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一年对美元升值10%,对经济利空还是利好?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管涛

2021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明显,经历了下跌,也出现过快速上涨。近期,央行等部门机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密集表态引发外界关注。

从去年6月份到现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10%左右,这对经济是利空还是利好?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国家外汇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接受专访,进行权威解读。

官方密集表态释何信号?

记者:人民币汇率进入今年二季度后开始波动升值。您认为有哪些因素推动了此前一轮人民币升值?近期人民币略有贬值的原因又是什么?

管涛:上半年人民币汇率是一个W型走势。现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里隐含着美元强人民币弱、美元弱人民币强,实际上就是对应美元的“折返跑”。

进入4月份,10年期美债收益率开始大幅回落,美元冲高回调,四五月份美元贬值,所以在5月底人民币出现了一波急涨行情,人民币的交易价和中间价先后升破6.4,创了三年来的新高。

但是6月份以后美元又出现了反弹,6月底7月初(美元指数)反弹到92以上,美元强人民币弱,从6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进行了一波回调,进入6.4时代。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在5月底6月初这一波人民币汇率急涨过程中,国内有关方面加强了汇率预期的管理,对汇率趋稳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所以首先是市场的原因,再有政策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控。但政策是暂时的,最近一段时间人民币对美元回调,主要还是反映了美元指数走强。

记者:不久前中国官方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密集发声表态,其中有哪些重要表述您认为特别值得关注?这些关键信号对于市场、企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

管涛:第一个就是强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政策不变;第二个就是强调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不变;第三个明确了不会把汇率的升贬值作为工具,既不用贬值来刺激出口,也不会用升值来对冲输入性的通胀;第四个是告诉大家,不论从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汇率波动是必然的,测不准是必然的。

我觉得这些信息可以归纳两个方面的市场信号作用。第一个就是市场教育,通过引导市场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来避免追涨杀跌,告诉你汇率是测不准的,因为外汇市场是一个有效市场。

另外一方面是通过密集发声,也是对市场有警示作用,告诉大家不要去赌汇率、单边押注汇率的升值,警告不要去恶意操纵市场,不要去恶意制造单边预期。

人民币快速升值是利空还是利好?

记者:外界有观点认为,之前人民币升值可以应对大宗商品涨价、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对此您怎么看?人民币快速升值对市场是利空还是利好?

管涛:我们要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宏观经济稳定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汇率有涨有跌,不论是升值还是贬值,它对经济运行肯定有一定的影响。

从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为止,人民币对美元升了10%左右,这肯定对于降低进口成本,特别是原材料的进口成本是有一定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是有利于降低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但是相反的,对出口就是不利的。

我们的出口企业从接单定下价格,然后到生产发货,再到收到外汇,过去可能3个月左右就能完成这样一个流程,这意味着那个时候出口的汇率敞口最长就3个月时间,现在因为疫情的原因,可能要4个月、5个月。

从去年6月份以来,人民币总体上是持续的单边升值,就意味着如果时间窗口越长,汇率风险敞口就越大,这个对企业就带来很大影响。

我做过测算,从去年的10月份到今年的2月份连续5个月,人民币每五个月环比升值的幅度都在4%以上,有很多企业的出口利润都没有那么高,特别是小企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国家非常重视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这个不单要靠政府采取措施,更多的要靠企业自救,我们要提高我们的定价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等,但是要采取一揽子措施,因为很多措施是结构性的措施,它是个慢变量。

记者:中国现在进入到新发展阶段,也强调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您认为这样的客观环境和大政方针对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什么影响?

管涛:我个人觉得对于这个问题,更多应该把它看成是一个制度中性,本身它并不能决定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比方说,我们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它对人民币是有利有弊的。从利空的方面来讲,国内大循环就是扩大内需,意味着增加进口,增加进口就会减少贸易顺差。那么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就是利空人民币。

但问题是,如果真的通过内需能拉动经济比较好的增长,特别是通过创新发展驱动中国经济增长,那么我们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比别人快的话,对人民币又是利多,所以说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现行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

记者:我们知道一方面央行强调人民币汇率由市场决定,另一方面中国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从您的研究来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管涛:广义的汇率选择实际上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制度安排,就是固定汇率、浮动汇率,有管理浮动,这叫制度安排,制度相对是稳定的。还有一个汇率政策,在同样的汇率制度下,还可以有不同的汇率政策。

从实践来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安排。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们从1994年确立现行的汇率制度以来,经受了各种极端事件的冲击。

所以,人民币可以有涨有跌,这种双向波动成为了吸收内外部冲击的减震器。恰恰是因为汇率波动起来以后,它有助于及时地释放市场压力,避免预期的积累。

汇率机制改革的大方向是什么?

记者:未来,汇率机制的改革大方向是什么?在汇率机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防范哪些风险?

管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还是让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汇率市场化改革本身是三位一体的改革,我们一般理解汇率市场化包括汇率中间价怎么形成、汇率浮动区间是不是要调整甚至取消,实际上这个只是汇率改革的一部分,它还有两个方面。

一个是发展外汇市场,只有有深度有广度的外汇市场、有流动性的外汇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外汇资源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发现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另外就是理顺外汇供求关系,要逐步地减少外汇收入和支出的行政干预。我们对外汇收支活动进行行政干预,就必然带来市场的扭曲,扭曲的市场必然带来扭曲的价格。现在监管部门强调,账户要双向地有序地开放,有流入也有流出地开放。

除了外汇改革本身以外,还有其他改革,比方说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建立,央行不再通过外汇占款的渠道去吞吐基础货币。从中国的经验,我们也一直能深刻体会到,只有经济金融体系健康,才能享受汇率浮动带来的好处。

还有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就是企业能够正常地对价格信号作出反应,不能去追涨杀跌,要有平常心看待资本的流入和流出,没有人告诉你说人民币升值就一定是好事,或者人民币贬值就一定是坏事。

还有就是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新发展理念,比如说创新驱动,将来我们的进出口更多是靠附加值,而不是靠价格竞争力,它抵御汇率波动的能力就更强了,如果汇率升值了,我们就有可能通过自己的议价权把升值的成本转嫁出去。

所以这是一揽子的改革,一方面本身外汇的改革是三位一体,另外一方面其他的改革肯定也会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起到推动或者制约的作用。

人民币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的特征

记者:您如何判断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之前您提到人民币已经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的特征,为什么给出这样的评价呢?

管涛:我讲人民币越来越具有成熟货币的特性是非线性地随机游走。

现在影响汇率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有时候是升值的因素占主导,有时候是贬值的因素占主导,这些影响此消彼长,涨多了会跌,跌多了会涨。

很多人研究汇率问题的时候,通过基本面来推论,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人民币就是会升值,包括最近有人抛出来中长期人民币会升值(的观点),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说按照“十四五”规划提出来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实现高质量发展,人民币就会升值。

但实际上在外汇市场上存在多重均衡,就是在给定基本面的情况下,并不能够简单地线性推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我确实相信一个概念,经济强货币强。这个是有历史的经验证明的,比方说二战后随着日本和德国经济的崛起,德国马克和日元长期就是升值的。

在1994年汇率并轨以后,人民币能够比较长的时间是升值的,也是经济强货币强。1994年到2014年,中国的平均年经济增长是10%左右,所有做空人民币的人都是无功而返。

从中长期来看,如果我们按照“十四五”规划、2035年远景目标,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经济强货币强,人民币肯定是有潜力的,但是从此岸到彼岸,这是要有个过程的,期间有很多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既可能利多也可能利空。

与其去奢谈升值新周期,不如去适应波动新常态,我们千万不要用单边的思维来看待汇率的走势。我们越市场化,汇率就更加呈现一种非线性的随机游走的这种成熟货币的特征。

注:本文来自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管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