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月出口同比增长27.9%,略低于预期,但增长仍然较为强劲。我们认为出口增速小幅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从4月份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快升值,可能对出口有一定负面影响。第二,欧美海运运力紧张推升运输成本,进而影响出口。第三,二季度以来很多新兴经济体疫情再度大规模爆发,影响了中国对相关地区的出口。
具体商品来看,医疗仪器及器械,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今年5月同比增速分别为-17.56%与-41.29%,肥料和稀土同比增速分别为159.73%和103.65%,也确实反映出在全球疫苗加速接种、疫情好转、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复工复产成为出口主线,防疫物资相关出口是在边际减弱的。家用电器、灯具和家具等地产后周期类商品的出口依然保持了较好的边际涨势,反映出海外房地产周期的繁荣尚未明显走弱,不过随着各国长端利率的逐步抬升,房地产销售继续向上的动力不足,未来房地产后周期板块出口可能后劲不足。手机、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音视频设备边际增速出现明显回落,反映出海外居家办公、娱乐的需求出现了衰退。整体来看,今年边际增速的主要拖累项是防疫物资和居家办公相关的物品,不过从结构上看各类商品的出口相对更加均衡,而非此前两极分化的状况。在汇率升值和航线受阻等多重影响下,5月出口还能维持很高的增速,反映出出口动能实际不弱。
中国5月进口同比增长51.1%,预期增长50.0%,4月增长43.1%。进口数据延续今年来的上升势头,并再次超出预期。进口商品量价齐升,反映出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内需向好。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价的影响远高于量的影响,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仍然不可忽视。5月份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及地区的进口大幅增长,而这些地区又主要为工业原料供应地区,反映出中国工业生产活动旺盛,对原材料需求增加,同时也有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此外,我们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进口的增长。
中国5月贸易顺差455.3亿美元,预期545.3亿美元,4月为428.5亿美元。目前各国仍在经济恢复进程中,且大多数国家在财政刺激的推动下,需求端复苏依然快于供给端,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仍将扩张。但随着全球生产的逐步重启,中国出口的供给替代逻辑会逐步减弱。同时国际原材料价格保持在相对高位,进口价格压力较大。中国贸易顺差将难以重现疫情期间的高位。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反复,政策调控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