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宛男:市场人气向头部集聚 垃圾股的日子越过越难

三季报已落下帷幕。从基本面与市场面分析三季报,发现今年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即盈利向头部企业集中,人气向大市值股票集聚。

以创业板为例。864家创业板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1277.66亿元,同比增长20.39%。排名前20家公司即实现盈利543.39亿元,占比42.53%;排名前30家公司实现盈利618.95亿元,占比48.44%。这就是头部企业——仅仅30家、占全部创业板公司家数不足3.5%的企业,盈利居然接近一半!而去掉盈利排名前100家企业,后面的764家企业,家数占比高达88.4%,实现盈利不过 377.46 亿元,占比仅29.54%。

这些头部企业都是谁?以医药、医疗、电子、软件、新能源等行业最为集中,其中医药医疗行业11家,电子元件、电子信息行业8家。盈利53.53亿元的迈瑞医疗,43.73亿元的英科医疗,排在盈利82.41亿元的温氏股份之后,分列第二、第三名,但温氏股份的增速已明显放慢。东方财富(电子信息)和宁德时代(新能源),分别以33.98亿元、33.57亿元的盈利,排名第6、7位。看看它们的市值,高的如宁德时代,已接近6000亿元!

如上述,今年三季报创业板公司盈利增长20.39%,但增速在20%以上的仅274家,占比31.7%;而负增长的倒有 464 家,占比达53.7%,其中亏损118家。

回顾去年三季报,同样是创业板,同样是这864家公司,排名前20的实现盈利占比为30.76%,排名前30的盈利占比为37.09%。才一年时间,前30名头部企业,盈利占比就从37%增至48.44%,增长超过11个百分点,盈利集中的速度之快,真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再看看中小板。披露三季报的978家企业合计实现盈利3055.82亿元,同比增长15.34%。排名前20家公司实现盈利占比为36.94%,排名前 40 家公司盈利占比为49.34%。即占全部中小板企业家数4%的企业,盈利接近一半。同样,去掉盈利排名前100家企业,后面的878家企业,家数占比高达89.77%,实现盈利不过 1005 亿元,占比仅为37.93%。

笔者之所以以创业板和中小板为例,因为这两个板块多为民营企业,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相比之下,创业板盈利集中的速度更快,这是因为,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企业,“赢家通吃”的特色越加鲜明。

分析完了基本面,我们再来看市场面。

三季报落幕后两个星期(10/ 30-11/13), 尽管上证指数涨2.67%;深成指从涨3.91%;创业板指涨1.91%;但市场总体处于震荡调整状态,4000多只个股中,有超过一半的个股收跌。而成交排名前30的个股(剔除上市不久的金龙鱼和中金公司),合计成交金额为1.26万亿元,占沪深股市同期成交金额 8.43 万亿元的比重为14.95%。这30只个股,除隆基股份、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伊利股份、中信证券、中国中免、智飞生物7股收跌外,其他23股均上涨,算数平均涨幅为6.37%,大大超过指数涨幅。在这两周内,比亚迪、五粮液、宁德时代、歌尔股份、美的、阳光电源、通威股份等个股还创历史新高。

稍作分析,发现它们多属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信息等行业。医药医疗行业跌多涨少,原因或是受到集采降价的影响,加之医药股总体估值稍高,有的还是因为疫情因素业绩猛增(如口罩、核酸检测等)。

市场成交和股价涨跌是人气的集中表现。如果我们再扩大到成交排名前100的个股(除近期炒作的小酒企,均为大市值个股,最小也有300-400亿),其中70只涨,30只跌,说明70%的投资者看好处于前列的头部企业。再看成交排名最低的30只个股,正好倒过来,7股涨,23股跌,涨幅最多的ST山水两周也就涨了8.86%。

为什么盈利越来越向头部企业集中?在笔者看来,一是在疫情面前,越是小企业,抗击和应对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低。更主要的是,中国经济已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现在已经不是遍地开花的时候了,时代需要硬核,需要企业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自11月初,以最高领导为组长的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机制实施方案》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将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并提。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是这样表述的:“以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改革为抓手,带动发行承销、交易、持续监管、投资者保护等各环节关键制度创新,全面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明确无误地告诉市场,注册制和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两项基本制度。

日前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强调把好“入口关”和“出口关”。在“入口关”方面,明确提出要“增加优质投资标的”,沪深交易所要关口前移,“承担起监管责任。”在“出口关”方面,要“严格退市监管,简化退市程序”,强调“交易所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各派出机构与地方政府加强协作,坚决打击各类恶意规避退市行为”。

垃圾股的日子越过越难,越来越不好混啦!

中国股民千千万,各有各的炒股法,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转向价值投资、理性投资,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好公司也会跌,但跌了还是会上来,前期大跌的腾讯、美团等头部企业,在三季报披露后又转身向上,不是很好的例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