抬汽车芯片价格的不法乱象。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关注芯片等重要商品市场价格秩序,进一步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

芯片原厂起诉多家代理商

其实,芯片代理商为了赚取高额差价而选择囤货、炒货的现象,并非仅存在于汽车行业。在半导体行业缺货涨价的当前环境下,早已有全球知名芯片原厂和分销商陷入诉讼的漩涡。

近日,恩智浦主动申请调查周立功等知名代理商;安世半导体也对周立功、中电器材等代理商提起诉讼。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香港高院公开的诉讼资料发现,安世半导体分别于6月21日和22日正式提起诉讼,向香港高院状告分销商周立功和中电器材。其诉讼请求称,这两家公司违反了包含分销商协议在内的多项协议,侵犯审计权,以及违反合同定价方案和调整政策等。涉及周立功的诉讼总金额超过3700万美元;涉及中电器材的诉讼总金额近5000万美元。

一家芯片设计公司的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近一年来,“炒芯片”已经成了热门生意。一些分销商私自囤货,还有一些掌控渠道的分销商在高价卖货。代理商的“炒货”行为加剧了芯片价格不断上涨,芯片原厂也纷纷采取措施,以期消除负面影响。

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工信部已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整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力量,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提升汽车芯片的供给能力,并已取得一定效果。“后续我们将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对接,积极支持替代应用,提升芯片制造能力,继续保持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田玉龙透露。

崔东树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将在今年8月份或9月份得以改善,芯片价格有望随着市场供需逐步平衡而逐步下降。此次市场监管总局的查处行动,将进一步推动芯片价格快速回归,助力汽车产销量回归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