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业内人士热议公募“饭圈化”背后的逻辑悖论

过去的2020年,炒股不如买基金深入人心,吸引了不少新基民入场。不过,今年春节过后,A股高估值赛道股经过了一轮大幅的杀跌,尤其是基金重仓股,不少“网红”基金牛年开市以来最大跌幅高达20%以上,让追高买入的新基民们叫苦连天。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问题,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统计表明,截至2021年3月26日,仅最近一个月来基金净值回报为负值的数量多达6842只(A/C分列)。其中,净值回撤超过一成的基金共计有156只。市场亏钱效应显现。

但将时间拉长就可以发现,即使经历市场波动,许多知名基金经理依然能赚取不菲的收益。以“公募一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为例,截至3月26日,该基金近一年收益率高达98.05%。但根据支付宝数据可以得知,近一年来该平台上投资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基民中,有76.7%亏损5%以上,10.3%亏损5%以内,仅有13%的“幸运儿”实现正收益。

正因如此,此前被基金的业绩折服,自发在微博上组建明星基金经理全球后援会并坚持打榜的无数“粉丝”,转眼就变成了骂骂咧咧的“怨妇”。即便如张坤、刘彦春、葛兰等近期一直享受顶级流量待遇的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基民也开始翻脸不认人。

“针对购买明星基金产品,我们曾做过一个数据统计。假设我们每年的年初都买上一年业绩排名在前十的基金,我们坚持做十年这样的一个策略,十年下来年化回报9.18%,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忍受的最大下跌幅度是下跌47.23%,这是一个近乎腰斩的下跌,绝大部分的投资人都是很难以承受的。”博时基金多元资产管理部总经理麦静向经济观察网记者透露。

追涨杀跌、频繁买卖、拒绝定投……,在支付宝的统计数据中,这些不健康的理财习惯均是造成投资亏损的常见原因。而基民的这些操作,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基金经理的配置规划。

“基金持有人如果集中赎回,仓位较高的偏股型基金经理就需要卖出一部分股票取得现金来进行偿还,如果‘核心资产’被卖出较多,导致其股价下降,仍持仓这些个股的基金净值就会下降,反过来就会刺激基金持有人赎回。”格上旗下北京金樟投资研究员董海博解释。

在博时基金知识管理中心总经理陈奥看来,投资是一件长期坚持的事情,能做到业绩长牛才算是值得信赖的基金经理。

“有一个法则可以分享给大家,就是5432法则:近五年在同类基金中的排名在前1/5,近三年的在同类排名应该排在前1/4,近两年的同类排名排在前1/3,而近一年的同类排名应该排在前1/2,这就意味着时间拉得越长,对基金产品业绩排名靠前的要求就越严格。”陈奥说。

“投资者应该学会理解,我们无法苛责‘一支最锋利的矛’在市场出现风格变化时,立马变身为‘一面最坚固的盾’。”就职于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刘源对此则无奈表示。

公募“饭圈化”争议

张坤的风评近日无疑是坐上了过山车。两个月前还是“世界上最好的坤坤”,如今则沦为“渣坤”、“菜坤”,转变之快让人唏嘘。

张坤有着公募“一哥”之称。除了过往长期业绩优异之外,其管理规模在行业内也无出其右。截至2020第四季度,张坤在管基金的规模高达近1200亿元。同期,多达111家基金公司的全部非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均不及张坤一人的管理规模。

回溯至张坤“跌落神坛”前可以发现,去年开始一个鲜明的现象便出现在市场上:年轻的投资者越来越多。而随着年轻基民的涌入,一部分知名基金经理凭借着过去优秀的业绩,开始享受起明星的流量待遇,较为严肃的投资领域,逐渐开始出现饭圈化的迹象。

今年3月初,湖南卫视旗下《天天向上》节目组向“火出圈”的一众顶流基金经理发出节目录制邀请的传言更是在基金圈炸开了锅。

“基金经理出圈,一方面是因为技术发展和社交软件的普及使得基金经理们可以更方便的和投资者进行互动交流,饭圈化成为可能;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过去两年明星基金为基民们挣了钱,明星基金和经理受到了市场更多关注。随着A股市场逐步向成熟资本市场靠拢,市场专业性和投资机构化是大势所趋。”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告诉经济观察网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这一现象已引起了监管部门关注。3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倡议,公募基金管理人开展投教宣传活动时,应注重专业、诚信、合规,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严禁娱乐化,不得与国家相关精神、社会公序良俗相违背,各机构不得开展、参与娱乐性质的相关活动。

不过,袁华明对此持相对积极的态度。其认为,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饭圈化对基金公司品牌和营销其实是有帮助的,或许还能起到一些投资者教育和催化市场专业化发展的正面作用。当然股票投资是专业、严谨的工作,投资研究是基金经理的主要工作,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也要避免过分娱乐化,更不能触碰法律法规底线。

“饭圈更多是源自娱乐圈的概念,这与公募基金行业‘合规、诚信、专业、稳健’的文化完全不符。我们希望投资者认/申购某只产品,是基于对产品特性的了解、投资策略的认可和对基金经理理念的赞同,而不仅仅是看收益率排名;因此也建议投资者可以多学习一些基金投资的相关知识,审慎决定。”刘源则坦言。

实际上,许多慕名而来的年轻基民仅仅是听到朋友推荐,亦或是看到网上广告,便选择了自己并不甚了解的基金经理产品。业内人士透露,新基民大多缺乏基金或证券基础知识,有些人甚至是在春节后借消费贷买基金。几轮追涨杀跌下来,市场里的“韭菜”就这样诞生了。

“由于过去两年牛市和明星基金的赚钱效应,明星基金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受到了广泛追捧,新增投资人比较多,买入规模比较大。这些基金部分在今年年初高点进行了建仓,春节假期后市场调整幅度比较大,期间”抱团股“松动领跌更是对一些重仓‘抱团股’的‘明星基金’形成较大冲击。因此出现了明星基金近一年收益高,但大多数投资者亏损的现象。”袁华明指出。

同样的情况在刘彦春、葛兰等顶流明星基金经理身上亦有体现。在支付宝平台用户中,截至3月26日,刘彦春管理的产品中,景顺长城绩优成长混合仅有两成的投资者获利,其他产品的获利基民则是在30%-40%上下浮动,只有最佳的景顺长城内需贰号混合,实现了50%基民正收益;而葛兰管理产品的基民正收益率则均未超过50%。

频繁申赎成收益“杀手”

在刘源看来,“投资理财无法实现一夜暴富,基金投资也只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路径之一。市场出现调整,这也能让大家冷静下来总结和反思,对自己的投资行为、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评估,对基金投资的专业知识补充学习,也许未来面临市场的波动时能够多一份从容。”

毋容置疑,基金持有人过于频繁的买卖,实际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基金的收益。

“频繁申购赎回会导致基金份额的不稳定,基金操作策略上会因此调整,对采取长期投资策略基金影响尤其大。为应对市场调整时赎回压力,基金经理可能被迫降低股票类资产仓位,标的选择上会倾向于防御,投资上也会优先短线策略。”袁华明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解释,“一些缺乏经验的基金持有人会在市场波动时进行‘低价赎回,高位买入’的操作,既造成了个人投资亏损,赎回或者买入规模比较大的话,对基金净值维护也有不利影响。”

有业内人士举例表示,比如看好一只股票,基金经理准备拿五六个月,但因为赎回过多,基金经理不得不卖掉它,这就导致投资目标还未实现,组合就发生了变化。申购过多亦然。本来基金经理认为茅台股价过高,不会再买,但如果申购过多,不买茅台又无法按照之前的想法构建自己的组合,基金经理只能改变原有的操作计划。

其进一步指出,跟踪这些爆款基金一个季度的申赎情况发现:基民追涨杀跌得越厉害,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越差。此时客户的申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收益的主导因素,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很难充分体现。

在董海博看来,这其实就是一种正反馈循环。“但这只是理论,实际上这一循环不会持续太久,一方面部分投资者选择通过长期持有来抵御亏损,另一方面‘核心资产’估值回调后,性价比开始有所回升,有部分资金选择此时进入抄底,‘核心资产’不会下行太快,这也会阻滞正反馈循环的出现。”

对此,刘源向记者透露,就其所在公司近期的申赎情况来看,节后市场出现调整的初期,总体上申购量还是大于赎回量的,资金处于净流入状态;本月初市场急跌的个别日子出现过净流出的状态,但目前来看总体规模比较平稳,不能说是“赎回加剧”。

“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目前基民整体获得感不高的问题确实存在。这些年基金公司在供给端也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加强风控,控制回撤;比如多提供一些绝对收益目标的稳健型产品;比如进一步丰富投资者教育的形式等等,都是在为改善投资者体验所做的努力。”刘源坦言。“而这里最关键的,其实就是做好充分的风险揭示,让投资者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所要面临的风险和收益。”

实际上,对于投资者一方来说,认清自身的需求再做决定,往往比跟风买入更加可靠。

“我们对于基金经理业绩来源要有清楚的认知,不同基金经理其收益来源是不一样的,有擅长择时的、有擅长选股的、有擅长行业和风格轮动的,专业的投资者可根据自身对未来行情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基金经理进行投资。”私募排排网研究主管刘有华指出。

陈奥向经济观察网记者补充介绍称,有的基金经理走的是稳健风格,喜欢投资大盘价值股。而有的基金经理风格更为激进,喜欢投资中小盘的成长股。有的投资者可能没有了解清楚就跟风买了市场上最热的基金,但其实当前市场最热的往往是一些风格激进、压中某些热门板块而实现丰厚收益的产品,如果在行业轮动之后,这些板块不再受到追捧,这类产品也有可能面临更大的回撤,而没有及时止盈的投资者可能就会有亏损。

“当然,基金投资最重要的一点,还是挑选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所以不要只看历史业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陈奥强调。

相关报道:

屡现大瓜!公募大佬“嫌弃”儿媳将儿子告上法庭 私募老总被“教做事”怒怼投资人

“公募一哥”张坤调研了 抄它:300亿大牛股涨停!“茅”明星股全线暴涨

抱团行情必然诱发极端行情 如何长效规避公募基金踩踏?九大建议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