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彰显长期投资信心,今年以来近100家公募机构进行了基金自购(指基金公司购买自家基金,不包括员工自购和基金经理个人自购),累计自购规模达37.14亿元,创下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以来的历史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基金自购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行为。若从基金自购名单里选对品种,依然要着重考察历史收益稳定性。
公募机构踊跃自购
数据显示,截至12月23日,今年以来共有99家公募机构(包括基金公司、券商、券商资管)累计进行了283次(只)基金自购,总规模达37.14亿元,创下自1998年来的新高。具体看,从1998年至2020年,公募整体自购规模前三位分别是2020年、2018年、2016年。
中国证券报记者跟踪梳理相关信息后发现,早在年初疫情爆发之时,公募机构就踊跃展开基金自购。在春节假期后的首个交易日(2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就发布公告称,运用自有资金购买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3700万元,并于2月4日追加购买2300万元,合计购买旗下偏股型基金6000万元。2月5日,又有鹏华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等机构和公司员工展开自购。
截至12月23日,在上述99家机构中,年内以来自购次数超过一次的有61家,其中有21家自购次数在5次或以上。从自购规模看,今年以来共有9家机构自购规模超过亿元,其中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3.18亿元的自购规模位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建信基金(2.7亿元)、汇添富基金(2.30亿元)、永赢基金(1.38亿元)。
从基金自购的结构上看,公募机构基金自购规模最大的是债券型基金,规模为18.34亿元,整体规模占比49.38%。在2020年权益基金大力发展趋势下,公募自购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分别为4.15亿元和13.25亿元,两者之和在整体自购中的占比为46.85%。
逾8成基金实现正收益
基金投资分析人士韩蕾(化名)指出,2020年是基金大年,公募机构的基金自购规模飙升并不意外。一方面,在疫情之下,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势力,以自购行为释放出投资信心;另一方面,自购基金中也聚集了新能源、消费、医药等热门品种,与今年以来的结构性行情有着高度契合性,体现出了明显的超额收益效应。
截至12月23日,公募机构自购的283只基金中,今年以来共有229只实现正收益,占比超过80%。国泰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联接A以87.80%的净值增长率位居第一,汇添富旗下的三只主题基金汇添富创新医药、汇添富消费行业、汇添富消费升级,分别占据第二名至第四名,净值增长率分别为76.77%、67.79%、67.61%。
但中国证券报记者也发现,在公募机构自购的基金中,依然有近50只今年以来出现负收益,最高亏损幅度甚至超过了10%。对此,某基金研究人士唐浩(化名)表示,基金自购的确是“真金白银”的投资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自购就一定赚钱。不排除部分基金自购是出于维护规模以避免清盘,或使得冷门基金顺利达到成立条件等目的。此外,不同公司的自购基金收益率大相径庭,背后还有着不同公司之间的投研能力差异。因此,投资者若要从中选择品种,依然要遵循“基本面”原则,重点考察基金经理的风格稳定性和历史收益稳定性,更要避开规模长期徘徊在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
跟随绩优基金经理选基
韩蕾指出,除了要观察公募机构层面的自购,还要关注基金经理个人对自身管理基金的自购(但这部分自购数据没有列入统计之中)。相比之下,基金经理个人自购行为释放出的信号,更具备参考价值。
实际上,在2020年公募基金自购规模创下新高背后,有着不少绩优基金经理的身影。
比如,华南某公募在三季度末时发行了一只爆款基金,该基金的首募规模超过100亿元,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出资认购100万元。11月中旬,国联安核心资产混合基金成立,该基金的基金经理魏东出资500万元认购。魏东认为,后疫情时代,全球将陷入优质资产荒,业绩持续增长的中国核心资产属于全球稀缺的优质资产。
此外,天弘基金于12月初成立的天弘医药创新基金,基金经理郭相博也自购了100万元。郭相博表示,随着具有科技属性创新企业的不断加入,医药板块的平均估值持续走高,但板块内部的估值分化也有所加大。与笼统关注整体市盈率相比,准确挖掘其中的优质企业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