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优基金密集限购 追逐热门基金需谨慎

近日,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管理的中庚小盘价值,以及前海开源新经济、金鹰民族新兴等业绩抢眼产品,由于短期资金申购量大增,密集发布公告实施限购,再现了市场火爆阶段“闭门谢客”的操作。

随着公募基金大发展,绩优基金长期业绩的释放,以及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认可,长期业绩优秀的基金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不论是业绩的“长跑明星”,还是各个时点的“冠军基金”,优秀业绩所代表的优秀投资管理能力是市场的稀缺资源,都容易在短期获得大量资金的净买入。

在当前公募基金的商业模式中,管理规模是基金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之本,在资金蜂拥而入时敢于说“不”,展现了基金公司着眼长期利益,引导理性投资,力争实现规模与业绩发展相平衡的努力。

首先,基金公司对绩优产品“限购令”升级,涉及到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博弈。是在市场回暖、基金业绩释放、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快速做大规模,还是选择控制资金流入,维护存量持有人利益,耐心做好投资?很庆幸,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选择了后者。

无论是在市场相对高点实施分红,还是基金限购;无论是倡导基金长期评价,还是发行持有期基金;无论是投资者教育,还是基金投顾试点的推出,基金行业都坚定选择了长远利益,积累公司负责任的形象和口碑。

另外,投资上有句话“规模是业绩的敌人”,抑制短期规模大增可能有利于做好长期业绩。越来越大的基金规模,将导致基金由优秀的个人管理变为团队管理,投资上从获取个股的α变成细分行业的α,而大基金调仓换股的成本抬升,也将推动持股周期大大拉长……过大的基金规模将导致业绩的平庸化,基金规模大至市场本身,就再也难以战胜市场了。

最后,基金限购现象的增多,也在提醒投资者注意理性投资,避免盲目追逐热门基金。

从历史经验来看,往往在投资热情高涨,资金疯狂买入基金时,常常也是资本市场阶段性的高点,此时通过基金分红、暂停申购等方式,投资者可以“落袋为安”或减少投资,将为投资带来更好体验;而在市场相对冷清或低点时,投资者可以通过定投等方式在底部积累筹码,避免“追涨杀跌”带来的大幅亏损风险。

从2015年至今,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从5万亿增至22万亿元,公募管理的社会总财富快速扩张;明星基金经理在管基金规模也从最高上百亿到突破上千亿,基金经理承担的公众信任和托付重达千钧。

而管理规模短期的快速扩张,也将倒逼基金公司科学管理好基金规模,搭建基金规模与资产管理能力相匹配的投研能力和体系,才能更好承载资管大时代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