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模拟投资波音(BA)收获投资乐趣,到掌舵亿万资产的新华保险发力财富管理平台,这是李全投资生涯的起点和节点。
之所以用投资生涯而不是职业生涯来概括其从业经历,是因为其在交谈中所体现出对投资的极大兴趣与思考。
在资本市场三十年开疆辟土,浩荡起伏的历程中,李全有着多重的参与面孔——市场的见证者、债券市场的弄潮儿、优质上市企业的发掘者、公募基金的管理者、保险资金的掌舵者,更具故事色彩的是,甚至可看做教科书般的个人投资者。
新华保险大厦的会议室内,经济观察报记者见到了一身蓝色西装的李全,其金融企业高管特有的精干气质、略带四川口音的普通话让人印象深刻。回忆在研究生时代与资本市场的初识拉开,李全开启了自己投资哲学的讲述与思考。
“异想天开”的“现券”故事
如果仅以从业经历来进行计算的话,李全的职业生涯恰与中国资本市场同年。
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毕业后,李全正式告别学生时代到中国农村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农信”)银行部工作。
也正是在这一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最初构想正破土而出。
在企业股份制推行,股票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建立属于中国自己的股票交易市场呼声渐长。一批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来的金融改革探路者开始尝试这种可能性,中农信便是其中的重要力量。
1988年下半年,“金融体制改革和证券交易所筹备研讨会”在北京万寿宾馆召开,这被看成是中国股市筹建正式启动的标志。会议召开地点定在了中农信办公场所所在地万寿路附近,也就是李全工作的地方。
“当时可能由于有一些书本上学来的证券知识,有的时候公司就派我去参加一些联办(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的会,对那段历史比较清楚,也是在那个时候跟王波明、高西庆认识的。”李全回忆道。
但年轻的李全是行动派,他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中农信的工作上。回忆起在中农信的工作,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李全曾经为中农信买入500万元的国债,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现在想起来比较异想天开,敢去买那么多现券”,李全用“异想天开”来形容自己在中农信的“现券”故事。
1981年国债恢复发行之后,一度经历了长达7年的有债无市的过程。而债券市场的起步,同样可以从1988年算起。彼时,财政部在全国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并分两批开展国债流通转让业务试点。但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高到9%的时代,国库券似乎并未被大家所看好,但李全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彼时的中农信业务经营范围非常有限,在资金运用上主要经营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看到国债投资机会的李全便把注意力放到了国库券上。
“当时买到大规模国债并不容易,正好联办有工作人员在武汉国债交易中心工作,由于没办法到现场,我就委托联办的两个人帮忙买,买了500万的现券。”
彼时,刚刚开始流通的债券市场是现券交易的方式,买到国库券后,李全还面临着运输、清点和保管等难题。“500万的现券量非常大,包了火车整个一个包厢,坐了一天一夜才拉回来,然后我们进站去接,接到后用押钞车拉倒了人民银行北京分行的办公室,用验钞机清点了一天,一分不差”,李全笑着回忆称,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后怕,当初也没有请保安和警察,就联办的人帮忙。由于债券是以大幅低于面值价格购买,再加上保值补贴率,李全的债权投资给中农信带来了超高的收益。
这也是中农信的第一笔债券交易二级市场投资的故事。
投资是神奇快乐幸福的
“当时感觉到处都是一派新气象,思想新,工具也新,可以做很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在那个经济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的时代,李全牢牢抓住了每一个机会。
或许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敏感,李全对于投资,不但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着独到的思考和方法。
给中农信带来的第一笔国债投资,并不是李全关于投资这件事初试的全部。
据他回忆,随着国债交易试点的展开,他很快就在看准了这种几乎是低风险高收益的国债二级市场的投资机会,最初的尝试是自己去买。“当时万寿路的对面中国电子信托公司交易门市部上推出的很多国债都被我买了。”
回忆起自己个人的投资经历,李全如数家珍。采访过程中,李全还拿出来自己留藏多年的票据:证券账户卡、受益证券托管确认书、缴款单、证券账户资金结算清单……“这个是一元钱买的,五元钱卖掉的,投资收益还可以”,李全拿着一张单据回忆称。
李全留藏的证券账户卡
在李全看来,尽管在资本市场建设初期,但投资工具已经很多样,特别是对于他这种善于尝试的“弄潮儿”来说。而令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一张保险保单。
或许那个时候的李全不曾想过,有朝一日,他会掌舵一家大型保险公司,但这张演示利率为9.34%的年金险保单似乎已经暗暗埋下了李全与保险的缘分。“从1993年到2023年我一直在享受这个利率,他们找我退我没有退。”李全拿着保单笑称,我一直喜欢拿这个例子来告诉大家,在高利率的时候,可以进行合适的保险配置。彼时,李全的投保年龄为31岁,保费并不低,这同样可以看出其对于投资的前瞻性,利率不断走低的大环境下,长期锁定30年9%以上的利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此之外,李全还打过新股,后因从业限制,转而去买信托、投PE、投海外国际市场,均取得不错的收益。
在谈到个人的投资经验时,李全表示,我觉得一定要找到一个“盈利模式”,如果这个模式很适合自己的时候,就把它做到极致,发扬光大。“要去做你认为对的事,不要犹豫,可能只能赚100元,也不要因为只有100元而不去做。对于自己的情况要理性的分析,积累财富要学会有效的管理,要产生雪球效应,比如说财富有了一定积累后是选择先消费还是先节制自己的欲望,选择更多地把财富用于投资,形成财富的滚雪球?这跟个人的人生哲学有关系,拥有再多的钱,生活非常奢侈的话也很难把财富的雪球滚大。”
投资是神奇的,投资是快乐的,投资带来幸福,投资创造未来——李全这样概括自己关于投资的感受。
而其身上的标签,除了创新、敢干之外,还有不得不提及的“择时”。“不是我多聪明多能干,而是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改革开放40年里,中国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奇迹,父辈是没有这样的机会的,这个时代给人们创造了新的投资工具,提供了很好的投资背景。我们一直在讲巴菲特的故事,那是因为他在美国,有一个好的投资背景,一个经济一直处于领先全球增长的背景。大环境好了,小人物也会有很多机会。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机会。”李全表示。
从“模拟”投资波音开始的投资生涯
尽管在中农信的工作生涯为李全打开了时代与市场的大门,但李全初识资本市场却在学生时代。
故事从在纽交所上市股票波音的模拟操作开始,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和资本市场的接触始于“虚拟”。
1985年—1988年,李全在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就读。1986年,恰逢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凡尔霖先生来华访问,李全对资本市场有了最初的印象。彼时,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外教比较多,一位曾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任经济参赞的外教教授的资本市场课程令其印象深刻,课堂上,老师要求大家进行模拟股票投资,李全完全凭直觉选择了已在纽交所上市的波音(BA)作为投资标的,然后一直追踪其公司的基本面和股价变化的情况,“当时就觉得很神奇,一天就能涨很多,一天也能跌很多,跟债券完全不同,这就是对资本市场有了最初的印象。”
对波音的模拟投资像是清晨的一束光,不但打开了李全的个人投资大门,也照亮了其与市场一生的缘分。
在中农信工作两年后,李全工作的下一站是正大集团,1992年正大财务集团成立,彼时,沪深交易所已经开板并迎来首批企业上市。李全化身优质企业的发现者,和团队一起进行类PE业务的投资,期间,挖掘了不少优质上市企业,像正大青春宝、正大福瑞达等都是当时类PE投资的经典之作,创造了数十倍的回报。
1998年,公募基金时代来临。在《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一年后,首批五家基金在1998年相继设立,也就是在这一年,李全转身来到了基金行业,加入了博时基金,与资本市场有了更加亲密的接触。
从分管合规开始,李全在博时基金经历过几乎所有业务部门,见证了博时基金从小到大,迈过荆棘逆势增长的发展历程。
在回忆博时的工作经历时,令李全印象深刻是公司的学习氛围。“当时的总经理肖风很有领导力,把公司的投资文化搞得很好,大家都在一个新公司工作,对这种企业文化很喜欢。风气很正,目标明确、清晰,没有太多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家想着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去多学新东西,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回报。现在不少离开博时的人聚在一起,大家都非常怀念当时的工作的氛围,在一个学习型的组织里能够学到很多新的东西。”李全回忆道。
李全职业生涯的第三个节点是保险资管。2010年博时基金股权变动之际,李全被新华保险时任董事长康典挖至新华资产担任总裁。2019年,在经历过康典、万峰两届掌舵者的离任后,李全被任命为新华保险CEO,成为了兼顾资产、负债业务的总舵手。
三十年栉风沐雨,身份不断转换之间,李全还有哪些思考?且听他继续讲述。
|访谈|
经济观察报:您曾经在公募基金工作过很长时间,如何看待基金这种投资形式?
李全: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角度出发,我觉得基金的制度设计非常好,有托管人、管理人,热别是托管的制度设计。其实做了这么多年金融,对金融风险很有感悟,金融风险包括投资失败等风险,但道德风险是最不容忽视的,比如说钱被挪用、被盗窃或者被恶意的侵占,采用基金托管的制度,风险就大幅降低。而且即使出现这种问题,如果托管机构失职,托管机构也是要承担责任的,能够承担托管二级机构的都是高信用等级的,也承担的起这样的责任,这是非常好的制度设计。
在基金行业从业这么多年,我觉得中国的基金行业的投资能力还是很专业的,特别是在中国市场,有非常明显的阿尔法,为投资者带来了超额回报。中国公募基金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时间,放在这样一个长周期看,基金给投资人带来的回报也是比较丰厚的,而且是有阿尔法的正回报的,所以对于普通投资者,我非常推荐大家买基金,通过基金进行投资。
经济观察报:从公募转战到新华做保险资管投资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感受?
李全:在新华稍有不太一样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新华资产以管理保险资金为主,它更像一个内部的投资管理机构,不是一个直接面向公众的资产公司。我希望能把公募基金一些好的投资文化带到新华来。与原来相比,我给保险资管公司带来了一些我所理解的新的投资文化:外界总认为投资是投资经理一个人的事情,或者认为投资主要取决于投资经理本身的知识积累和自身水平,找到一个好的投资经理就可以坐享收益了。应该说这是最原始和最初级的投资管理水平,但其实投资要更上一个台阶,还应该要形成公司化,形成公司特有的投资文化。公司特有的投资文化主要在人才培养、内部竞争和投资的整个管理层面体现出来。
在人才培养上,新华有自己的一套选择关键岗位上的投资人才的选人用人办法,新华很注重公司自身对投资管理人才的培养,比较少采用去外面挖人的手段选择投资经理。我们会去选一些好苗子,用公司文化去影响他们,用公司制度去管理和考核他们。
在内部竞争上,我们有自己的股票池制度,我们会内部进行PK,这个是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们不太强调跟着指数走。不允许股票池里有六七百只甚至上千只股票,那就跟指数差不多。此外,研究一定要集中深入,把重点放在机会比较大或者有信息研究优势的标的上。信息研究优势不是说去搞内幕消息,而是对某一行业某一趋势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一旦抓住一个好项目的话,要敢于放头寸。对于投资经理来说,不是说某一行业里的股票都买一遍,而是要去做重点研究,哪些企业更具有代表性?作为一个超过万亿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会有各种各样风格的投资经理,如果没有制度进行制约的话,就会出现各买各的情况,如果看好新能源行业的企业,就需要讲出自己的逻辑和道理,取得大家的共识,在股票池中股票数量名额有限的情况下争取投资机会。
另外,根据保险资金的特点,我们在投资时更强调绝对收益,这一点也是跟其他公司不太一样的地方。所以在制度设计方面,尽量去控制回撤,包括止损制度等。但这个是有利有弊的,要看投资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在投资制度设计方面做配合,也就是说一旦决定了公司的战略以后,会根据战略来配套我们的具体做法。
经济观察报:从业这么多年,您感知到了市场哪些变化?
李全:我觉得市场变化非常大,首先从硬件方面来看,以前满街都是证券公司,现在都精简了,人们也都不去证券公司大厅里炒股了,在家或在办公室,在咖啡厅就可以进行各种操作。你看我还带了一些以前原始炒股时的单子,以前我们都是自己填单子,全手工。
因为我是风险厌恶型的,以前靠新股申购就会赚大钱,现在随着注册制的推进,这种情况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了。
最大的变化,是投资人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去年散户是很郁闷的,从得到的数据看,很多散户做不过机构投资人,机构投资者更专业、更有效率,更有投资能力,越来越多的具有专业投资能力的机构投资者参与是比较好的。当然,这主要泛指大趋势。
经济观察报: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怎么样的建议?
李全:首先希望资本市场上各方参与者都越来越成熟,其次我觉得在投资者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对于资本市场中的害群之马,一定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者都要为之付出高昂的成本;在投资者保护上,除了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以外,还要尽量给投资人能减少损失。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在扣除必要成本后,应该可以返还给投资人,以弥补投资者损失。
经济观察报:您刚刚提到,根据中国市场的经验市场上是有阿尔法的,您看到了哪些趋势和机会?
李全:对,刚才讲了,在中国的主动性投资是有超额收益的,但投资者需要把握趋势性的机会,要适应新的结构,要进行结构化配置。当前投资市场形成的新的结构跟以前的结构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结构可能是一种经济周期的结构,比如经济形势转好,传统行业、周期性行业就会复苏,现在的结构是一种历史巨变中的趋势性的结构。
例如,新能源是个风口,它就属于趋势性的变化,新的能源产生更好的效果、更清洁,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可能旧能源的生存基础就不在了,属于颠覆性的东西。
目前,新能源这块在二级市场上涨得比较多了,甚至出现旱的旱死,涝的涝死的现象,这是比较自然的现象。目前的确有一定的泡沫成分,但因为具有颠覆性的,所以这种泡沫会维持一段时间。在投资的时候不能太分散,在新的领域里,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有的时候老二都很难生存,不可能每个企业都有冠军相,要抓住龙头或者头部企业。
生物医药也是大趋势,现在这些东西跟以前不太一样了。很多研究包括生物医药的研究,研究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的研究能力较前几百年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以前做实验需要人不断的进行尝试,现在因为计算能力非常强,不需要再像以前通过实验一个一个地去尝试,现在可以用算力去匹配,无论想到多少种形式,都会有答案,效率被提高了无穷倍。
经济观察报:目前,新华要打造先进的财富管理平台,这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李全:对我们的战略来说,我认为是对的。无论是混业经营还是分业经营,银证保企业的最终主战场还是在财富管理上,并在其中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投资能力强的发挥投资能力强的作用,渠道强的发挥渠道强的作用,但最终争夺的都是人们手里不断积累的财富。
金融行业还是有从业门槛的,对我们这些长期从事金融来说的人的话,至少对其中一块业务是比较熟悉的,管理新华这么大的盘子,这么大的机构,我有我的局限性,但同时也有管理多家金融公司和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参加过多家金融公司的管理,管理过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长,即使在香港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上,新华香港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站稳了脚跟,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同,公司当月开业,当月盈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成长壮大。经过长期的积累,我们也形成了一套我们自己从事财富管理的方法,我们的能力边界在财富管理这一领域,是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的。
所以,如果要定义竞争优势的话,我认为在坚持寿险主业的基础上,新华必须打造大金融的财富管理平台,扩大财富管理版图,这是自然而然的战略选择,这样的战略定位也得到了董事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