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伴随疫苗的落地,全球经济将迎来加速复苏,但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未结束。部分新兴需求可能昙花一现后迅速消散,相关行业的运转轨迹沿原有路径继续前行。但更多需求穿越疫情得以延续。受此影响,一些行业被永久性地推到了一条崭新的前行道路上,产业趋势出现了明显变化。
作为一场全球性的危机,新冠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巨大破坏,也将人类的生产生活推离了正常轨道。疫情像一面放大镜,照亮和放大了疫情前即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分配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经济结构失衡等长期问题进一步恶化。疫情像一个加速器,加速实现了技术变革和制度变革的远期趋势。科技赋能的场景变革从远景走向现实,线上化、数字化、自动化的市场空间飞速扩容。像历史上的大瘟疫过后一样,人类对于个体认知的价值观一定程度上得以重塑,对清洁环境和健康生活的心理需求在疫后明显提升;安全稳定、自主可控对于产业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2021年伴随疫苗的落地,全球经济将迎来加速复苏,但疫情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远未结束。部分新兴需求可能昙花一现后迅速消散,相关行业的运转轨迹沿原有路径继续前行。但更多需求穿越疫情得以延续。受此影响,一些行业被永久性地推到了一条崭新的前行道路上,产业趋势出现了明显变化。
对于自下而上的投资而言,识别产业趋势的变动方向和速率至关重要。一个企业的价值,固然要靠自身的盈利能力(厚厚的雪),但也要考虑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长长的坡)。雪厚坡长的企业能够兼具价值与成长,为投资者带来稳定和可持续的收益。
我们在2018年研究了中国制造细分行业的产业趋势(详见《中国制造的生命周期全景图:谁在成长,谁在成熟,谁在衰退》)。沿用前期理论再次计算,2017-2019年间处在成长期的行业主要包括:工程机械、其他稀有小金属、电子零部件制造、其他专用机械、民爆用品、医疗器械、电网自动化、印刷电路板、仪器仪表、生物制品、光伏设备、电子系统组装、线缆部件、汽车零部件、显示器件、小家电、化学原料药、特钢、被动元件、化学制剂、家电零部件、其他电子、风电设备。
处在成熟期的行业主要包括:工控自动化、电机、中压设备、终端设备、储能设备、LED、包装印刷、集成电路、通信传输设备、计算机设备、地面兵装、航空装备、船舶制造、航天装备、机械基础件、乘用车、金属新材料。
处在衰退期的行业是计量仪表。
从上证指数看,2020年3季度A股的基本面已基本恢复正常,收入增速和ROE基本回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时间来到2021年初,经历一场新冠疫情之后,中国制造的产业趋势出现了哪些变化?
综合投资和收入两个维度,疫后产业趋势加速比较明显的行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加速国产替代和全球市占率提升的电子产业链,包括LED、被动元件、电子系统组装、显示器件、电子零部件制造、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包装印刷(例如光学膜)等。
(2)受益于线上化、数字化与工业自动化趋势的软硬件服务,包括工控自动化、计量仪表、电网自动化、计算机设备、机械基础件(例如减速机)等。
(3)受益于环保政策和碳中和目标的绿色产业,包括风电设备、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机、光伏设备及上游专用机械。
(4)受益于下游产业升级和需求专业化提升的中上游产业,典型代表是受专业化外包占比提升和新兴行业对特种气体需求增长推动的工业气体。
(5)国防军工,包括航空设备、航天设备、船舶制造及上游的金属新材料、机械基础件(例如涡轮风机叶片)等。
(6)医药生物,包括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和化学制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