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正式开幕,在第三个圆桌论坛环节,4位国内知名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分析师围绕“后疫情时代的货币和信用”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疫情时期,中国央行推出了众多货币政策宽松措施,运用了许多具有定向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和利率工具。总体而言,中国央行针对疫情采用的货币政策刺激非常温和。
如今,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高,群体免疫有望实现。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将会回升到何种水平?今年的货币政策又会走向何方?4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和首席分析师进行精彩分享。
关于GDP:增速普遍预测8%以上 短期会受疫情扰动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预期GDP实际增速大概在9%~9.5%,名义增速在11%~12%的区间。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倾向于对经济偏谨慎一些,全年经济增速可能在8%~9%之间,今年经济还是会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尤其到下半年,整体上经济的拐点其实从环比来看,去年四季度应该是经济环比高点,包括11月份PMI达到52%点多,“我们认为已经见顶了,接下来环比增速可能会有波动的,会往下走,趋势是往下的,短期受到疫情扰动可能会有些波动”。
他认为,今年关注同比指标,比如测算GDP增速8%~9%其实意义并不是特别大,因为去年基数比较低,所以经济数据应该更加关注环比走势,环比走势其实就是经济慢慢体现一定的下行压力。下行压力的来源,从国内来看,就是房地产的调控在收紧;从外部来看,去年对经济支撑作用比较大的出口慢慢会有一定下行压力。
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对今年实际GDP预测稍微偏低一些,但速度也在不断修正,最新一期模型预测今年GDP增速大概8.6%,名义增速11.5%,疫情之后潜在增速中枢会有回落,疫情前6%左右,疫情后5%~6%之间,去年2.3%实际增速,今年在7.7%~9.7%之间就算正常,大多数预测8%~10%之间,总体对今年中国经济相对来说比较乐观。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GDP增速看到9%左右是合理的。市场上的观点已经形成一致预期,基本看8%以上,从两会当中给我们的指引增速,一方面赤字率的隐含,一方面看到税收收入增速的名义增速隐含,两点隐含增速都是9.8%、10%左右,这是名义增速。扣掉通胀的话,至少官方给我们的指引,两会隐含的实际增速来看,肯定比我们低,7~8%左右,这点有一定的分歧度在当中。
关于加息:普遍认为央行不会加息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倾向于不会加息,但是,政策应该会通过数量化的一些手段推动货币政策的收敛,今年信贷和社融估计都相对会比较偏紧。
一个简单的标准,今年要宏观杠杆率保持基本稳定,理论上整个社融增速不应该高于名义GDP的增速,若如此,目前超过13%的社融增速可能会回到12%左右,甚至以下。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从总量政策而言,今年不至于全面收紧货币,通过价格手段调整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PPI往上不会导致加息,经济往下走也很难导致央行降息,因为今年的目标增速是6%以上,今年稳增长并不是政策的重点,政策的重点其实就是调结构以化解各种风险。
梁中华认为,总量的政策,通过价格手段收紧的可能性不大,更多的通过数量调控,尤其定向收紧信用,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房地产信用在收;另外收紧广义政府的信用,尤其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包括国有企业的债务。所以,他认为,今年大的基调是宽货币或者稳货币,同时定向的收紧信用,全年社融增速可能在11%附近,甚至还能再往下走一些。
天风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宋雪涛:关于信用端,我们预测社融增速年末回落到11.3%左右,下行最快是二三季度,三季度末到10%以下,四季度社融增速反而有所反弹。
而整个政府杠杆率要有下降,因为显性上升,所以这意味着隐性这块压缩幅度相当大,特别对地方政府城投平台到期债务,今年紧缩压力超过2018年,一定程度上要对一部分信用风险做提防。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关于“不急转弯”,可以从两部分来理解:转弯和不急,“转弯”体现在防风险和终端信用管理上,关于地产信用政策还有隐性债务化解,这两点体现的是转弯;“不急”体现在货币政策稳定性上,政府多次表达稳增长的底子还不扎实,往下半年看,两个关键点,一个在国内,一个在国外,国内是地产,国外很大部分在于出口,这很难明确,有一部分相机抉择在里面。
综合来看,张瑜不看好加息,目前没有这个条件。关于社融增速,她认为,会在11.5%~12%左右,今年紧信用或者关于信用收紧不太会像2018年那么剧烈,完全通过分子端降杠杆其实已经一部分被证伪,做好经济、做好分母端扩张,这是降杠杆主要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