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 高萍)讯,“对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要一手抓好金融业开放承诺的落实,一手加快完善各项制度安排,推动系统性、制度性开放。”今日,在2021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这一制度,充分发挥好负面清单模式对高水平开放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已经有所成效。而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类金融监管政策势必将不断完善,这也给各类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
对此,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会上指出,证监会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加强开放环境下的监管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
引活水 推动资本市场制度进一步开放
根据证监会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境外投资者通过合格境外投资者沪深港通通道累计净买入达1717亿元。截至8月底,外资持有A股流通市值总计约3.47万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重为4.7%。
实际上,对外开放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十分深远,可为中国的资本市引入源头活水,助力改善市场生态,为境内引入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
方星海指出,证监会还将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制度性开放,优化和拓展外资参与境内证券期货市场的渠道和方式,落实合格境外投资者新规,便利境外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
“证监会将推出更多国际化品种,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互联互通,完善拓展沪伦通机制,健全境外主体境内发行上市制度,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方星海在会上表示,支持香港和内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务实合作,包括进一步优化沪深港通机制,丰富沪深港通标的,着力做好跨境的监管,支持境内外企业赴香港上市,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香港全面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此外,为了更好地引入外资,国家外汇局亦将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纳入下一阶段重点。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郑薇在会上表示,将稳妥有序推进资本项目的开放,推进股权投资基金跨境投资试点,完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并做好跨国公司本外地一体化资金试点工作。同时,建设开放多元、功能健全的外汇市场,进一步丰富外汇市场的场景和境内外的参加主体,不断完善外汇市场的基础设施体系。
引资源 财富管理、绿色金融成重点
除了海外资金以外,引入优质的金融资源亦成为未来中国对外开放的重点。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表示,应立足我国市场的优势,推动国际、国内双循环。在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绿色金融、健康养老、风险管理等领域,引入具有专业特色、经营稳健、资质优良的外资金融机构,丰富和创新产品体系,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要引入更多的境外优质金融机构,需要营造公平营商的环境,推动开放措施落地实施。
周亮表示,银保监会将修订相关法律法规,从要素开放向制度开放扩展,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的流程,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稳定可预期、内外一致的监管环境,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共享发展红利。
不仅如此,共享经验、加强与境外金融机构合作,已是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一环。
周亮认为,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还应鼓励中资金融机构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化布局,强化服务。中国愿意与国外的金融机构和同行分享在涉农、扶贫、小微等普惠金融良好实践,共同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可能性。
防风险 坚持“国民待遇+负面清单”制度
一行两会均表示,金融对外开放还需要重点关注风险。
陈雨露表示,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是既有利于高水平开放又有利于风险防控的模式,可以将暂不适合开放的领域放入负面清单,保持政策制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从而有效的维护经济金融安全。
与此同时,陈雨露认为,央行将继续完善货币政策调控与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丰富政策工具箱,构建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体系,优化外部市场“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两位一体的管理框架。同时,加快补齐金融科技监管短板,将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纳入审慎监管框架,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建好各类防火墙,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就资本市场而言,方星海表示,防范资金大进大出是一项重点工作。
“一般情况下当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情况下不会突然出现外资的大进大出。但要重点防范个别外资机构恶意的通过自己的投资行为进出带动整个市场的变化。”方星海表示,未来,证监会将坚持放得开、看得清、管得住的要求,加强对资本市场跨境投资行为和资本流动的监测和分析研判。
此外,多位与会人士均表示,未来将加强跨境监管合作,以防范对外开放风险。
周亮表示,银保监会将积极参与国际金融规则制定,推动国内外监管规则标准互认,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反洗钱执法合作,强化金融科技合作和数据安全治理。方星海表示,未来证监会也将深化跨境监管合作,妥善解决监管合作中碰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