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联合财政部、商务部等13个部委上周出台了《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19条涵盖线上消费、服务消费、实物消费、制造业等消费重点领域的具体措施,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近年来,围绕发挥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着力挖掘和释放内需潜力,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走高,2019年达到89%,其中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7.8%,连续六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国经济运行面临巨大挑战,在供给端稳步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需求端受疫情影响持续受到抑制,呈现出需求恢复慢于供给、消费恢复慢于投资的态势,企业营收和利润指标恢复受到拖累,畅通经济循环面临诸多挑战。
为此,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有效促进消费,推动经济供需循环畅通,势在必行。此次出台的《方案》,着力以扩内需、促消费的务实举措,为需求潜力“松绑”,为经济循环“加油”,落实“六稳”“六保”任务。
促消费提高的空间很大,但也不容易。细读《方案》,可以看出此次扩内需的主要思路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人民对更加美好生活的需要,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着力夯实内需特别是消费提质升级的基础。结合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线上消费,培育消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消费潜力。
例如重点推动线下服务消费加速“触网”,开辟服务消费新模式。实施促进实物消费政策,畅通供需更高水平良性循环。更好运用内外要素和资源,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等。下一步,国家发改委还将抓好《方案》落实,打通经济循环各环节堵点,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除了国家层面,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对消费带来的冲击,各地也打出了一系列提振消费的组合拳,促进消费市场加快复苏。如湖南制定了进一步提振消费的若干措施,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提振和提质文旅消费等方面提出八条扩内需政策;湖北也出台措施,着力促进汽车、家电等领域消费;山西侧重完善便民服务,对该省便利店的网点布局、经营范围、智能管理等予以支持。
在一系列从上到下政策措施的刺激下,消费市场呈现积极变化。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负转正,市场人气持续回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表明我国消费市场逐步克服疫情、汛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呈现持续回升、稳步复苏、平稳运行态势。
今年第四季度,消费市场将进入传统旺季,随着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各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可以预见,消费市场总体将延续平稳回升态势。
另一方面,今后可能较长一段时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传统的国际经济循环将受阻。在这种情况下,强化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有利于带动国际经济循环,实现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就是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打通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诸多环节的堵点,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可以说,这是主动作为,不是被动应对,是长期战略,不是权宜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