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图谱

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虽然“规模小、增速低”,但在下沉金融服务、支持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数量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普惠小微贷款的投放对稳定市场主体起到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这一目标增速相比去年提升了10个百分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上市银行半年报梳理发现,国有大行已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上半年六大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4.26万亿,约占整个银行业的31%,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从增速看,除了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大行增速均高于27%。

相比国有大行“规模大、增速高”的特点,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整体呈现出“规模小、增速低”的特点。

“2020年是我国实施普惠金融发展五年规划的最后一年。疫情发生后,我国中小微企业面临较大困难,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加强对中小微企业服务,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称。

不过,在近期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有所上升的背景下,普惠金融贷款的资产质量也需引起关注。

六大行成主力

实际上,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求之前,银保监会在4月下旬已下发《关于2020年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质降本”有关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要求,五家国有大型银行力争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上半年同比增速不低于30%;邮储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城商行及农商行要努力完成“两增”目标,即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

银保监会数据则显示,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73万亿,相比去年底增长17.78%。

从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看,6月末国有六大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4.26万亿,约占整个银行业的31%,该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4个百分点。综合财报来看,国有大行线上贷款业务的快速发展,是普惠型小微企业业务迅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表示,国有大行传统的经营模式是围绕大客户、大行业、大企业来展开,很少涉及小微企业业务,客观上也缺乏小微企业的客户基础和服务经验。因此,对六大行而言,普惠金融业务无疑是“开拓新市场”。

不过近些年的拓展后,国有大行已成为服务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具体来看,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及贷款客户均处于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农行、邮储银行、工行,中行、交行位于最末。

建行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建行普惠金融贷款余额12589.0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957.54亿元;普惠金融贷款客户159.07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6.56万户。资产规模最小的交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2147.20亿,其他四家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在5000-9000亿之间。

从增速看,除邮储银行外,其他五家大行增速均高于27%,其中农行增速最高达到46.2%。在下半年继续投放普惠小微贷款后,五家大行全年增速超过40%应无疑问。

相比国有大行“规模大、增速高”的特点,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整体呈现出“规模小、增速低”的特点。虽然它们“规模小、增速低”,但在下沉金融服务、支持当地民营小微企业发展方面,数量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具体看,中小银行普惠小微贷款规模大多低于2000亿,增速大多低于20%,部分银行增速为个位数。这可能因为中小银行体量整体偏小,且前期中小企业客户多、基数大,增速相应较低。不过,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行的普惠小微贷款余额超过了交行。这因为它们资产规模接近交行,且此前在小微业务方面有一些积淀。

中小行利率较高

从披露数据的样本银行看,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呈现出国有大行低于股份行、股份行低于城商行及农商行的特征。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国有大行小微贷款利率在4.2%左右,股份行在4.5%-5%之间,城商行利率超过5%。

“现在小微贷款市场,股份行完全没有竞争力,资金成本比不过大行。” 某股份行资产负债部人士直言,“国有大行今年要求普惠金融贷款达到40%的增速,导致我们客户流失掉一部分,股份行的市场份额被挤占。”

某上市城商行小企业事业部负责人则表示,中国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几千万家,但是银行业能够触达的比例不高。如果都触达了,就不会存在小微企业通过各类非持牌机构或民间金融借贷的情况,因此小微贷款仍有空间。大银行的服务下沉会给中小银行带来内生的动力。

从资产质量看,披露数据的各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有高有低。比如农行半年报显示,6月末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不良贷款余额72.10 亿元,不良率 0.83%,实现双降。这一不良率低于整体水平,其原因可能在于,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后分母变大,对不良率形成稀释。不良率较高的如民生银行、交行,其普惠小微不良贷款率分别为3.05%、2.24%。

一些市场人士则担心,不断下沉的小微客户的信用风险和种类繁多的项目风险是未来普惠金融业务的隐忧。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不良普惠小微贷款余额0.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25%,不良率2.99%,较各项贷款不良率高0.88个百分点。

“目前的不良率水平,已接近原来设定的容忍限度。但是,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经济完全恢复正常,仍需金融做出更大贡献。保企业、稳就业也就是保银行、稳金融。所以近期的金融风险成本上升,既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通过改革开放、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普惠金融正逐步实现精准滴灌,信用风险总体上完全可控。”

对于普惠金融的不良处理,农行副行长湛东升在该行业绩会上表示,要持续加强小微企业业务的风险监测、贷后管理,跟踪研判疫情发展的影响,持续全面及时有效地排查小微企业的风险状况。此外,对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风险加强监测,针对可能集中爆发的风险隐患前瞻性地制定处置预案,确保风险整体可控,资产质量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