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风炜 专栏
半年收官,部分去年的明星基金收益垫底,而整个权益基金的规模依然同比上升了不少。近期看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的采访,大致的观点一致,粗看这些观点,感觉基本正确,但仔细一想,有些疑问不禁在脑海诞生。
临近六月底,半年收官,看到一则数据,上半年公募权益类基金的收益分化极大,部分去年的明星基金收益垫底,而与此同时,整个权益基金的规模依然同比上升了不少。说明一方面理财搬家的趋势没有改变,而另一方面选择基金并不容易,上万个基金、几千名基金经理,选择并不比自己做股票更容易。
近期看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的采访,大致的观点一致,“看好我们的经济,看好大消费,建议长期持股,尽量减少选时”,粗看这些观点,感觉基本正确,但仔细一想,有些疑问不禁在脑海诞生。
首先,投资是一项性价比的选择,如果不需要看估值,只需要看行业,不需要做任何选时,那么买入一些行业ETF或核心资产ETF是否是最佳选择?毕竟投资权益基金还需要支付管理费用。
其次,发现很多基金经理基本是在钟爱的赛道中几乎从不做变更,比如酒、医药、科技,这也导致净值的波动基本与该行业相同,涨时暴涨,跌时暴跌,这样的做法是否太简单了一些?感觉这管理费赚的太轻松了。
最后,说说我认知中的优秀的基金经理吧。一位自然是巴菲特先生,他是能力圈价值投资的坚定拥护者,但他似乎在早期是绝对择时的,在恐慌时买入,在贪婪时卖出,这是价值投资的名言,股神的现金仓位也一直有所保留,不会很激进。另一位是彼得·林奇先生,在翻阅他的自传时,可以看到这样几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在他掌管富达基金的十年里,几乎每年调研几百家企业,该产品的换手率奇高,在他掌管富达明星产品的十年间,规模扩大了近百倍,年化收益接近30%,这也是我看到的最优秀的十年管理的基金产品。
中国的基金业从1998年起至今20余年,在规模和管理上似乎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形式和人员上似乎变化有限,契约制导致了排名压力,为了规模只顾进攻不需要防守,因为做好了就扩规模赚钱,做坏了就换人换产品,这种割韭菜的方式看着并不比庄家高明;而基金经理二十年来在行业中能沉淀的少之又少,永远的青壮年为主流,导致手法一致,甚至人生阅历和思维都大同小异,抱团似乎也就在所难免。
对于基金产品我们很期待,但我们更希望未来能有合伙制的基金出现,让基金成为真正的银发行业,而非只追求规模,投资者不需要上万个基金产品,每家基金公司只需要几个存续的优质产品就够了,那么多产品真的让人很头疼。
(作者为国泰君安上海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