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央行急需转变货币操作方式——着力培育主动性经济增长动力

尽管央行一再强调:判断货币松紧,不要过度关注公开市场操作数量,而更多应当关注7天期利率变化。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央行在公开市场逆回购“大幅减量”还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事情。比如3月1日,央行仅实施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0%不变。而这一天,市场有200亿元前期逆回购到期,也就是说,净回笼100亿元。最近,50亿元、100亿元的操作很多,与过去动辄1千亿元、几千亿元的操作相去甚远。

很显然,这样的操作体现了“转弯、但不急转弯”的特征。不过,是不是还有很好的货币操作?比如,投放100亿元一年期MLF,同时回笼200亿元的短期逆回购。同样是净回笼100亿元货币,但会给实体企业、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带来更加舒适的感受。中国目前短缺的不是短期货币流动性,而是长期的、适宜实体经济需求的资本流动性,中国央行应当不断放大“新观念”,更多体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愿。

现在需要进一步重申,只有不断强化“收短放长”操作,中国金融才可能逐步摆脱短期化趋势,而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才可能更多转化为“资本流动性”,才能更加有效地降低企业中长期贷款利率(成本),才能更多地激励资本市场更好发育,才能更好地实现“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变”。

与“收短放长”相对的是“收长放短”。历史证明,“收长放短”会恶化资本流动性,而导致货币流动性快速增长。市场上看起来货币流动性非常大,M2非常高,但实际货币效率极低,金融效率弱化。

金融不只是一个数量概念,更是一个时间概念。就像一家大型生产企业,100亿元债务存续20年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债务风险,但如果这100亿元变成20天的债务,那债务风险之大可能立即要命。这就是为什么以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必须特别注重长期金融的道理。毫无疑问,中国就是实体经济为本的国家,长期金融对中国的意义非同小可,更是金融质量高低的关键体现,在此背景下,中国央行有义务为金融长期化、资本化、实业化提供不可或缺的货币环境。

从货币统计报告看,近年来,针对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这当然的是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实体经济而言,这些中长期贷款是否真实?是否稳定?据企业反映,所谓银行中长期贷款其实仅仅是一个“承诺协议”,而其中两条不可避免:其一,在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收紧时,银行不能保证该笔长期贷款继续执行;第二,所谓中长期贷款也必须接受定期履行“借新还旧”的倒腾。

必须看到,银行也有苦衷。这个苦衷就是:不只是长期存款严重稀缺,就连短期存款也日益稀缺,而且越来越稀缺。严酷的事实是:近年来,居民存款(住户存款)数额和增速连续小于居民贷款数额和增速。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居民和企业剩余是其最为主要的金融资源。所以,无论是支撑经济增长,还是补充金融资源,都需要中央银行适当投放基础货币,而不是单纯依赖推高货币乘数去创造货币。

正因如此,期盼央行扩张货币政策调控的“新观念”,而更多实施“收短放长”的货币操作方式,有效扭转“货币金融膨胀、资本金融稀缺”的金融被动局面。

扭转“货币金融膨胀、资本金融稀缺”的金融被动局面,不仅是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培育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的客观要求。应当意识到:依靠大量的财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一定是被动性经济增长,这会导致政府、国企债务规模快速提升。而要促进民间资本主动投资,培育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货币政策适度宽松则是必要条件。应当意识到:少收短、多放长,哪怕是1比1“收短放长”,其实都会产生极好的货币政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