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金白银的高股息回报投资者,往往会被视为“良心企业”,近期提出高分红分配预案的公司也获得市场热捧,无论是市值相对较小的四方股份还是大蓝筹中国神华,股价都随着高股息应声而涨。高股息“一抓一个准”的背后,不乏市场震荡中投资者对确定性的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价值投资的有效性。但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高股息公司未必能长期跑赢大盘指数,甚至不乏“分红陷阱”让投资者深陷泥潭。在布局高分红“现金奶牛”的时候,投资者仍需要全面分析,避免陷入盲目追逐分红的误区。
年报寻宝:从“高送转”到“高股息”
相比以往在年报季广受瞩目的“高送转”,今年A股更聚焦“高股息”,近期几乎每一只提出巨额分红方案且股息率较高的公司都获得了追捧,甚至不乏连续涨停,形同通过价格上涨“提前支付分红”。今年“高股息”会盖过“高送转”的锋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年来投资者教育的成效。经过监管层连续数年严管和基本面脱节的“高送转”,市场越来越认识到做大股本的“高送转”是“分蛋糕”而不是“做蛋糕”,虽然对改善高价股的流动性有所帮助,但公司基本面并没有改变;而“高股息”则不然,属于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只有在公司有充足现金流流入的真实利润之下,才会慷慨大方和股东分享公司经营成果。因此,“高股息”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司基本面良好的“认证标章”,获得投资者的认同也是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的表现之一。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则是弱势中投资者的“求稳”心理。春节之后的调整A股明显降温,市场的风险偏好降低,“高股息”品种一方面除了满足投资者对基本面确定性的需求之外,也是筛选“底部品种”的有效手段之一。近期走强的“高股息”公司,不仅仅是分红总金额和每股分红多,更是分红和股价对比之后的股息率高。像贵州茅台这样的高价绩优股,虽然每股分红可观,但高企的股价让股息率显得不起眼,因此也不会被纳入真正意义上的“高股息”板块。只有当高股息对应较低股价,才会有吸引力较强的股息率产生,而这些股票一般是最近两年表现相对平淡、涨幅有限的品种。如今再叠加巨额分红和基本面良好的两大因素,才会成为市场“年报寻宝”的重要对象。
高股息推动长期上涨?
“价值陷阱”屡见不鲜
虽然“高股息”有种种吸引力,也确实在近期成为股价上涨的催化剂,但从长期角度来看却未必能给投资者提供“躺着赚钱”的机会,“价值陷阱”可谓屡见不鲜。比如本周推出股息率超过10%分红预案的中国神华,虽然应声涨停创出年内新高,可谓表现不俗,但和反映全行业走势的煤炭ETF基金相比,过去一年的涨幅竟然落后将近5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看好中国神华股息率买入的投资者,还不如直接买入ETF基金,后者投资绩效更好。换一个角度思考,中国神华的长期表现,受行业的影响比自身分红的因素或许更大。
不过,中国神华在过去一年还是有所上涨,但另一个“高股息”的代表大秦铁路表现则可以用“原地踏步”来形容。在连续多年高分红且经常股息率超过5%的情况下,大秦铁路最近三年股价复权之后不涨反跌,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可谓“拿了分红、亏了市值”。相当部分的银行股近年来的表现也与之类似,市场对公司行业的发展前景看法谨慎,让这类公司的投资者耐心备受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