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来发展看“独立学院”转设之路

2021年1月8日、1月11日,教育部网站公布关于同意“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转设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转设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等21所独立学院转设更名回复函,独立学院的转设引发了大量关注。尤其是2021年的高考生和考生家长,更将独立学院的转设视为上好大学的绝佳机会。

仅2020年,教育部正式批复的独立学院转设就有66所。建国后高校分别经历了1952年的效仿苏联式的高校体系改革,和90年代的参照欧美模式的院校调整,也是在此时,民办高校大量涌现,高等院校合作办校方式多样化,“独立学院”开始出现。第三次调整则是现在正在经历的“独立学院改革”。2008年教育部26号令颁布《独立学院设置管理办法》,开始对独立学院规范化管理纳入考核。十三五期间,独立学院弊端显现,开始出台措施要求独立学院转设,上级合作高等院校与“独立学院”将逐步脱离关系。进入十四五期间,会裁撤、转设更多的独立学院。

什么是独立学院呢?

很多学生认为独立学院就是大家常说的“三本大学”,其实,部分独立学院也开设一本和二本的专业,并且三本院校分为民办和公办,而独立院校是通过借助“母校光环”,招生的院校。书面上的解释为本科以上普通高等学校与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开办的本科学历院校,大家也可以理解成为,民办大学中的一部分,就拿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举例,就是依托四川外国语的名气招生。

专设后会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院校的层次提升了。独立学院转设为公办本科高校,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二本学生拥有上公办本科高校的机会。独立院校转设成民办大学,其实学历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民办大学的身份社会认可度更高,所以院校的层次也等同于提升了,这样在校生的等同于在就业上享有更大优势,是很大的一个福利。同时从过往的转设结果来看,转设后的第一年招生,也存在录取分数偏低的现象。

其次,学费更便宜了。独立学院每年都要向母校上缴一定的费用,母校也会向独立学校提供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两者之间相互依托,此次转设,独立院校要向母校一次性缴纳一大笔费用,才能彻底分离出来。转设成为民办以后,学生的学费会降低很多,毕竟独立学院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和民办三本一样,学费要高于民办大学,转生成为民办,按照教育部的统一标准收费,学费自然下降,减轻了学生的学费负担。

再次,专设后优势凸显。部分独立学院师资强大,并具有地位优势。在2017-2018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具有较多优秀学科的独立学院。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于2018年获得全公费招生资格,近期正等待教育部转公办批复。近期,具有10个优秀学科专业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胜利学院,传闻也将转公立和更名。再比如新疆理工学院,努力服务发展边疆教育事业,具有特殊区位优势,获得升级公办资格。

当然,在转设过程中,独立学院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师资、科研不够,无法转为公立的公资独立学院。绝大多数独立学院难以达到转公办的门槛,即将面临与上级母校脱离的命运。许多学校面临异地迁校、公有资本撤出,上级母校收回投入资本和校名,以及升级公立大学和被母校裁撤收回,甚至出现直接停办的现象。无法转公立,又无社会资本的独立学院,只能被母校回收。

即使面临许多问题,独立学院转设也成为未来不可逆转的趋势。独立学院转设政策,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的陆续会实行的改革方案,主要转设路径分为三种,转为民办、转为公办、终止办学,同时教育部也鼓励合并转设,也就是说将来不会有独立院校。独立院校转设后,院校也会得到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包括财政上的补贴,院校人才的引进,学校的资金投入等方面都会得到改善,同时转设以后院校的教学质量,学校能获得的资源也会更好。所以独立院校转为民办也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局面,并且对于学生来说,院校的升级,也能更好奠定学生的学术水平,并且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以及个人的发展等多个方面极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