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离职”的地产人:离开房企 ,离开地产,生活算是回到了正轨

编者按:202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跌宕起伏,先后经历疫情停摆、万人摇号、长租公寓爆雷、局部城市过热、三道红线融资监管等热门事件。在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中国楼市再度“冲高”,房地产市场生态亦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时代变了,这是很多地产人在2020年的感慨。岁末年初,时代财经推出“地产?浮世绘”系列报道,选取了行业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个体,他们的经历或许能让你对房地产这一年的变化更能感同身受。

成年人的世界,每一年都不容易,但相较以往,2020年格外艰难,地产人尤甚。

这一年,不少房企“向内开刀”,动手进行区域调整、岗位调整或人员优化带来一场场或大或小的人事地震;疫情对营销、开工等各项工作造成冲击,地产人惯常的工作模式迎来挑战;而年末的“三道红线”更让已经融资艰难的房企慨叹时艰。

虽然未来未必将一马平川,但好在“糟心”的一年已经过去。又到岁末,时代财经与数位地产人、前地产人及地产相关人士聊了聊,他们的经历和观察里,藏着一段历史的细节,管中窥豹,悲喜自度。

离开房企,离开地产,生活算是回到了正轨

因为年初的一次调岗,卢烨(化名)在今年4月结束了2年多的地产生涯。

卢烨原来就职一家品牌房企。疫情袭来,线下销售全面“冰封”。为尽快打破营销的被动局面,这家房企从财务、行政、品牌等多部门抽调人员到自建的线上营销平台。这次调岗近乎强制,“每个部门按照公司要求的比例确定抽调人员,我是收到公司人事部的电话才知道被调岗了。如果不同意,部门就要再找别的同事顶上。”

卢烨说,被调岗的有孕妇及年龄偏大的员工,但也有和他一样有意转换职业赛道、做更有挑战性工作的年轻人。当然,更吸引他们的是,新岗位开出的待遇条件要好不少。“新岗位工作难度不大,但可能更适合年轻人,还要拉得下面子。”

卢烨在新岗位的业绩不错,月月都完成KPI考核,但因为有些许诺过并未落实,他带着对公司的失望选择了离职。据他了解,截至目前,一同被调岗的同事基本有一半以上已离职。“年轻的、有点门路的都离职了。但年纪大的同事要养家,且疫情下不好找工作,一小部分人留在那里硬撑。”

离职后,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卢烨开始创业做跨境电商,生活更加忙碌,压力比以前更大。“以前在房企工作时,很烦应酬,因为经常到夜里一两点还要被迫喝酒,第二天还要准时准点地打卡上班。但现在每天晚上我都要自己喝点儿酒才行,不过毕竟是自己的事业,忙点累点也值得。”

回首两年的地产经历,卢烨说,最大的感触是付出未必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外界传言房地产从业者薪资待遇比其他行业高,但其实结合工作时间算,地产人‘身价’并不高,甚至可以说便宜得多。从事地产行业尤其是营销部门,基本上没有了生活,时间全被工作填满。”

离职后,卢烨曾短暂地休息了一段时间。在那段突然停下来的日子里,他好好反思了一下人生。“人生苦短,得为自己活。我现在是工作第二,排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家人。离开了房企、离开地产行业,生活算是回到了正轨。”

无论哪个职位都是“打工人”,我很理解老板的难

与卢烨的主动离开不同,天津的郭霖(化名)则有点被动。

她是一TOP40房企天津分公司开发部门的负责人。11月,这家房企在天津的一个项目结束、顺利交房,但由于在天津地区没有新的项目启动,郭霖整个部门全部离职。

“今年天津市场特别难,再加上疫情冲击,各个部门都有人员缩减的情况。我们部门恰巧遇到现有项目开发结束,而公司在天津的另一个项目由于拿地价比较高、一开动就会赔,所以我们部门就自动解约了。”

郭霖对这样的“遭遇”比较淡定。“作为员工来讲,无论哪个职位,都是‘打工人’。我也很能理解老板的想法,确实很难。疫情中中小企业得到了扶持,但这些大的企业真的挺难的,房企的资金压力相当大。”

郭霖告诉时代财经,到了年底,不仅一些快节奏、高周转的激进型房企有裁员动作,招商、金地等相对稳定的房企近期也会有人事大动作,这与往年有明显不同。“往年是地产人自由、自愿流动,比如为了更高的职位、薪资等跳槽,但今年更多的是‘被离职’,因为公司相当难。”

作为一个从业十几年的老地产人,郭霖不仅应对“失业”从容,甚至对“失业”早有预料。“其实,前两年就觉得地产行业已经处于下滑阶段,疫情只是加速了(下行)而已。不过,在我的人生中,工作已经不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我目前生活状态还不错。”

郭霖并不是很着急找工作,对下一站是否会重新选择房企也在犹豫。“相比我刚入行时,行业水准和水平已经有点下滑,对人才的吸引力也不是很强了,门槛越来越低了。”

时代变了,候选人能接受平薪甚至降薪入职

对于房地产这一行当,有的人想出去,有的人想进来。

华南某房企HR李治(化名)告诉时代财经,“现在社会招聘难度不大,因为市场上人很多。不像以前,以前是高薪抢人的卖方市场,现在人选够多。”另一房企的HR金鸿(化名)也有同感,由于很多公司有过裁员动作,市场上流动人才较多,房企招人在薪资谈判上更为容易,候选人能接受平薪甚至降薪入职。

但房企的“坑位”也在减少,招聘规模在缩小。金鸿称,由于整体市场相对较差、机会不多,今年主动辞职的人员较少。另一方面,考虑到未来增速将减缓,其所在公司2021年校招规模下降近50%。通过人员优化淘汰掉一批绩效表现差的员工后,公司也未补充新人,目的是进一步提升人效。

房企的用人要求也在提高。李治透露,现在校招人数对985院校所占比例有了底线要求,对名校或王牌专业的毕业生在薪酬上则有倾斜。同时,在需求上还向营销毕业生倾斜,“意图培养自己的长效营销团队”。而业绩压力也带来效能提升要求,人海战术基本消失,企业开始更侧重向管理要效益。

不过,中高层人才招聘仍存难度。“高端人才招聘难度更大,中小型企业尤甚。因为候选人更倾向选择抗风险能力更强的大企业。地产人的选择也逐步从激进型企业转向抗风险型企业,更加关注企业的平稳发展和长远发展。”金鸿称。

即便如愿引得凤凰来,能否留得住、留得长也存在不确定性。近年来,明星职业经理人“降维”跳槽的例子越来越多,但任期趋短也成为一大趋势,有的甚至不足一年即挂帅离去。博人咨询猎头江炜英向时代财经直言,“时代不同了。时势造英雄,离开了时势,英雄也要泪满襟,未来几年高管频繁变动的现象会持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