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3日,2020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届智博会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各地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数字经济发展未来趋势。
在大会进程中,一些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被屡次提及:“人工智能2.0”向何处去?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双循环”?5G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各行“大咖”给出了他们的看法。
焦点一:“人工智能2.0”究竟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规模逐步壮大、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有分析认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大致包括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和自主智能系统等多个方向,而环境、需求、目标的变化促使人工智能发展必须面对“2.0”时代的挑战。“其中,大数据智能和新的知识表达是一块富饶的‘无人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需要学者们勇于闯入‘无人区’。”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说。
另一方面,现实已证明信息技术企业运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为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未来还将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增长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类企业受疫情影响明显较小,成为带动社会复苏的重要亮点。”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子学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认为,人工智能有数据、算法、算力等三个要素,丰富的数据量与应用场景是我国具有的优势。“人工智能是‘新基建’之本,需要依靠市场机制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毛军发说。
在老牌制造之城浙江宁波,华为集团的“沃土工场”为实体企业提供了多种智能解决方案。运用AI、物联网等技术,部分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已可听懂人“说话”。“我们希望通过开放平台做到普惠AI,让大家都能够使用AI,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AI开发者。”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顺茂表示。
焦点二: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双循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成为我国做出的主动选择。在此过程中,数字经济又将如何发挥应有作用?
“理想的‘内循环’是更规范、更高效、更自主、内需更旺盛的经济形态。”在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磊看来,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带来数字行业竞争治理、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分工创新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精耕细作”。
“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是颠覆性的,在这个过程里出现了很多新的发展诉求和问题。沿用过去几百年的工业经济规范体系,无法比较全面而具体地回应目前的发展需求。”丁磊表示,构建“内循环”需要在内部建立更加良性的产业竞争机制、更加完善的数字法律以及更加规范、系统、适配的竞争治理规则。“错位竞争、错位分工、和而不同,是未来数字城市发展的一种重要‘哲学’。”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发展的“先天优势”有目共睹,应当把握好在移动支付、共享经济、数字物流等技术方向上的发展机遇,将技术创新系统应用与体系引向更为成熟的轨道,合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的“共同体”。
“应欢迎国外的企业和中国企业一道,在数字经济发展上共同参与中国市场的开发,分享市场的红利,把数字经济的产业链、供应链做完善,形成国内国际互相促进的新格局。”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说。
焦点三:如何提升5G在企业应用的综合效益?
“我国5G用户超过8000万,数字产业化基础更加坚实。”
在2020世界数字经济大会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一级巡视员李颖透露了这一令人振奋的信息。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7月底全球已有46个国家和地区的99家网络运营商表示开始提供5G业务。目前我国5G应用不断丰富,已覆盖工业、医疗、媒体、交通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复合材料无损检测还是远程操控脑部手术、新闻现场一线“云直播”,都可以在其中找到5G“大显神通”的身影。
在宁波知名制衣企业雅戈尔集团,“5G+”全链接工厂正带来一场全新的“智能制衣革命”。“我们用‘云联网’与雅戈尔合作实现了协同研发设计生产服务,整个数据的流动是从内到外结合起来的,这让产品交付周期下降10%,库存周期下降15%,整体效率提升了20%。”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宝俊说。
总体上看,持续提升网络供给能力、鼓励通信运营企业与技术企业合作共同探索综合效益更高的垂直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已成为5G下一步发展的大势所趋。“企业要看‘性价比’,如何降低5G落到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对5G的自主维护能力,需要各界共同研究。”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说。
“接下来工信部将提升数字化支撑水平,加强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部署,推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优化升级,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支撑能力。”李颖在大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