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创新高地 十年蝶变 上海张江培育三大硬核产业

3月末,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科苑路,沿途的樱花吸引不少午休的张江人驻足,这个十多年前还人烟稀少的张江科学城,如今已成为上海科技发展的地标,拥有从业人员41.2万。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离不开前沿科技的突破和创新策源能力的增强,张江则是其中的主阵地。

日前公布的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大湾区、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强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功能。

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30日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央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和探索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实践,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年来,张江示范区认真执行中央关于张江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改革创新,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辐射带动能力,在政策突破、原始创新、产业培育、创新生态、辐射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域。”吴清说。

除了加强原始策源能力,上海也更加侧重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重点领域填补基础科研的短板,并以科技驱动产业发展。

创新策源

作为国务院批复的首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张江示范区经2011、2012、2014、2020年四次空间调整,形成了“二十二园”的发展格局,覆盖全市各区,总面积约531平方公里。

2020年5月1日施行的《上海市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也为张江做了“聚焦张江推进承载区建设”专章规定,明确张江科学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称“三个张江”)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目标。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执行副主任、上海市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彭崧30日在发布会上介绍,三个张江都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集聚了上海最优质的科技创新资源,三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一心一城多园”。

其中,一心,指的是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一城,指的是张江科学城;多园,则指的是张江示范区的22个分园,分布在全市各区,包括临港园、漕河泾园、杨浦园等。

对于“三个张江”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聚焦于创新链前端的原始创新策源能力和引领前沿技术制高点。

走在张江示范区核心园——张江科学城内,不管是标志性建筑鹦鹉螺——上海光源、国家蛋白质中心,还是相继落成的各类高等科研机构,都是构成基础研究源头策源的有力保障。

2017年9月,位于上海的张江实验室揭牌成立,蛋白质设施成为第一个划入张江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在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设施副主任兼质谱系统负责人彭超告诉记者,蛋白质设施已在张江区域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上下游关联,“张江既有很多医药企业,也有很多科研机构,我们正好起到了一个连接上下游的作用。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们做尖端实验,只要通过蛋白质设施的官网申请,符合要求并通过专家审核获得批复,即可预约在上海做实验。”他透露,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和上海光源等大科学设施形成了集群,这些大科学装置能实现很好的互补。

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下称“上海科创办”)数据显示,张江示范区以张江科学城为核心,持续布局建设了覆盖光子、生命科学、海洋、能源等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其中包括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大科学设施集群。目前,在用在建的大科学设施14个,居全国首位,设施投资额、建设进度均全国领先。

不只是大科学装置,张江的创新生态也吸引了诸多高等科研机构落户。

去年6月,上海市政府和浙江大学合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揭牌。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院长周如鸿近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选择张江,正是因为这里有高密度的大科学装置、高浓度的顶尖创新人才、高质量的产业发展环境。

周如鸿说,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是上海的三大方案,而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也和这些重点方向高度契合。他们将围绕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在张江打造集“计算+”全球人才引育高地、交叉学科研究范式创新引擎和长三角创新创业生态圈的重大科创平台,成为支撑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创新载体和重要标杆。

同样位于张江的上海朱光亚战略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李时对记者表示,在上海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的指导下,研究院聚焦实现创新源头“最先一公里”和上海落地产业化“最后一公里”的精准对接,构建了“研究院-运营平台公司-项目公司-产业基金公司”为核心的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体系,能够很好实现研究院、平台公司和产业投融资、基金管理平台的产业化协同运作。

科创办数据显示,十年来,张江集聚了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330家国家级研发机构,目前,李政道研究所、复旦张江国际创新中心、上海交大张江科学园、国际人类表型组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机构和平台加速建设。上海科技大学建设初见成效,张江药物实验室、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量子科学研究中心等高水平专业实验室稳步推进。

中国芯、创新药

原始策源能力,归根结底是解决我国产业链上“卡脖子”的技术问题。

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张江2020年产业销售规模达到1800亿元,占全市的87%,占全国的1/5。

从上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出发,步行不到一公里就可到达上海微电子港、中兴研发大楼,继续再沿着祖冲之路往东走,可以看到中芯国际、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等集成电路领域的龙头企业。

紫光展锐CEO楚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高科技公司一定是围着人才转。在还未加入展锐之前,楚庆在原公司招聘的时候就发现,来应聘的面试者提到原单位基本都离不开张江。在紫光展锐周边,除了我国本土的公司,还集聚了大量行业的海外公司,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紫光展锐首席运营官陈雨风告诉记者,张江园区在政策支持、产业环境还有人才环境这块给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样便于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去专心地吸纳优秀人才,同时为企业研发提供支撑。

“从大的环境来看,张江集成电路制造、封装测试等产业链都很齐全,因此它在供应链这块有一个天然独到的优势,我们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到后端的生产和封装环节,就不需要舍近求远跑到很远的地方找供应商。”陈雨风说。

目前,在三大先导产业的集成电路领域,张江已经涵盖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和设备材料全产业链,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备、综合技术水平最先进、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产业基地。12英寸生产线建成投产,14纳米实现量产,工艺能级和产品覆盖度全国领先,多个细分领域打破国际技术垄断。生物医药领域,全国批准99个创新医疗器械,有18个来自张江;生物医药方面,2019年,诞生了全国约1/3的I类创新药;2020年,全国批准上市的8个抗体药物中有5个来自张江。2020年工业总产值1100亿元,占全市78%;“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13%,贡献全市98%的增量。在人工智能领域,集聚2400余家重点企业,约占全市70%。

创新生态

科技成果频现和产业集群集聚的背后,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打造。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陈鸣波30日在发布会上介绍,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必须“双轮驱动”。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张江示范区一直是本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最重要的“试验田”,在将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转化为制度安排,破解制约创新的制度瓶颈等方面发挥了先锋作用。

具体来看,2011年以来,国家相关部委先后赋予张江示范区10项先行先试政策,上海出台了相应配套政策,这些政策都已落地实施,很多已在全国推广。国务院向全国复制推广的试验区改革政策,有1/5是 “上海经验”。

“比如,在税收制度层面,为了适应科技创新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在张江示范区率先实施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创业投资企业税收抵扣等创新政策,有效降低了企业研发成本,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例,每年为上海企业减免税超过300亿。”陈鸣波说。

不只是税收制度,张江示范区还探索建立国际人才试验区,设立了全国首家外国人永久居留事务服务中心,颁发了首张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率先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