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尚希:经济与社会之间循环才真正构成国内大循环

“面对世界本质的不确定性,只能通过构建去寻求确定性。一在制度层面,二在技术层面,制度层面的构建涉及改革,技术层面的构建涉及创新。”10月30日,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尚希在中国债券资本市场四十人论坛上表示。

如果按照传统思维、路径与方法,发展可能会停滞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唯有创新才能构建确定性,改革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刘尚希称,“双循环”即是一种战略创新,开启中国经济发展的下半程。

中国经济在上半程已经充分融入全球化过程,形成以外循环、出口加投资的发展格局。而下半程在“双循环”发展战略之下,将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战略需要改革、创新开路,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是构建发展确定性的前提和保障。

从经济学意义解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即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正反馈,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新需求推动新供给,经济就能不断地发展。“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在更高水平上进行开放,通过外循环壮大内循环,壮大国家综合实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循环是目的,外循环是手段。刘尚希直言“不能为了开放而开放,为了外循环而外循环。”

他提出,当供应跟不上需求就形成“供给冻化”,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避免供给响应机制冻化,是供给与需求间形成正反馈循环的关键。 如果制度标准、市场监管不到位,可能造成创新企业不如模仿企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因此很难做到高品质供给。所以,供给与需求间正反馈双循环需要体制、机制保证,使得“供给冻化”现象得以纠正。

进一步来看,经济和社会之间循环才真正构成国内大循环。刘尚希说,把经济嵌入社会大环境,核心是物的生产与人的生产。人的生产实际是消费过程,消费水平意味着人的再生产水平。目前,人的生产与再生产过程,物的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两者不完全匹配。中国经济蛋糕做得很大,但经济蛋糕中用于消费的份额偏低,意味消费水平偏低。

目前,对消费认识偏差导致对社会与经济大循环认识出现偏差,导致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不协调,这可能是导致发展不确定性最大的原因。如何围绕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循环畅通来形成政策?刘尚希认为,按照固有思路,政策要扩大需求,但从发展确定性构建角度,政策应应当围绕人来做文章,从生态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配置,从而制定政策,才可能从传统政治框架中跳出来,这离不开财政政策,仅靠市场是远远不够的。

刘尚希强调,构建发展确定性方面不能仅仅依靠经济政策,同时依靠社会政策,不能仅仅依靠短期政策,应当为发展构建长期确定性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