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上海张江,1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为中国首个被冠以“高科技”之名的园区,“聚焦张江”战略下,上海科创“药谷”+“硅谷”的前瞻性布局在此萌芽。
而今,95平方公里的张江科学城已实现了从“园”到“城”的战略跨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形成集聚效应,与大科学装置、高校和顶级科研机构等辉映成章,成为科创“策源高峰”。
而以此为核心,上海建设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六年来,“大张江”的科创生态布局亦已逐渐成形。
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表示,上海科创中心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注重了顶层设计、前瞻布局,“以张江为原始创新策源地,上海各区共同形成了以不同侧重承接创新成果转化、溢出的多层次功能承载区,‘大张江’的创新联动效应初现,是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形成的标识之一”。
在彭崧看来,科技创新应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区域、行业、政府各部门、产学研等等,就像一个魔方的六面,需联动方成形”。
以面向原始创新的大科学装置为例,当前,张江科学城已建和在建的大科学设施共10个,将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科学大科学设施集群。其中上海光源建成10年来,服务了超过3000个研究组的3万多名科研用户,是中国成果和用户最多的大科学装置。
“上海光源的出现,使得原本无法做或者需要出国排队做的分析工作,在‘家门口’就可以完成。”上海浦东新区区长杭迎伟说,借助于上海光源,研究团队发现了隐藏80多年的外尔费米子,揭示出了禽流感、埃博拉等多种流行病毒感染机制,基于上海光源实验数据研发的多种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
而在上海光源科学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堂看来,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运营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既是布局未来的战略考量和创新载体,也会从整个创新生态中汲取‘营养’,不断应科研与企业用户的创新需求,吸收领域前沿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升级’,保持综合性能处于前列水平”。
上海科技大学副校长印杰认为,对科技创新而言,物理空间上的布局与聚集十分必要。作为面向教育与科研体制革新,“顶层设计”下的研究型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一是为整个生态输出青年人才;二是吸引科创企业和大型企业关注创新成果,引导产业转化;三是其科研设施与大科学装置、企业研发中心等共同构成了层级完整的‘公共平台’”。
从研发创新到场景应用,更多的“创新环”在科创中心的大框架内形成。
作为上海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张江人工智能岛吸引了IBM、英飞凌、阿里平头哥等国际科技巨头争当“岛民”。
德国半导体企业英飞凌科技大中华区总裁苏华表示,中国有丰富的应用场景,为业界生态伙伴的合作搭建了非常好的平台。英飞凌也始终致力于通过这样的平台,加强与本土合作,深入用户了解其需求,从而推动自身的技术创新,更好地服务本土客户。
得益于“顶层设计”形成的多极“创新闭环”,2019年,上海专利申请量17.4万件,比2014年翻了一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到6133.2亿元人民币,6年增长77.6%。
上海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形成后,将如何进一步面向发展原始创新的时代重任谋划布局?
彭崧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充分利用好现有的基础科学科研机构,搭建新的科研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通产学研转化的“最后一纳米”;张江科学城与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形成“创新的两极”,用好先行先试的机制体制,紧密围绕国家战略,踢好重大创新成果产出的“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