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投资者的资金投向从传统的楼市、银行逐渐流向资本市场。在房住不炒、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甚至出现“负收益”的背景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而今年新发基金份额快速增长即是最好的市场“反应”。数据显示,年内新成立公募基金发行规模突破3万亿元。与此同时,从银行网点代销的情况来看,《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部分银行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到银行购买基金,今年多家银行基金销售额和去年相比增幅明显。
政策助力居民储蓄入市
12月22日,证监会党委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证监会定调了明年资本市场的主要工作。其中,主要提到着力加强资本市场投资端建设,增强财富管理功能,促进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助力扩大内需。推动加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衔接,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健全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长周期考核机制。进一步加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信心。
其实,近年来证监会多次发声欢迎中长期资金入市,并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去年,证监会召开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了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12个方面重点任务,会议重申“推动公募机构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比例和范围。
在储蓄资金方面,自去年以来银保监会也多次强调“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今年1月4日,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中就提出,要有效发挥理财、保险、信托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和养老保险业务,多渠道促进居民储蓄有效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资金。
银行业内人士表示,在监管层综合施策以及多措并举下,为居民储蓄入市营造了非常好的制度环境。这无疑会进一步加快居民储蓄“搬家”的速度,成为资本市场的潜在增量资金。
偏股混合基金成主投方向
当前宏观环境正从房地产周期切换至资本市场周期,随着资本市场制度不断完善、优质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居民财富也在快速向资本市场转移,公募基金逐渐成为居民财富管理的主力军。
自去年以来,公募基金赚钱效应越发凸显,越来越多的资金从楼市、银行等“搬家”到资本市场,仅年内新成立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就突破了3万亿元。而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折射出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居民理财的深层次变化。
《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网点,发现咨询购买基金的投资者明显增多。从各家银行代销基金产品的情况可见,与以往主推债券基金不同,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重点显著偏向于权益基金。
“今年以来投资者的入市投资意愿和投资信心明显增强,特别是权益基金业绩表现优异,吸引不少基民入场。就我们支行而言,今年基金销量提升明显,其中,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较高的偏股混合型基金产品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某股份制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在记者走访中,多家银行的理财经理建议可以配置一些混合型基金,“在低利率和资管新规的背景下,居民投资市场对稳健投资产品的需求远大于供给,目前各大银行的净值型理财的收益很多没达预期,给客户的感受不太好,但基金整体的收益情况还不错,投资者借基金通道入市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向记者表示。
在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网点,该行的理财经理表示:“为满足客户资产配置和稳健投资的需求,近期,我行联合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全新打造的理财替代产品。此次系列的基金共有30只,均以混合型为主,目前产品正在推进中”。
记者发现,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青睐,也体现在爆款基金的频现上。今年的爆款基金层出不穷,募集超百亿元、单日售罄、比例配售等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各家银行的营业网点也在积极推动基金销售,一方面迎合客户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基金销售的火爆从一组数据中可见一斑。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公募基金规模从2019年末的14.8万亿元到今年11月底的18.75万亿元。可见,不到1年增长了3.95万亿元。从基金发行情况来看,《证券日报》记者对相关数据梳理后发现,在合计规模达3.06万亿元的1408只年内新发基金中,权益类基金占绝对优势,共有790只,占新发基金数量的56%;发行总规模达1.74万亿元,占新发基金总规模的57%。
储蓄“搬家”趋势不可逆转
储蓄“搬家”是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必然现象,也是资本市场发展和壮大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积累,人民币储蓄存款自2003年9月末突破10万亿元大关之后,近年来持续攀升,居高不下的储蓄规模被比喻为“笼中老虎”。但伴随着2006年以来的股市复苏以及投资渠道拓宽,人民币储蓄增速开始有减缓迹象。
银行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居民存款“搬家”,可以使居民在资产选择中主动配置金融资产,改变以前以银行为主的单一金融投资结构,形成银行、股票、基金、保险等多元并存的格局,对资本市场的长远发展形成了巨大外部支撑,有利于整个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他还表示,银行存款“搬家”不是暂时现象,而是长期趋势。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投资者就越需要更加丰富的投资组合和风险管理工具。
对于普通百姓及企业而言,在储蓄转化为长期资金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财富获得感更为关键。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想实现财富获得感,主要还是需要在供给侧发力。监管层面,需要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将监管端前移,寓监管于服务,通过灵活、适度的监管为市场注入活力。市场层面,需要金融机构提升财富管理水平,为用户提供体验良好、种类丰富的财富产品及功能选择。
在苏筱芮看来,让居民的储蓄安全地转化资本长期资金,对于居民来说,长期投资获得超越储蓄的收益率可能性更大,能够获取财富增值。对于市场来说,拥有长期稳定的资金,也可以增强资本市场的活力,使得上市公司更加专注主业,避免短期投机炒作氛围。
另一方面,人民币储蓄规模从银行转移进入股市等其他领域,也引起了很多人的疑虑,储蓄资金迅速流出,是否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
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告诉记者:“揽储是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揽储,银行还有其他资本补充方式。2020年以来,监管持续释放出信号,鼓励银行通过多元化方式进行资本补充,永续债、配股、专项债等利好不断,纷纷进入落地阶段。综合看,大型银行在多元化资本补充渠道运用上比中小银行更加得心应手。因此,储蓄资金流出会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影响,且由于中小银行更加依赖揽储,所受影响较大行更甚。”
同时,储蓄“搬家”迫使银行思考未来如何更好转型。“一方面,银行需要适当调整负债结构、优化负债比例,探索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渠道;另一方面,在理财子公司逐步设立后,银行也可以进一步探索权益类产品等相关业务。” 苏筱芮向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