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将对钢铁等行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28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进一步加大对钢铁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帮扶力度,组织专业力量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曹立平表示,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抓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对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在国家层面要组织四项专项执法活动。

一是联合公安部和最高检开展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专项,重点打击跨行政区域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联合公安部和最高检开展针对监测数据造假的专项,严厉打击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的环境违法犯罪;

三是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监督帮扶,针对问题突出的行业开展专业化监督,针对问题严重的区域进行机动化帮扶;

四是开展自然保护地专项,即“绿盾”行动。钢铁行业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排放源之一,产污环节多,污染排放量大,一直都是污染防治的重点行业,也是各级生态环境执法队伍执法监管的重点。

据曹立平介绍,在大气监督帮扶专项中,将进一步加大对钢铁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帮扶力度,组织专业力量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至于什么时间,到什么区域,到哪个企业,执法既有计划性也有机动性,我们正在筹划之中。”曹立平表示。

曹立平表示,“十三五”时期,通过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手段,非现场执法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在提高监管效能方面,出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等文件,垃圾焚烧发电成为首个实现在线实时管控的行业,可以对排放情况一天24小时全面监控,成为探索非现场执法监管的成功实践。

在应用新技术方面,卫星遥感、无人机、水下机器人等科技手段在监督执法实践中得到普遍应用。比如,排污口排查中“天上看、地上查、水里测”,水源地整治、清废行动中运用“卫星遥感+大数据”,提升了发现问题的效能。广西针对辖区山多林密、河流纵横等地形困难,充分利用无人机,严厉打击“捉迷藏、打游击”等违法行为。

在融合大数据方面,把用电数据、视频监控和关键工况参数等大数据运用到监管执法中,提高日常监管的精准度和执法效率。如江苏通过用电监控发现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的违法行为,及时锁定线索、精准打击违法行为。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部在总结应用无人机、无人船、走航车以及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的基础上,还将探索物联网、新型传感器、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执法监管领域的应用,不断创新非现场的监管方法,规范监管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