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规模刚突破20万亿元的公募基金,迎来了新的参与方。
证监会官网信息显示,由渣打银行托管的惠升惠益混合型基金已于近日获批,这是首只由外资银行托管的公募基金产品。
中资行主导百亿“香饽饽”
时隔两年多,渣打银行终于试水公募基金托管业务。早在2018年10月29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宣布,其已获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成为首家被中国证监会授予该资格的外资银行。
在公募基金产业链中,托管对于基金运作至关重要,受关注程度却不高。事实上,基金托管也是一个百亿级别的市场。
“伴随着公募扩容,托管市场也在水涨船高,2020年上半年公募基金的托管费总额高达89亿元。下半年基金总规模又增长3万亿元,按照0.25%的费率进行估算,公募行业全年托管费或突破200亿元。”2月22日,某资深业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中资行曾经是基金托管市场的唯一玩家。此后行业准入逐渐放开,券商与外资行相继拿到业务牌照。
迄今为止,中资行仍是基金托管业务当仁不让的主角。
数据显示,2020年年中托管业务体量位居前18位的托管机构均为中资行。无论是托管基金数量还是托管费用,国有五大行均位居前列。
沪上某大行托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外资行的进入,或许难以在短期撼动目前的市场格局。从理论上说,外资行可以引入海外先进托管经验。不过,托管业务毕竟同质化严重,对于外资行而言,或许有望在服务外资资管机构方面发力。
据了解,渣打银行拿到托管业务资格后,主要的客户群集中在私募基金和专户业务,此次惠升惠益混合型基金的托管是其首次与公募基金携手。
能否弯道超车?
“基金公司对于托管行的选择基本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托管业务本身同质化较为严重,对于托管行的挑选,往往与代销业务相绑定。”某资深业内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的托管业务,始于行业发展初期。
上述托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早年行业的体量太小,托管业务并未给商业银行带来巨大利润,与银行的利差收入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不过,除了收取管理费外,这个业务有助于其他业务的开拓,于是逐渐发展为重要的中间业务,甚至当下火热的基金代销业务,也始于托管业务。
中资行在托管领域的一家独大,与其强大的代销实力具有一定相关性。
平安证券分析师贾志指出,托管机构服务的同质化使得在大部分情况下代销能力强弱是基金公司选择托管机构考虑的主要因素。同等情况下,代销能力强的机构对基金公司的吸引力更强,托管规模更大。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看,国有五大行仍占据重要地位,但也不乏弯道超车者。
其中,最典型的当属招商银行。作为“爆款专业户”,招商银行出色的代销实力,让其在新基金托管业务上后来居上。虽然存量业务仍以工商银行占优,但新成立基金托管业务已经实现反超。
除了招商银行外,兴业银行通过“价格战”亦获得一席之地。2015年,兴业银行主动降低托管费率,在在中长债基的托管业务方面异军突起,其托管的上百只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托管费均在0.1%及以下。
不过,在强者环伺的托管市场,“虎口夺食”并不容易。自2013年以来,券商是公募托管资格获批的“主力军”,但因代销实力长期弱于银行,并未在托管业务的市占率上有所建树。截至2020年年中,仍然有半数“券商系”托管机构托管的基金数量为个位数,托管费用与银行相差好几个数量级。
“对于外资行的托管业务,我们乐见其成,目前颇具想象力的领域是公募跨境业务。无论是代销或者托管业务,渠道的多元化总归是好事。”2月22日,华南某基金公司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期待看到外资行能将托管业务做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