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大宗商品的好日子可能已经到头!行情会从资源转向消费吗?

本周市场最大的新闻是,一大批上市公司发布拉闸限电停产公告,如西大门、天原股份、*ST澄星、上峰水泥、迎丰股份、晨化股份等。发布此类公告的多为此前的牛股,发布后无一例外地下跌。而限电停产企业又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有的甚至从中秋一直停产到国庆长假。

如今年5月以来猛涨4倍多的大牛股*ST澄星,公告称其下属四家工厂于9月23日起开始停产减产,该四家工厂几乎贡献了公司全部营收和净利,上述停产和减产将对公司全年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公告发布后连续两个跌停。

限电的原因是电力供应紧张,其背后则是煤价太高。紧张到什么程度?相关公告给出的说法是:“公司从维护社会、地方经济发展大局出发,积极响应政府临时停产的要求,全力配合当地政府临时停产举措。”看,已经不是企业行为而是政府行为,关系到维护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了。

如此大事高层自然不会置之不顾。于是,中秋节后次日(本周三),国常会召开会议明确提出,“更多运用市场化办法稳定大宗商品价格,平抑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上涨”。

强调“市场化办法”,其针对性是不少地区之前采取的“运动式减碳”。

资本市场嗅觉最是灵敏,疯涨的煤炭、钢铁、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好日子可能已经到头了!

于是,我们看到,本周煤炭指数跌2.3%,钢铁指数跌4.2%,矿物制品跌6.2%,化工跌5%,有色跌3.5%。代表上游的国证资源优势指数(399319)下跌3.04%,实际上该指数上周已跌5.32%,离最高点位已跌去12%;而代表下游的中证消费指数(399932)涨1.63%。

10天前,上证指数最高曾达3723点,离年内新高3731点已触手可及。当时笔者曾撰文指出,引领大盘“攻城掠地”的主要是中证500和小盘价值指数,该两大指数主要由周期性资源股和中小盘成长股组成。这两大类企业今年以来业绩多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特别是资源股。笔者当时觉得,沪指攻下3731高地应该是时间问题,但不敢轻言 4000点甚至更高的点位。原因是这两个涨得最好的指数,大部分属于周期性行业;而真正的硬科技如芯片、锂电等不是涨幅已高,就是高端的产品和技术尚在研发摸索之中。

如今,中证500和小盘价值这两个指数开始掉头向下(两周来各跌去3%左右),特别是代表上游的资源优势指数跌幅更甚,而代表下游的中证消费指数,从最低点已上涨8.83%。那么,A股的结构性行情能否逐渐从资源转向消费,从上游转向下游呢?

今年以来,一直是上游强下游弱。春节后,国证资源优势指数约上涨75%;与此同时,中证消费指数约下跌37.4%。但本周人们欣喜地看到,在全部A股涨跌约为4:6之际,中证消费成分股涨跌约为6: 4。特别是周五,腰斩的海天味业竟封住涨停,“茅老五”涨幅分别为3.6%、5.24%和3.14%,跌跌不休的恒瑞医药、长春高新等表现也相当不错。如消费股能接过资源股的大旗,A股大有希望。但在笔者看来,兴许没有那么容易。

国证资源和中证消费指数各有100只成分股。100只样本股中,国证资源市值中位数约为243亿元,流通市值中位数约为225亿元,其中千亿以上市值12家,前三名分别为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神华。动态市盈率中位数为22倍,如上述,虽然有一半左右尚在22倍以下,但多为周期股,而周期股的好日子或已不长了。

中证消费指数100只样本股中,总市值中位数902亿,流通市值中位数720亿,其中千亿市值以上44家,市值前三名分别为茅台、五粮液和美的集团。动态市盈率37倍。

消费股跌幅已经够大,但以中位数37倍看,总体上仍不便宜。固然有一些低估值,如格力12倍、牧原12.5倍,乐普医疗14倍、美的15.6倍等,但成长性一般,兴许可以反弹一阵,但持续性不强。

加之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8月消费仅增长2.5%,扣除价格因素后增长更低至0.9%,要知道去年8月消费增速仅为0.5%,在如此低的基数上再创如此“业绩”,可见情况不佳。

所以,结论是,消费股大部分已跌得差不多了,但要引领大盘向上可能还需要时间,需要即将到来的三季报业绩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