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证券业协会通报,对中诚信国际、大公国际进行约谈;11日,人民银行组织召开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座谈会,议题之一便是如何解决信用债市场国企的信用评级集中度过高问题;14日上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消息,东方金诚原总经理金永授、东方金诚江苏分公司原总经理崔润海被“双开”;14日晚,北京证监局公告称,暂停东方金诚评级业务期限三个月。
监管层的密集动作,意味着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整肃行动已经拉开帷幕。毋庸讳言,这轮整肃的导火索,是永煤集团、华晨集团等高评级信用债券毫无征兆地出现违约行为。数据显示,自2014年债市发生首例违约至今,共有46只发行时主体评级为AAA的债券发生实质性违约,而今年以来,以“20永煤SCP003”为首的违约债券就达32只,占比近70%。高等级债券密集违约,冲击了整个信用债市场,相似企业的债券发行利率上升,一些企业的发债计划被迫中止,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信心遭受打击。
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积弊深重,早已是“房间中的大象”,遭遇整肃并不让人意外。央行前述会议就指出,近年来,我国评级行业在统一规则、完善监管、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存在评级虚高、区分度不足、事前预警功能弱等问题。
作为债券市场的“看门人”,评级机构充当着连接买方(投资者)和卖方(发债企业)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信用评级是企业发债的必选动作,评级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债成本的高低甚至成功与否;另一方面,投资者也要参照信用评级,对不同企业给予不同的风险定价。中国评级机构目前暴露出的问题,和债券市场的长期刚性兑付、对评级依赖作用弱等客观原因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过于看重短期经济利益,将服务重心放在了方便企业发债上,而不是站在服务投资者的立场,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评级服务。
迎合卖方需求,短期内或许能够获得丰厚的利润,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但评级机构在为企业债券评级的同时,占主导地位的买方也在为评级机构进行“评级”,低质量的评级报告恰如企业恶化的现金流,是评级机构“信用等级”的致命减分项。
评级机构服务卖方的经营导向,已经到了必须转向服务买方的时候——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需要大力发展债券这一直接融资市场,信用评级机构必须站在买方立场,专业、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信用等级,才能让不同企业以不同的价格获得债券融资,扭转“评级不到AA融不到资”的怪象,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外资深度融入中国债券市场,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投资国债和大型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债上,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只有向境外投资者提供与国际评级机构同等甚至质量更高的评级服务,才能真正让外资进入中国的信用债市场,为中国经济提供更精准的助力。
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但这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