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奥平: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是当前经济面临的核心痛点

中新经纬1月30日电 题: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是当前经济面临的痛点

作者 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

1月3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1%,比上月下降1.6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1.0%,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整体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在面临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和疫情散发等多重考验,依旧延续了“稳中求进”的复苏态势,经济仍保持在扩张区间(高于50%荣枯线),但扩张动能尚显不足(均比上月回落),政策仍将持续发力。

值得注意的是,从不同企业规模PMI数据来看,除大型企业PMI实现51.6%,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以外,中型企业PMI为50.5%、小型企业PMI为46.0%,均比上月下降0.8%、0.5%。其中,小型企业PMI数据降至近期低点,低于50%的荣枯线。体现了中小企业发展仍存较大压力,本质是发展信心不足。

中小企业发展信心不足是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核心痛点。中小企业发展好,就业才能好,居民收入水平才能有所提升,内需中消费才能实现复苏,消费复苏后中小企业所生产的终端产品与服务才能实现价值转化,形成经济发展的正向循环。

根据央行1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表述,货币政策将实现三个发力,即“充足发力、精准发力、靠前发力”,体现了从总量、结构目标、时间点上这三个维度来激活市场的发展的信心。“不能拖,拖久了,市场关切落空了,落空了就不关切了,不关切就‘哀莫大于心死’,后面的事就难办了”更是体现了央行对于市场发展信心的关切,货币政策的“极限”便是稳住市场发展预期底线。

目前,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立场已然明确,但货币传导到实体经济是需要一定时间周期的。此外,最终能否传导到实体经济,还是要看最终端市场主体是否有发展的信心。若没有信心,企业不会进行贷款投资,货币是难以实现传导的。所以,央行近期的宽松操作以及发布会上的表述,重点是给市场、给实体经济打“强心剂”,稳住发展的信心。但从目前的市场反应来看,“强心剂”仍然不足,需要政策层面更大力度的支持,不仅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微观政策、产业政策等也应同时发力、协调配合。(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