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00亿元!MLF再次超额续做。12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9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12月7日和16日两次MLF到期的续做)和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充分满足了金融机构需求。
数据显示,在12月7日和16日分别各有3000亿元MLF到期,累计到期规模达6000亿元,而央行此次操作规模较到期多3500亿元,这也是央行连续第5个月超额续做MLF。有分析称,在银行体系流动性“短端稳、长端紧”格局下,今年8月份以来央行超额续做MLF已成常态。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央行本月超额续做MLF一方面与近期信用债市场风波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受银行持续压降结构性存款影响。此外,也有对年末效应、12月份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以及稳定广义基金流动性的综合考量。
而随着MLF持续的超额续做,市场多数观点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步回归正常化,不会急于转向。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对记者表示,在流动性分层、信用利差走阔的背景下,未来央行或将更加关注长端利率。从现在到明年年初,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利率稳定。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称,MLF连续的超量续做标志着自5月以来的“紧货币”进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将进入一个围绕政策利率宽幅波动的过程。
MLF连续5个月价平量升
事实上,对于央行本月MLF的超额续做,市场并不意外。此前受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影响,利率债受到一定波及,叠加岁末月终效应,自11月末起,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就较为紧张。
为维护债券市场稳定、控制整体市场长端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曾于11月30日进行2000亿元MLF操作,当月MLF操作规模合计1万亿元。在此背景下,近期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利率水平稳中有降,1年期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与发行利率均有回落,资金面较为宽裕。
不过,目前信用债市场风波难言平息,债券取消发行情况依然严重,信用利差走阔之势尚未结束,再叠加年末流动性需求旺盛,长端利率与政策性利率偏离情况严重,未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上行压力依然较大,于是,3500亿元的中长期流动性“如约”来到银行间市场。
数据显示,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其中周一至周五分别到期500亿元、6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100亿元;此外周三(12月16日)有3000亿元MLF到期。
另外,银行持续压降结构性存款也是央行超额续做MLF的原因之一。王青对记者称,银行为完成今年压降结构性存款任务,12月压降规模要达到10650亿元,为年内最高水平,因此当月对同业存单等替代性稳定资金的需求较高。
这在数据上也有直观体现。12月14日,国有银行1年期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在3.05%至3.08%之间,股份行1年期同业存单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达到3.15%,均远高于银行通过1年期MLF向央行融资的成本。因此,本月银行对MLF操作的需求较大。
但“伴随着结构性存款压降接近尾声,加之央行近期在公开市场实施‘收短放长’操作,中期市场利率上行势头正在受到遏制,已出现向MLF利率回归的态势。”王青说,根据央行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引导国债收益率曲线、同业存单利率等市场利率围绕MLF利率波动,是当前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目标之一。
光大证券研究所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还称,本次央行开展9500亿元MLF,除了延续前期政策考量外,主要是对年末效应、12月份政府债券供给压力以及稳定广义基金流动性的综合考量。
据统计,12月份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有望达到5500亿~6000亿元的水平,供给压力略高于11月份。
另从MLF操作利率上看,央行公告称,15日中标利率为2.95%,这是MLF利率连续第9个月未做调整。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经济“V型”反转与外部不确定性犹存是这段时间政策利率保持不动的主要原因,预计短期内MLF利率有望继续保持稳定。
市场利率方面,15日公布的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端品种多数下行。隔夜品种下行29.9BP报1.403%,7天期下行8.1BP报2.062%,1个月期上行0.3BP报2.725%,6个月期下行2.9BP报3.0710%。
从近期来看,12月伊始,中期市场利率正逐步向MLF利率方向回调。王青称,这标志着自5月以来的“紧货币”进程在年底全面告一段落,未来市场利率走势将进入一个围绕政策利率宽幅波动的过程,上下偏离政策利率的幅度有望控制在40个基点之内。
明年1月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
随着MLF持续的超额续做,多数观点认为,未来货币政策会逐步回归正常化,不会急于转向。颜色对记者称,在流动性分层、信用利差走阔的背景下,央行或将更加关注长端利率。从现在到明年年初,在年末效应的作用下,货币政策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与利率稳定。
日前,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中国金融》撰文表示,要搞好货币政策跨周期设计,健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体系,设计和创新具有撬动作用的直达工具;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出台的政策要适时适度调整,做好政策接续。
颜色分析道,考虑到全球疫情、国际关系不确定性增强,全球货币政策宽松,国债收益率持续走高,货币政策不宜急剧转向。贸然加息或将导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3.5%或更高,推动长端利率整体上行,使融资成本上升,或将最终致使投资与消费减少。
另一方面,“中美利差的进一步扩大也将对外汇和出口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还应慎言加息,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或将从明年一季度末开始进行流动性和信用调整,渐进分步式退出。”颜色说。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在11月金融数据显示信贷增速和社融增速均已启动触顶回落趋势后,央行流动性投放维持MLF超额续作,狭义流动性偏松、广义流动性偏弱的格局在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持续。
还需注意的是,在2019年1月和2020年的1月,央行均根据当时经济走势及货币金融环境实施了全面降准,因而市场对于2021年1月央行是否将再次实施降准也颇为关注。
在王青看来,明年1月央行再度实施全面降准的可能性较小。这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央行持续通过MLF操作向银行体系注入中长期流动性,加之伴随年底前银行完成结构性存款压降任务,未来一段时间中期市场利率或将稳中有降,对央行大规模注入中长期流动性需求相应下降;此外,春节前市场资金面趋紧,央行可通过加大逆回购操作规模、拉长期限等其他公开市场操作对冲。
“但最重要的是,全面降准会释放较为强烈的货币宽松信号,与当前经济形势及政策目标不相符合。”王青强调,如此一来,尽管不排除明年1月央行可能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但通过全面降准大规模释放中长期资金的可能性不大。考虑到接下来几个月政策利率调整的可能性也很小,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将持续处于“观察期”。
王一峰也表示,本月9500亿元MLF投放后,金融机构平稳跨年已无大碍,中长端利率走廊趋于稳定,明年年初除传统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外,全面降准的概率已然不大。由于明年春节位于2月初,1月份央行或仍通过合理安排OMO(公开市场操作)+MLF来实现跨春节,不排除重启14~28天OMO的可能。
此外,对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来说,MLF操作利率是1年期LPR报价的参考基础,自去年9月以来,两者一直保持同步调整。在MLF利率保持不变的基础上,本月20日将公布的1年期LPR报价将大概率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