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数字货币生态是朝着“加密货币+去中心化金融”的方向发展还是朝着“CBDC+实体经济数字资产化”的方向发展,是目前需要考虑的迫切问题。本文借鉴全球电信漫游服务的经验,提出“世界零钱”的概念,论述以其作为未来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通过技术标准打通各国法定数字货币接口,从而领引全球未来数字金融科技发展的可行方案。
2020年全球经历了一次历史巨变,中国在过去10多年全面数字化的基础上,经历了新冠疫情及中美脱钩的双重挑战。金融的全面数字化正在加速进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历时6年开发的法定数字人民币(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简称DCEP)即将正式面市。
由于中国在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上的快速超越,以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人民币的迅速落地,全球许多央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央行等机构,也开始加快数字货币的全球标准制定及技术开发。如脸书(Facebook)的全球支付及数字货币天秤币(Libra,现已改名为Diem)、美联储与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设立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院及数字美元(Digital Dollar)项目、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简称FSB)为二十国集团(G20)制定的全球稳定币监管规则及技术方案、国际清算银行成立的以跨境央行数字货币为主要对象的创新中心等(目前在中国香港、新加坡及瑞士设有分部),这些项目都在积极规划与寻找全球数字金融的新大陆——全球数字货币支付、交易及结算系统。法定货币具有双重属性:对于国内经济活动,它是计价单位和流通介质,但在全国范围,它作为国际贸易的价值储存及结算单位,还具有资产属性。因此,全球数字货币支付、交易及结算系统作为未来全球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除了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因素,在它的治理模式、技术平台以及生态体系的构建上,各国都将面临重要的选择:一是尊重国家主权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治理模式、基于央行数字货币支付网络(世界零钱)的实体数字经济生态系统;二是遵循丛林法则、以超主权数字货币为基础的全球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
数字货币的危与机
10多年前比特币的出现是以美国为主的虚拟经济快速增长,导致了2008年金融危机,从而在西方国家产生的反权威、反体制、反华尔街等利益集团的行动的结果。这个结果是基于普通大众对国家治理机制被利益集团操控,从而失去它应有的透明及公平特质的反应。类似的反应在历史上也发生过,但大部分改错措施在打破旧系统的同时,也摧毁了一些基本规则,导致更加不理想的结果。这个趋势在过去几年开始在不同领域发酵:如对传统媒体的不信任导致社交平台上虚假新闻的泛滥,个人信息被大数据平台不当使用,2020年新冠病毒的流行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加密货币在沉寂了几年之后,开始爆发式地流行,更催生了基于加密货币的分布式金融系统的主流化。最近美国股市的散户通过社交平台与华尔街展开零和博弈而导致的金融动荡,都是这个趋势的具体体现。它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共识机制派生的虚拟数字资产而生,但其结果却是为中心化的交易所提供更多衍生产品。这对于中国以移动支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科技推动的实体经济的数字化战略带来一定的挑战和危机感。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将由哪种模式来引领?
危机总是伴随着机遇。在过去几年,中国人民银行稳健推进的法定数字货币从诞生就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有根本上的区别:法定数字货币被定义为数字货币电子支付,是在中国先进的移动支付技术与数字经济生态基础上开发的,与现钞等同,作为央行提供的服务全社会的数字支付手段,而不是像加密货币一样只是为部分人服务的投资工具。法定数字货币作为未来数字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基石,为全球未来数字经济的发展,开辟了一条与以虚拟数字资产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规划和设计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及推进战略,对中国以及其他以实体经济发展及全球贸易为核心的地区和国家,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中国引领全球未来金融科技创新的机会。
“世界零钱”:全球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自古以来货币就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核心,更是一种普惠的基础设施。每个时代的技术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是这个基础设施的主要因素。比如在原始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只能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当时的货币形态也只能是以物易物。纸张从技术上可以定义为一种通信技术,它与文字的结合让人们可以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地点交流。纸张在中国的发明直接导致了北宋“交子”这种新型的货币形态及钱庄这种金融基础设施的出现。之后的电报、计算机、移动通信的发明同样导致了电汇、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及移动支付的诞生。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可以认为是这个货币形态进化的最新体现。
作为服务于央行数字货币这种新的货币形态的基础设施,“世界零钱”是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未来全球跨境支付网络,是基于充分利用全球已经在运行的便捷高效的移动支付网络,与以数字货币及区块链为主的全球数字资产结算系统,来设计和建设一种全新的全球数字经济基础设施。从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被认为是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推动的DCEP模式和技术的标准化和全球化。另外,它也代表在银行账户与连接这些账户的SWIFT转账网络之外的新的数字货币钱包及连接这些数字货币钱包的新的支付网络。
很显然,中国之所以能够快速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的落地,与中国高度发达的移动支付生态有较大的关系。然而,世界上并没有“全球中央银行”及全球统一的监管及治理模式,因此“世界零钱”将不同于目前中国数字人民币DCEP的治理模式和技术构架。
“世界零钱”的来源、历史和技术背景
“世界零钱”的概念源于全球电信漫游服务。早年出国,通常需要在机场换外汇,购买并更换当地的电话卡,充值之后才能用手机。全球电信运营商通过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和协议在全球提供电信漫游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全球游客。基于国际电联制定的标准全球每部手机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和号码,意味着这个标准给每个人都绑定了一个全球统一的数字身份。游客在漫游的国家使用的数据和电话费,便可以通过电信之间的协议来进行统计和结算。从某种意义上看,电信漫游已经具有跨境金融服务的一些特征,只不过它在额度和用途上有一定的限制,结算也是通过电信公司的传统银行账户实现。然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在智能手机终端上,货币已经改变了形态。此外,从治理模式上来讲,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具有尊重各国主权及监管政策、基于合作共赢的经济模式,更是具有去中心化的特点(单一国家可以退出漫游协议但不能长臂限制其他国家使用网络)。从某种意义上说,电信漫游服务是最早的没有使用区块链技术,但却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一项创新技术。
实际上,这种类金融服务并不限于手机国际漫游。作为通信改变货币形态的另一个案例,21世纪初在移动通信刚刚在发展中国家开始普及的时候,话费很快就在菲律宾、肯尼亚等国家被那些聪明的电话卡商贩作为一种转账的工具:外出打工的丈夫用工资充值大额电话费,通过短信将话费转给家乡的妻子,妻子再通过无处不在的电话卡商贩,支付1%到5%不等的手续费,将多余的话费换成现金。由于这些国家80%的人是没有银行账户的,因此通过手机话费的转账成为他们最为普惠的小额转账工具。之前收取高额手续费的同乡现金转账网络和地下钱庄在这些国家也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国家的央行也以普惠金融的理由默许这类服务的存在。当话费转账的规模随着移动支付在这些国家的普及及规模的扩大带来系统风险以后,这些国家的央行开始考虑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在维持普惠金融服务的同时,确保金融监管(反洗钱)和系统风险(备付金)的管理。
“世界零钱”的解决方案
电信漫游通过国际电联等标准组织与各国电信营运商及监管机构的合作,让游客不需要经过烦琐的换汇、买卡和充值的过程,而是通过后台的协议,让游客可以在提供准确身份和数据包的前提下,先在国外使用合作电信商的资源,然后再清算。在遵守监管的前提下,极大地便利了游客,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巨大好处。但是这些漫游服务局限于电信服务,即语音及数据,其他的商品及服务需要通过货币和支付手段才能获得。
“世界零钱”的设计包含三个层面:第一层即最底层是电信服务,这一层的功能是通过国际电联漫游协议,可以提供上层跨境小额支付需要的身份认证及反洗钱等信息。第二层是基于区块链的标准接口层,它的功能是把身份信息及第三层的支付及消费形象通过区块链的难以篡改及隐私保护功能,保证监管需要的数据完全可靠。第三层是各国的法定货币支付工具,可以是类似美国的Paypal或肯尼亚的nPesa,也可以是中国的DCEP或其他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支付系统。该构架有五大主要功能:一是世界零钱第二层节点可通过电信漫游身份与数字钱包的绑定,满足反洗钱等金融监管需求;二是世界零钱区块链节点及共识机制,保证任何国家和服务商不能单独控制平台的运行;三是硬件加密设备提供独立于互联网的安全加密通道,确保世界零钱不受普通互联网安全的影响;四是基于区块链及智能合约确保资金来源、可信身份、漫游身份、消费信息的完整、可信;五是通过人工智能等工具,保证金额可限定、消费可追踪,确保金融风险的可控和反洗钱的实行。
未来制定全球数字金融标准是中国必须考虑的一项战略任务。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标准组织基本是由美国及其朋友圈控制。而这个基于电信漫游身份、区块链平台、数字钱包、互联网应用的系统,可以定义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作为基础设施,通过打通各国法定数字货币的接口来制定数字金融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是中国在全球推进去中心化的全球数字货币支付网络标准的最佳选择之一。
“世界零钱”平台对中国全球金融战略的意义
除了上述有关全球治理和金融体系制高点的战略意义,“世界零钱”对中国在短期内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对于来中国旅游和经商的外国游客,由于Visa卡相对支付宝、微信支付,对商家收费过高而受到商家抵制,信用卡在大部分消费场景特别是小额支付场景下基本无法使用。扫码支付大范围迅速代替现金支付,以至于外国游客不能正常消费。这对北京的冬奥会、杭州的亚运会、广交会、进博会、互联网大会等都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也使外国人在中国的旅游和生活非常不便,不但影响旅游行业的收入,也无法让外国游客体验先进的中国数字金融科技。一些企业也在考虑通过DCEP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这个问题当前在中国比较突出,但是随着全球数字化和支付的便捷化,全球18亿的游客将面临同样的问题。“世界零钱”将首先通过解决外国游客在中国消费的问题,打造一套全球通用、安全、便捷、可监管的全球小额支付系统。
当前多极的世界一定会形成多极的法定货币国家或地区,不会有全球规模的央行或法定数字货币。这给以加密货币为主的超主权货币成为主导全球金融体系带来机会。这样的未来场景将加剧全球国家间的贫富不均,也给中国提倡的全球命运共同体发展模式带来挑战。因此,在全球金融体系未来博弈中,中国应该充分利用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的技术和机制。通过“世界零钱”的全球共同治理的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来模糊强势主权货币的超主权功能;通过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推动中国倡导的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模式,消除超主权长臂管辖机制;通过输出先进金融科技,推动各国实行基于各国主权的法定数字货币及全球支付平台的建设。
“世界零钱”及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实现了经济上的飞跃。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不论是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来生产机械产品,从欧美进口知识产权来生产手机等电子产品,还是从东南亚进口农产品满足中国人民的消费,虽然中国是最大的买方,但没有作为最大买方的特权。这些特权包括指定定价和结算货币的特权。
在全球化体系中,人民币虽然不是“三位一体”(储备、定价及结算)的货币,但也是大多数与中国有贸易关系国家的主要结算货币之一,并且有成为这些国家考虑使用的定价及结算货币的条件。中国的外贸企业、跨境企业及金融机构,应该通过利用先进的金融科技平台,在提高贸易效率、缩短支付时间、降低贸易成本等方面,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世界零钱”平台利用电信漫游的身份及协议,通过硬件加密设备及区块链技术,把现有小额支付通道(移动支付)和金融服务结合起来,为全球线上线下小额现金支付提供一条全新的全球体系。同时,通过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法定数字货币系统,提供先进的数字支付技术,通过“世界零钱”把“一带一路”国家金融体系纳入尊重主权、基于共识、共赢合作的新型支付清算体系。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修建了许多先进的港口、公路及铁路,在全球数字化的时代,为了让这些国家对接上中国发达的数字科技,中国必须开始布局替这些国家修建金融港口和金融通道。否则,中国的DCEP数字金融高速公路到了“一带一路”,将碰到接轨现金社会的泥泞小路,不利于中国的人民币走出去的战略,更有甚者被类似Libra背后的利益集团占领这个决定未来数字金融发展方向的制高点。
总结
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催生了比特币,而在中国,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催生了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是以超主权的虚拟数字货币为核心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为主,还是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数字金融体系为主,是中国必须应对的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