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超2100亿创新高 外资机构看好中国市场

近日北向资金加速涌入A股市场,屡创历史新高。外资机构普遍认为,中国市场基本面向好,估值处于低位,因此,坚定看好中国权益市场;风险方面,需要注意通胀预期及流动性压力。

看好中国市场投资前景

近期北向资金积极涌入A股市场。截至记者发稿,数据显示,年内北向资金连续7周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119.53亿元,并于近日创下单周净买入历史新高(5月24日至5月28日)和单日净买入历史新高(5月25日)。

贝莱德表示,坚持对中国资产积极的看法。一方面,中国率先摆脱疫情的影响,经济恢复增长,外商直接投资总额也不断攀升。在较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中国更强调结构性改革,而不是实现短期的增长目标。另一方面,在面对全球性冲击时,中国经济和市场依旧表现出色,突显中国资产能够为投资组合带来的韧性。此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富达国际投资策略总监戴旻表示,长期来看,中国权益类市场基本面向好,且估值具有吸引力。“无论是中国A股沪深300指数,还是香港的恒生指数,都处在全球估值水平最低的区间,也就是说,投资中国,不论港股还是A股,性价比仍然很高。”

安中投资指出,中国股票基本因素仍向好。短期看,外部环境最为重要的中美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这是一种积极转变;内部环境方面,国内经济依然在良好的恢复轨道上,全社会正逐步形成推崇创造力、企业家精神、健康价值观的现实基础,居民财富转移的大幕正徐徐拉开,资本市场有望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和大众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

MSCI也在4月底推出MSCI中国主题指数系列。MSCI衍生品授权及主题指数全球主管Stephane Mattatia表示, 2020年,中国经济在新冠疫情下依然保持增长,预计2021年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随着中国政府颁布“十四五规划”并聚焦促进国内增长的重要趋势,投资者对这些投资机遇敞口的需求不断上升。

注意通胀预期及流动性压力

多家外资机构也对中国市场存在的风险作出提示。

路博迈认为,股市面临基本面和流动性双重压力。大宗商品的上涨不仅在股市引起剧烈的跷跷板效应,同时对制造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但通胀压力又导致央行无法释放流动性缓解。如果不从产业层面进行调控,中国制造业和出口都将面临很大压力。市场短期非理性特征明显,整体面临着调整压力,非理性板块将会用漫长的时间消化短期的疯狂。

戴旻也表示,短期而言,中国市场将面临流动性边际收紧及通胀预期所产生的波动。今年以来,各国经济逐渐从疫情封锁中复苏并保持较活跃的水平。与此同时,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也涨势迅猛,加之美联储近期也无明确的缩减QE计划,推高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

安中投资提示称,需要保持高度警惕的是美国通胀走势。目前来看,美联储可能低估了通胀的持续性,其货币政策已远远落后于曲线。如果通胀持续高位,美联储就不得不做出选择。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微妙变化,将可能带来全球风险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

瑞银资产管理指出,对股票资产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同时,应格外关注两个主要风险:其一,中国经济能否稳步过渡至正常化政策环境;其二,应关注利率的波动与信用利差的变化,以判断风险是否会传导到股市。

安本标准投资管理表示,撇除地缘政治关系紧张等因素,投资者首要关注的风险是监管措施的变动。监管的压制容易造成股价波动,不过,也变相造就以较低估值吸纳优质股份的机会,2021年是有机会从主动型选股中寻宝的一年。

先锋领航认为,近期经济数据显示,国内复苏仍不均衡,出口和投资是经济复苏的主要推动力,而消费则持续滞后。去杠杆化方面的持续努力以及政策支持的逐步退出,可能短期导致中国债券收益率上升。但由于金融状况趋紧限制了增长预期,预计国债收益率将在2021年后期有所回落。

多行业或迎新拐点

近期,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迅速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多家外资机构认为,三孩政策将对养老金体系及居民养老规划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科技、制药、医疗保健等行业或迎来新拐点。

富达国际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丛黎表示,政府推出三孩政策,同时强调将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对于确保养老金体系的稳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口结构的变化,会带来潜在的庞大消费群体,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资源重新配置,同时也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潜在的人力资源。

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评论称,三胎生育政策将对投资带来两方面启示:一方面,更加数字化、高增长的科技公司有望从中受益;另一方面,银发一族为迎合老龄化人口的商品和服务创造了新的机会,辅助生活及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和投资可能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这有利于制药、医疗设备供货商和互联网医疗保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