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策略:可选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已经进入后半段

核心观点

1、疫后消费板块行情分为三个大的阶段,一是2月初至7月中旬,大盘上冲,日常消费领涨;二是7月中旬至9月底,大盘震荡,日常消费继续占优;三是十月初至今,可选消费领跑。可选消费由落后到跟上,再到10月以后迎来爆发,表现抢眼。

2、本轮可选消费行情启动前,三季度内外需已经发生明显共振,推动业绩环比大幅改善,业绩是核心驱动力,同时估值具有相对优势,最终形成戴维斯双击。

3、以史为鉴,2009年以来一共有三轮大的可选消费行情,分别处于2009年、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均处于明显的经济回升周期。

4、随着经济周期与地产周期被逐步熨平,政策刺激的效力边际递减,2015年后可选消费板块行情出现内部分化,产业格局更好的家电板块逐步走出独立行情,汽车板块长期低迷。

5、展望未来,可选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已经进入后半段,而核心子板块汽车、家电业绩的高景气在明年一季度之前大概率将继续维持,二季度开始面临基数压力,精选业绩有持续性及确定性的细分领域以及个股是未来配置可选消费的主要方向。

摘要

1、今年消费板块行情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可选消费由落后到跟上,10月以后迎来爆发,表现抢眼。今年消费板块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月疫情爆发至7月中旬,可选消费明显跑输市场,日常消费超额收益明显,市场主要交易疫情之下日常消费品的确定性逻辑,可选消费落后。第二阶段是7月中旬至9月底,随着流动性二阶拐点的确立,市场进入震荡区间,主线并不明显,可选消费小幅补涨跟上指数,日常消费继续领涨占优。10月以来大消费板块形成可选消费与日常消费的赛道切换,可选消费开始集中爆发,大幅跑赢市场及日常消费,表现抢眼,成为震荡格局确立以来为数不多的明确市场主线。

2、三季度内外需共振推动可选消费板块业绩环比大幅改善,同时估值具有相对优势,配置价值凸显,最终戴维斯双击。可选消费领跑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内外需求共振向上,三季度业绩整体回暖,核心子板块汽车、家电业绩超预期修复。国内疫后经济修复逐渐由二季度的供给端传导至三季度的需求端,内需持续恢复。海外方面,发达经济体消费端相比供给端率先行修复,疫情二次爆发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外需持续回升,国内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增长,内外需共振向上推动可选消费行业业绩大幅改善。同时,9月可选消费行情启动前,受前期业绩大幅下滑影响,估值分位已达到90%以上,尽管可选消费估值水平位于历史高位,但横向对比其他行业估值水平,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板块行业仍具有相对优势,切换至2021年估值相对合理,配置价值凸显。

3、2009年以来一共有三轮大的可选消费行情,分别处于2009年、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均处于明显的经济回升周期。第一段行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V型复苏和政策的大力扶持,随着政策退出行情结束。第二段行情里,家电出现行情的主要逻辑是政策支持和新地产周期的来临,汽车出现行情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三轮行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回暖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随着2018年全市场同跌行情结束。整体来看,三轮行情均处于明显的经济回升周期。

4、政策刺激的边际作用递减,产业格局不同导致行情内部分化,2015年前汽车家电基本同涨同跌,2015年后家电走出独立行情。具体来看,第一轮:2009年全年汽车、家电领涨市场,估值、业绩的双升实现戴维斯双击行情。第二轮: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汽车、家电涨幅位居市场前列,汽车受益于估值的扩张而家电的业绩具有相对优势。第三轮: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家电涨幅位居市场前列,主要原因是业绩的绝对优势,而同期汽车表现一般。整体来看,随着经济周期与地产周期被逐步熨平,政策刺激的效力边际递减,可选消费板块行情出现内部分化,产业格局更好的家电板块逐步走出独立行情,汽车板块长期低迷。

5、可选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已经进入下半场,业绩高景气至少可以维持到明年一季度。从可选消费板块整体特征来看,板块估值体系较为稳定,业绩随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明显,当前板块整体系统性重估的概率较小。从估值层面看,进过了10月份以来的快速“补涨”,可选消费板块整体估值继续大幅抬升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未来行情的继续演绎需要依靠业绩的及时确认。业绩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修复,可选消费板块在四季度大概率保持景气向上的良好态势,今年全年业绩确定性较高。明年在疫情得到控制,疫苗有效,经济延续修复的中性假设下明年一季度之前继续保持高增长高景气,二季度后开始面临基数压力。整体来看,精选业绩有持续性及确定性的细分领域以及个股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风险提示:比较分析的局限性,国内外央行货币政策提前收紧、国内外新冠疫情超预期反复等。

正文如下

1

可选消费身在何处?

今年五月份以来,汽车家电为代表的可选消费板块逐步复苏,由大幅落后于日常消费及大盘到跟上甚至反超,特别是进入10月后表现抢眼,领涨两市,成为7月中旬以来大盘震荡行情中为数不多的明确主线。本篇报告将深度刨析本轮可选消费领跑的核心驱动力,并深度复盘历史上可选消费领跑行情中估值、业绩、政策催化等方面的影响,以预判本轮可选消费行情的后续走势以及持续性如何。

1.1

本轮可选消费品恢复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疫情爆发以来消费风格逐步修复,进入10月后可选消费板块表现抢眼,估值修复,业绩高增,形成戴维斯双击。今年消费板块走势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月疫情爆发至7月中旬,可选消费明显跑输市场,日常消费超额收益明显,期间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和万得全A指数涨幅分别为20.58%、54.61%和25.51%,市场主要交易疫情之下日常消费品的确定性逻辑,可选消费落后。第二阶段是7月中旬至9月底,可选消费小幅补涨跟上指数,日常消费持续领涨,期间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万得全A指数涨幅分别达到2.79%、11.94%和1.16%,流动性二阶拐点的确立,市场进入震荡区间,主线并不明显,日常消费继续占优。10月以来大消费板块形成可选消费与日常消费的赛道切换,可选消费开始集中爆发,期间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万得全A指数涨幅达到12.56%、4.98%和4.42%。估值层面,同期估值涨幅分别为4%、-2%和0%。业绩层面,从三季报数据来看,可选消费、日常消费以及全市场EPS相较二季度环比改善幅度分别达到107%、59%、68%。总体来看,10月可选消费板块领跑的核心驱动力源于三季报业绩表现亮眼同时估值修复,形成戴维斯双击。

可选消费领跑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内外需求共振向上,三季度业绩整体回暖,核心子板块汽车、家电业绩超预期修复。国内疫后经济修复逐渐由二季度的供给端传导至三季度的需求端。内需持续恢复,8月以来社零增速转正后持续回升,9月社零增速达到3.3%,环比7个月改善,同比连续两个月为正。消费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持续增强,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回升。海外方面,发达经济体消费端相比供给端率先行修复,疫情二次爆发对经济的影响持续减弱,外需持续回升,国内出口增速连续四个月增长,9月出口同比达9.9%。内外需共振向上推动可选消费行业业绩修复。可选消费板块单季度归母净利增速三季度由负转正,业绩整体回暖,其中权重前五大行业中,汽车、家电业绩表现最佳,单季度归母净利增速分别达到63%和16%。家电行业,受益于内外需求共振向上,外销超预期、内销持续修复是三季度业绩转正的核心逻辑。从内、外销量上看,外销率自5月期率先恢复,主要家电外销量同比持续上升达到双位数,内销持续修复,9月部分家电内销同比转正。汽车行业,内销率先修复,外销持续回暖。乘用车销量3月见底回升,结束2019年以来的下行态势,9月销量同比达7.5%。出口量同比在6月见底回升,降幅持续收窄,推动汽车行业营收逐步改善。

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行业行情启动前估值相对合理,估值优势凸显。7月以来,全市场估值分位均位于较高水平,9月可选消费行情启动前,受前期业绩大幅下滑影响,估值分位已达到90%以上。尽管可选消费估值水平位于历史高位,但横向对比申万一级行业估值水平,家电、汽车等可选消费板块行业仍具有相对优势。可选消费前五大权重行业中,除休闲服务外,传媒、汽车、商业贸易、家电估值均在30倍左右,估值相对合理,切换至2021年业绩后位于近五年估值中枢附近,有一定的修复空间。随着疫情之后经济复苏的反复确认,刺激政策的逐步退出,流动性开始边际收紧,风险偏好逐渐降低,低估值行业优势凸显,行情启动。其中家电、汽车为可选消费指数中权重最大的两个行业,当前PE分别为27.1和31.7倍,绝对估值水平位于所有行业中部。

扩大内需信号频发,产业政策催化,加持可选消费业绩回升。5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多措并举扩消费,激发消费新需求,助力产业升级”,明确释放提振消费的信号。同时,产业政策迅速发力,特别是在家电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家电方面, 5月发改委颁布《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用3年建成规范高效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广“互联网++回收”、处理技术创新等经验,推动家电以旧换新,鼓励各地补贴购置节能型家电产品。汽车方面,发改委4月颁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随后各地陆续出台稳定汽车消费相关政策。在限购上,上海、天津等地已经有所松绑,北京也推出新的摇号政策,以刺激疫情后的汽车消费。2020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2021—2035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

1.2

历史上可选消费行情如何演绎?

2009年以来一共有三轮大的可选消费行情,分别处于2009年、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第一段行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V型复苏和政策的大力扶持,随着政策退出行情结束。第二段行情里,家电出现行情的主要逻辑是政策支持和新地产周期的来临,汽车出现行情是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第三轮行情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的回暖与行业集中度的增加,随着2018年全市场同跌行情结束。

1.2.1

2009年的可选消费行情

2009年全年汽车、家电领涨市场,估值、业绩的双升实现戴维斯双击行情。2009年全年汽车上涨241%,涨幅居各行业首位,家电上涨154%,涨幅居各行业第四位,仅次于在2009年受到政策大力扶持的有色、采掘行业。万得全A上涨136%,汽车、家电涨幅超过全市场,存在明显的超额收益。汽车、家电在2009年获取超额收益的核心逻辑是估值、业绩的双升,且估值与业绩的提升幅度相比全市场具有明显的绝对优势。从估值端看,在经历了2008年的估值收缩后,在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2009年全市场迎来估值修复期。2009年万得全A估值扩张幅度为136%,而同期汽车的估值从10倍扩张至43倍,上涨321%,估值扩张幅度明显高于全市场,位于各行业首位。家电的估值从14倍扩张至32倍,上涨127%,估值扩张幅度也基本与市场持平。从业绩端看,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业绩大幅下降后,在2009年全市场迎来业绩反弹,2009年万得全A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4%,而同期汽车、家电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7%、67%,业绩增速明显高于全市场。分季度看,全市场于2009年Q3实现净利润增速的由负转正,而汽车、家电均早于全市场一季度就实现了净利润增速的转正。

经济回升叠加政策刺激驱动汽车、家电领涨,政策逐渐退出后行情结束。经济层面,2009年经济的V型反转使汽车、家电的需求大幅回升,行业重回景气。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GDP增速在2009年Q1见底,制造业PMI先于GDP增速于2008年11月见底。随后在“四万亿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经历实现V型反弹,制造业PMI于2009年3月回到荣枯线以上,GDP增速也于2009年Q3就回到了10%以上的增速,经济的触底回升为汽车、家电行业景气程度的改善奠定了基础。政策层面,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速,在2008-2009年政府针对汽车、家电行业的政策层出不穷,“汽车下乡”、“家电下乡”政策的出台与落地成为这一阶段可选消费跑赢市场的最主要动力。分别来看,2009年1月国务院提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正式宣布开展“汽车下乡”活动,并减免小排量汽车购置税。3月“汽车下乡政策补贴细则”正式出台,7月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正式公布,均极大地刺激了2009年的汽车销量,4月起汽车销量同比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家电方面的政策支持主要分三个方面,“家电下乡”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于2009年2月,“节能惠民工程”开展自2009年5月,家电以旧换新的推开起始于2009年6月,三大政策同样促使家电行业产品销量在2009年迎来高峰。随着政策的相继落地与逐渐退出,市场对汽车、家电行业的热度也逐渐减弱,进入2010年后汽车、家电行情基本结束,不再领涨全市场。

1.2.2

2012-2013年的可选消费行情

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汽车、家电涨幅位居市场前列,汽车受益于估值的扩张而家电的业绩具有相对优势。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汽车上涨28%,涨幅居各行业第三位,家电上涨25%,涨幅居第四位。同期万得全A上涨5%,汽车、家电涨幅超过全市场,存在较明显的超额收益。具体来看,这一时期汽车、家电取得超额收益的原因不同,汽车更多受益于估值的快速扩张,而家电则是由于业绩具有相对优势。分别来看,2012年7月到2013年5月汽车估值从12倍扩张到18倍,扩张幅度达42%,远高于同期万得全A估值5%的扩张幅度。然而从2012年Q3到2012年Q4汽车净利润增速均为负,2013年Q1的净利润增速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家电在这一时期的估值从13倍小幅扩张至14倍,扩张幅度接近10%,略高于全市场的估值扩张速度。从业绩看,家电在2012年Q3与2013年Q1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2%、28%,远高于全部A股的净利润增速,业绩具有明显的相对优势。

本轮家电行情主要受益于政策刺激和新一轮地产上行周期的开启,汽车行情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从家电行业看,新一轮家电补贴政策的出台极大地改善了市场预期。2012年5月16日,国务院决定对家电行业进行265亿元的节能补贴,并将空调、彩电、电冰箱、洗衣机和热水器五类家电纳入补贴范围。5月28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家电节能补贴细则,宣布执行时间为2012年6月-2013年5月,新一轮节能补贴政策的推出提振了市场需求,家电行业业绩得到改善。此外,本轮家电行情还受到新一轮地产上行周期的叠加影响,从2010年到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均持续下行,直到2012年下半年起出现明显改善。房地产投资增速和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均在2013年3月达到阶段性新高,表明新一轮地产周期来临,房地产行业重新回暖带动了属于地产链条的家电行业持续保持高景气。从汽车行业看,本轮汽车板块的行情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兴起。2012年6月,国务院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第一次完成了国家层面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布局。此外,2012年6月特斯拉交付了第一批Model S订单,极大地点燃了全市场对汽车行业的热情。与此同时,有关第二轮“汽车下乡”政策将在2012年开始推广的传言层出不穷,但随着进入2013年该政策也并未推出,以及家电行业“家电下乡”、“家电补贴”两大政策在2013年上半年相继停止,本轮汽车、家电行情结束。

1.2.3

2015-2018年的可选消费行情

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家电涨幅位居市场前列,主要原因是业绩的绝对优势,而同期汽车表现一般。2015年11月到2018年2月家电上涨57%,涨幅居各行业第二位,仅次于食品饮料行业。同期万得全A下跌10%,家电涨幅超过全市场,存在较明显的超额收益。具体来看,家电在这一时期具有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是业绩明显优于全市场,从2015年Q4到2018年Q1,家电除了在2017年Q1净利润增速出现短暂下行外,其他时间均保持15%以上的增速,远高于全部A股净利润增速。从估值端看,这一时期家电市盈率从17倍扩张到21倍,扩张幅度为19%,而同期万得全A估值下行16%,估值扩张同样对家电上涨提供动力。而同期汽车行业下跌14%,跌幅大于万得全A,仅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2月跑赢全市场。从2015年11月到2017年2月,汽车小幅下跌-2%,而同期万得全A下跌-11%。汽车在这一时期出现超额收益的主要逻辑也是业绩端的优势,从2017年Q2汽车业绩出现大幅下降,汽车也快速进入下行通道。

经济的企稳复苏叠加行业格局改善驱动家电领涨,政策刺激保证汽车在短期内跑赢市场。从家电行业看,2016年经济的企稳回升为家电行业的领涨奠定基础。在经历2010年以来的经济下台阶后,2016年起我国经济开始企稳回升,制造业PMI从2016年3月起重新回到荣枯线以上,GDP增速也在2017年上半年回到7%的增速。海外经济的回暖也带动了出口上行,增加了对家电产品的需求。此外,家电行业格局的改善也为整个行业保持高景气提供了必要条件。在经历2014-2015年的价格战后,家电行业进入了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的“双寡头”时代,行业加速集中、龙头股优势明显,叠加2016-2017年市场对“蓝筹白马”的偏爱,驱动家电领涨市场。从汽车行业看,汽车行业在2015年11月到2017年2月出现超额收益的主要原因是财政部在2015年9月推出“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政策,短期内提高了汽车产量。随着进入2017年政策支持力度减弱,汽车行情结束。

1.3

可选消费板块未来如何演绎?

可选消费板块的估值修复已经进入后半段,未来需要业绩的及时确认。从可选消费板块整体特征来看,板块估值体系较为稳定,业绩随经济周期波动特征明显,当前板块整体系统性重估的概率较小。过去5年、10年估值中枢分别为28.97倍及25.32倍,当前估值为66.30倍,切换至2021年的估值为26.37倍,从估值层面看,进过了10月份以来的快速“补涨”,可选消费板块整体估值继续大幅抬升的空间已经相对有限,未来行情的继续演绎需要依靠业绩的及时确认。从主要细分板块汽车家电来讲,汽车板块2021年估值已达25.81倍,大幅超出过去5年及10年的中枢水平,20.59倍及17.54倍,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处于快速成长期,渗透率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快速提升,产业格局向好,未来汽车板块有估值系统性提升的机会,但仍然取决于行业格局的变迁进展。家电板块行业格局优于汽车,白电双寡头格局稳定,外资持股比例较高,定价机制平稳,小家电处于高速增长期。但估值修复同样接近尾声,切换至2021年的估值为22.29倍,同样已经超出5年及10年的估值中枢水平,17.50倍及16.02倍。估值进一步拔高的空间已经有限。

业绩高景气至少维持到明年一季度。业绩层面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继续修复,可选消费板块在四季度大概率保持景气向上的良好态势,全年业绩确定性较高。具体来看,核心板块汽车在经历了2018年购置税透支需求、2019年国五国六标准切换、2020年新冠疫情压制需求近三年低谷期后,行业在2020年年中探底回升,进入稳增增长区间,叠加新能源汽车需求的逐步扩张,预计2021年二季度之前,汽车板块业绩都将维持较高增速,全年同比增速前高后低,景气度良好。家电板块来看,白电领域价格战告一段落,未来重回稳定增长区间,厨电受头部房企竣工回暖影响基本面边际改善,小家电由于出口外销的高景气,供应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就开始紧俏,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未来景气度变化需要依据疫情发展做进一步判断,在明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延续修复态势的中性假设下,明年一季度之前继续保持高增长高景气,二季度后开始面临基数压力。整体来看,可选消费板块整体业绩景气度至少可以维持到明年一季度,明年一季度之前不存在大系统性风险,精选业绩有持续性及确定性的细分领域以及个股是未来的主要方向。

2

三因素关键变化跟踪及首选行业

经济增长层面,10月PMI、进出口和高频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态势良好。流动性继续维持不松不紧的格局,中性环境,对估值的影响趋弱。国内政策关注十四五规划建议以及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风险事件对风险偏好的压制接近尾声。

2.1

经济、流动性、风险偏好三因素跟踪的关键变化

经济增长层面,10月PMI、进出口和高频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态势良好。从先行公布的10月PMI数据来看,虽然制造业PMI整体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至51.4,但非制造业PMI为56.2,回升0.3个百分点,综合PMI延续回升的趋势。此外,从中国企业经营状况指数来看,10月企业经营状况继续改善。从10月进出口数据来看,10月出口同比增速扩大至11.4%,较9月再度提升1.5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则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反映了国内外疫情错位背景下海外生产能力依然不足。从10月高频经济数据来看,除了地产销售明显下滑之外,其它供需指标均指向经济复苏的延续,尤其是汽车销售,根据乘联会的数据,10月汽车销量增速将达到10%左右。另外,从全球经济最新变化来看,最新公布的欧美PMI数据显示10月欧美经济仍在复苏的过程之中,但也需要密切关注后续各国的封城举措,英国、法国、德国均将采取为期一个月左右的新一轮封禁措施,但工厂、学校仍正常开放,考虑到现阶段检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和死亡率的持续下降,预计第二波疫情的爆发对经济的影响较为有限。

流动性继续维持不松不紧的格局,中性环境,对估值的影响趋弱。整个10月长端收益率基本维持在3.2%附近震荡,DR007进一步回升,目前已超过逆回购利率2.2%左右的水平,经济修复的延续,需求的进一步好转会进一步推升长端利率,但考虑到利率从底部上升的幅度已经不低,后续利率上行的幅度将较为有限,对估值的影响趋弱。

国内政策关注十四五规划建议以及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风险事件对风险偏好的压制接近尾声。国内政策方面,重点关注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发布,将进一步对五中全会提及的经济社会发展6大“新”目标和新时期发展12大主张做进一步阐释,此外,12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围绕十四五规划对明年经济工作做进一步部署。海外方面,10月压制市场风险偏好的几个因素将水落石出,风险偏好有望迎来阶段性回升。

2.2

11月行业配置:首选汽车、家电、化工

行业配置的主要思路:布局反弹,顺势而为。10月上证综指维持在3200至3400点区间震荡,赚钱效应的减弱叠加风险事件对交投情绪的压制,10月交易量环比进一步萎缩。从行业配置角度看,11月将迎来几方面利好,对市场形成业绩与估值端的双重支撑。首先,三季报业绩落地,且上市公司盈利复苏趋势延续,多数行业出现景气度明显改善,市场走高存在基本面支撑。其次,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不确定性的解除在短期内都将带来乐观情绪的回升。第三,在欧美疫情反复升级的背景下,主要经济体有望开启新一轮刺激计划,并且10月全球制造业PMI加速上升,全球经济有望实现共振复苏。整体来看,国内经济与货币政策环境维持友好,且海外风险因素出清,经济与政策出现向好预期,或将有效提振市场风险偏好。此外,临近年底,机构或将采取“落袋为安”操作,换仓或将增强持仓集中度,权重股有望拉升指数表现。我们建议投资者顺势而为,从两个维度择优布局,一是顺周期维度,包括耐用消费(汽车、家电等)、金融(银行、非银)、强周期品(建材、化工等)。二是新兴产业,偏科技成长属性,如5G、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11月首选行业汽车、家电、化工。

汽车

标的:吉利汽车、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宁波高发,科博达、伯特利、拓普集团等。

支撑因素之一:汽车消费复苏趋势确认,景气周期底部向上。根据中汽协预估,10月汽车销量预估完成254.4万辆,环比下降0.8%,同比增长11.4%。其中,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3%,商用车销量同比增长27.5%。1-10月累计销量预估完成1966万辆,同比下降4.8%。

支撑因素之二:产业政策双向发力,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加速期。10月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明年起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重点区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等车辆,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9月财政部推出《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帮助燃料电池汽车厂商进行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

家电

标的: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格力电器、老板电器、华帝股份、小熊电器、九阳股份等。

支撑因素之一:扩内需方案出台,催化家电更新需求。为进一步扩大内需,推动内循环畅通,促进强大国内市场形成,发改委会同13个部门印发《近期扩内需促消费的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将开展“大家电安全使用年限提醒”活动,鼓励相关社会团体制定家用电器安全使用和更新换代的团体标准,开展“大家电安全使用年限提醒”活动,推动超龄大家电更新换代。

支撑因素之二:地产后周期临近,家电步入复苏周期。现房销售面积自2017年四季度与期房销售面积增速背离,并于2018年初全面进入负增长,若按照2-3年交房周期,则2020年底、2021年初或将迎来密集交房需求。

支撑因素之三:海外转移订单需求旺盛。由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家电企业生产基本恢复至疫前水平。然而海外疫情持续扩散导致国外工厂复产缓慢,随着海外需求增加,国内家电企业海外订单持续快速增长。

化工

标的:万华化学、玲珑轮胎、恒力石化、荣盛石化、恒逸石化、桐昆股份、新洋丰、阳谷华泰、新和成、华鲁恒升等。

支撑因素之一:制造业复苏趋势确认,化工行业景气上行。9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5%,较8月上升0.5%,连续7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中国经济弱复苏趋势确认。海外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同样持续回升,内外需求共振支撑化工行业景气上行。

支撑因素之二:行业估值具备较高安全垫,存在估值修复机会。由于疫情对制造业冲击以及油价暴跌的双重打击使得化工行业景气度处于过去20年最差的水平,导致行业个股估值普遍处于历史低位。

支撑因素之三:Q2以来化工品价格回升,板块业绩有望反转。随着国内外复工复产推进,二季度以来部分化工品价格开始逐月回升,公司Q3业绩有望受益,景气修复也支撑行业估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