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积极应对中国社会深度老龄化

近年备受关注的中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再度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公布广受热议。

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还呈现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龄化水平城乡差异明显等特征。

人口老龄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将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此时,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需要在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积极应对。

众所周知,老龄化主要衍生出两个核心议题:如何安置老年人即“老有所养”问题及当社会趋于老龄化时如何维持良好运转的问题。这两个问题既有区别又紧密相关,“老有所养”是基础,如果解决结果欠佳,那么后者的解决就无从谈起。

中国传统式的养老为“养儿防老”,但这种模式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有所冲突。更关键的是,当代青年本身负担较重,城市青年多为高房价、子女教育等所累,也多不与老人同住;农村青年则多外出务工,与父母辈多数时间处于分离状态。所以,当这一传统模式正在遭遇巨大挑战时,不宜过多依赖。

让老人进入专业的养老机构养老是不错的选择。不过目前的现实是,看似市场前景广阔,但养老产业发展并不顺利。根据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调研数据,2017年北京市的民营养老机构中,仅8%的机构盈利,高达65%的机构属于亏损。养老企业赚钱难,让相当部分企业望而却步,致使养老机构存在明显的供应短缺问题。

对此,未来政府有必要给予足够的政策倾斜,针对养老机构普遍反映的用地、审批和融资难等问题,理应深化放管服改革,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简化医养结合机构设立流程;减轻养老服务税费负担,给予用地便利;拓展养老服务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市场化、规范化程度高的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通过系列的政策支持,让养老机构愿意来,留得下。

不过,对于中国人而言,以居家为主的养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是主流,基于文化背景,更因为每月数千甚至上万元的费用对于大多数老人而言难以承受。所以政府在尽力发动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手段进入养老产业外,通过设立公益、半公益性质养老服务场所,加大社区关怀力度,应成为未来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工作重点。

“老有所养”虽难,但这仅仅是应对老龄化趋势的第一步,因为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是连锁的、全局的。步入老龄化社会是一国发展的自然趋势,但中国的特殊性在于,与绝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我们属于未富先老,决定了这一问题将更加复杂。

应对老龄化的延迟退休政策箭在弦上,这也要求将低龄老年人口开发成人力资源。对此,可发展老年教育培训,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鼓励专业技术领域人才适当延长工作年限;引导老年人再就业和参与社会活动,支持身体健康、有技术专长的老年人才自主创业,实现自我价值。此外,需要着力解决可能随之而来的老年人口就业市场歧视问题,公共服务尊重近年盛行的到城市帮助子女照看孙辈的老年流动人口,特别是在医疗等方面。

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趋势不可逆转,施政者应该顺势而为,通过践行“老有所养”、给予老年人充分的尊重与关怀、协助低龄老年人口成为人力资源等,积极应对社会深度老龄化带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