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是需要本钱的,经营银行尤其如此。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以城商行、农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情况相对较弱,2019年以来资本充足率介于12%-13%区间,较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红线10.5%的安全边际较小。在加大信贷投放及不良率上升的背景下,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承压。
目前银行补充资本的方式主要有IPO、可转债、定增、永续债、优先股、二级资本债等。其中,二级资本债是相对有效、使用较为普遍的手段,对非上市、资本补充渠道相对有限的中小银行而言尤为重要。与此同时,监管部门持续创新,中小银行通过永续债、专项债补资本的方式也在出现。
记者据Wind统计,2020年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永续债分别发行918亿、1134亿。此外,广东、山西、广西、浙江、内蒙古五省份发行506亿专项债,用于向当地中小银行注资。换言之,中小银行通过前述三渠道合计补充资本2558亿,同比增70%。具体看,主要是永续债、专项债资本补充额增幅较大,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还有所下降。
3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其中“继续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强化公司治理”由银保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6月底前出台相关政策,年内持续推进。补充中小银行资本6月底前或有新政策出台。
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下降
商业银行二级资本债,是指商业银行发行的、本金和利息的清偿顺序列于商业银行其他负债之后、先于商业银行股权资本的债券。二级资本债是银行二级资本的组成部分,也是商业银行补充资本的重要渠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2020年中小银行通过二级资本债补充资本的规模为918亿,相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江苏地区某城商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2020年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债券市场利率上行、流动性趋紧,中小银行的二级资本债发行难度增加。由于投资者难找,一些中小银行通过互相等额认购的方式,才得以完成发行。
此外,包商银行事件也对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带来一定冲击。“包商银行是全国首例二级资本债全额减记,市场已有一定预期,但全额减记的结果还是有一定市场冲击,二级资本债发行利率走高、发行规模下滑。”海通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姜佩珊表示。
2020年11月13日,《关于对“2015年包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二级资本债”本金予以全额减记及累计应付利息不再支付的公告》显示,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认定包商银行发生“无法生存触发事件”,包商银行拟于11月13日对已发行的65亿元“2015包行二级债”本金实施全额减记,并不再支付任何尚未支付的累积应付利息。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1月中小银行仅发行了一只7亿元的二级资本债,部分中小银行还取消了二级资本债的发行。另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小银行二级资本债发行规模为176亿。
永续债资本补充方式创新
永续债又称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其没有固定期限,或是到期日为机构存续期,具有一定损失吸收能力,可计入银行其他一级资本。国际上看,永续债是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比较常用的一种工具,有比较成熟的模式。
为了引导和培育市场,永续债需要有一定的政策支持。2019年初,银保监会扩大了保险机构投资范围,允许其投资永续债等资本工具。财税部门明确了永续债的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人民银行创设了央行票据互换工具(CBS),并将合格的银行永续债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以促进提升永续债的流动性和市场接受度。
2019年11月,台州银行发行16亿永续债。当年仅有3家中小银行(含台州银行)发行3只永续债,规模合计仅146亿。不过2020年,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激增:发行只数达41只,规模合计1134亿。
另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永续债发行规模为142亿,规模相比2020年同期有所减少。不过方式出现创新。
央行今年1月25日公告称,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国银保监会结合国内外实践,设计完善了转股型资本债券相关制度,并已批复浙江稠州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转股型资本债券。1月下旬,宁波通商银行发行了首单转股型永续债。
与此前发行的减记型资本债券相比,转股型资本债券最大的区别在于吸收损失的方式不同。当风险事件触发时,减记型资本债券将直接减记,也就是发行人和投资者将解除债务债权关系;转股型资本债券可转为股权并参与发行人剩余资产分配。从国际实践看,转股型资本债券具有转股的保护功能,有利于加强投资者保护,受到投资者的普遍认可,已得到广泛应用。
华泰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继强表示,中小行缺资本、缺补资本的工具、缺资本工具投资者的问题一直存在,新型资本工具能够扩宽补资本的渠道,但投资者是否会积极认购最终还是取决于银行自身的资质。
地方政府专项债如何补充资本?
2020年监管部门还创新资本补充方式,允许地方政府专项债用于补充中小行资本金。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2020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允许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可转债等方式,探索合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新途径。优先支持具备可持续市场化经营能力的中小银行补充资本金,增强其服务中小微企业、支持保就业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去年7月独家报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的2000亿专项债额度已下达。共18个省份获得该额度,平均每个省份约111亿。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整理,16个已经披露额度的省份中,河南获得的额度最多,为257亿,其次为内蒙古(162亿),最少的为湖北省(37亿)。
从发行看,2020年广东、山西、广西、浙江、内蒙古五省份发行506亿专项债,用于向当地中小银行注资,计入银行其他一级资本。今年3月9日,四川发行114亿专项债,专项用于补充四川省内4家城市商业银行、10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换言之,中小银行专项债还有1350亿待发行。
目前,广西、内蒙古、四川三省份采取“认购转股协议存款”方式补充资本。比如以四川方案中的遂宁农商行为例,该项目由四川省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后,通过向遂宁市财政局拨付3亿元,由遂宁市财政局通过转股协议存款形式注入遂宁农商银行,以补充遂宁农商银行的资本金。
而广东、山西、浙江采取的间接入股模式,通过实施主体(分别是广东粤财控股、山西金控、温州金融资本)间接入股补充中小银行核心一级资本。比如浙江方案中,50亿元专项债将通过温州市国有金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间接入股温州银行。
广东省预算报告披露,按照财政部要求,本次债券由地方政府依法依规通过认购中小银行合格资本补充工具(包括可转换债、转股协议存款、二级资本债等),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对不具备发行条件的,可研究通过省级金融控股公司等采取间接入股的方式向中小银行注资补充资本金。目前看,专项债认购中小银行可转债、二级资本债的方式仍有待探索。
(作者:杨志锦 编辑:曾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