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数智化转型提升企业“云能力”

2020年,充满着戏剧性、偶然性、不确定性和巨大的激荡感。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一个云上的孪生中国正在加速诞生:商业、生活、社交、服务、城市治理都被交托至云端,中国进入云2.0时代,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

为了呈现智能化对当今中国的渗透和改造,本书既选择了攀钢、波司登这样的传统制造业,也进入了寿光蔬菜市场、义乌小商品市场等大型流通市场;既调研了传统金融机构,更奔赴“城市大脑”、高速公路、气象分析等多个公共治理领域。试图透过制造业、服务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多个视角,发现一个全新的“云上的中国”。

在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和拥有最多百万级以上人口城市的国家,智能化正在让每一个经济和社会细胞产生空前的活跃度和新的效率可能性。

与之对应,政府和企业需要具备的不再是单一的大数据能力,而是数字化、智能化、移动化兼具的云能力。

中国是被互联网改变得最为彻底的国家。在过去20多年时间里,一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与信息、购物、服务和金融的关系,但这些都是消费互联网意义上的改变。而在今天,从工厂到城市,产业互联网的浪潮已经汹涌地席卷而来。

2020年新年的景象曾让很多人记忆深刻。云拜年、云上课、云办公……即使宅在家中,也能“云”上生活。此外,在疫情排查上报、应急物资调配等多个防疫场景下,数字化技术也从始至终发挥着坚实作用。人们发现,数字化技术不仅让疫情防控更快迎来曙光,也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迅速改写。

数字化转型也从“可选项”,变成商业竞争的一道“必答题”。事实上,自从商业诞生到现在,再到未来,其本质都不会变:第一,好的产品和服务;第二,成本低、效率高;第三,传播准、快、广。通过一些转型“行动派”的故事可以看到,生产、组织、运营、营销的数字化让这三件事情变得更好,让商业更有智慧。

尽管商业的“质”并未改变,却有一个显著的“量”的变化,90后、00后正在以日益增长的人群规模,接棒成为贡献消费的主力人群。年轻人成为各商业品牌的迎合对象,年轻态成为消费发展的趋势,将推动全球最大的一波消费升级浪潮。

随之而来的另一个变化,是“消费者主权”崛起。在工业时代,企业“以产定销”,先把产品生产出来,再通过营销手段和渠道推给消费者。在交通、信息不发达,商品供小于求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有什么买什么”,被动接受商品,主权无从谈起。但随着商品供给的日益丰富乃至走向产能过剩,以及计算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消费者开始有了多种选择,消费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细分化、个性化等特点。这就意味着“消费者主权”的崛起。

当“消费者主权”不断崛起的时候,企业比拼的是谁能真正地走向消费者,谁能对消费者需求做出快速响应。所谓商业智能,就是对用户需求实时感知、高效响应的能力。

企业应对“消费者主权”崛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两步走”或者“二选一”。一种是通过信息化、IoT(物联网)化、中台化等改造手段,构建起一套数字基础设施,把业务数据化,更了解用户,用高精度的数据来指引业务,而非传统上的依赖个人经验。是为“数字化”。

另一种则更进一步,是为“数智化”。它不是单纯的IT(信息技术)系统更新,不是纯技术变革,而是技术、业务、管理、文化的全面变革: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实现消费端与供给端全要素、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智能(数据业务化),建立企业智能运营和决策体系,持续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业务创新、组织创新,构建强大的新竞争优势。

本书经过对阿里云和各行业案例的实地调研与深入采访,从零售、运营、制造、出行、教育、城市治理等不同领域甄选出更具标杆意义的案例,在全景式呈现中国数字新基建的产业图景与未来趋势的同时,回答中国所处的转型阶段、在全球数智化浪潮中的地位,还原政府与企业在转型中的痛点与解决思路,以期为政企数智化转型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路径。

云能力已成为现代城市治理与企业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硬实力。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政府如何更好地融合产业势能、城市发展与人的需求,引领区域经济的同时,共建更宜居的人性化城市?这正是本书要给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