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引擎、添动能、谋转型 沪市公司“点火”产业升级“发动机”

一份年报,拓印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发展脚步。数字化灯塔工厂解决离散型制造痛点问题,信息化技术构建起医药零售生态圈,智慧港口实现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在疫情影响的背景下,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碰撞出效率提升与模式变革的“火花”。

一串转型升级的足迹,则共同汇流成沪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辙印”。截至5月底,沪市主板共有1211家上市公司通过业绩说明会的形式展现变化、传递价值。数据显示,2020年,沪市实体类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合计约5400亿元,同比增长16%。研发加码与产品迭代两大“齿轮”紧密咬合,推动着新旧动能加速转换。

创新作“引擎”,研发作“燃料”,奔跑在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转型路上,传统行业既是践行者、助推者,也是受益者。一方面,它们苦练内功,以业态转型促效率提升;另一方面,它们广借外力,通过产业链整合来做大做强。在此过程中,沪市产业变迁的整体路线图正由点及面、渐次铺开。

研发赋能: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共进

研发之于企业,如同能源之于汽车,唯有持之以恒的投入,才能推动企业发展不断加速跑。数据显示,2020年,沪市公司中有近300家研发投入占比超5%,530余家公司研发投入总额超亿元,约850家公司研发投入保持增长。

“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在这一理念下,海尔智家2020年研发投入72.2亿元,同比增长15%,并在全球建起14大研发中心和资源共享网络。以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为主线,公司形成原创科技的代际引领及智家云脑等智家核心技术突破;同时,围绕国家产业战略以及核心物联网技术切入,超前布局中长期技术。

技术厚积,迎来业绩薄发。2020年,海尔智家全年实现收入2097.26亿元,同比增长4.46%;实现归母净利润88.77亿元,同比增长8.17%。

在全球经济和行业普遍承压的背景下,海信视像同样交出了一份逆势增长的答卷:2020年营收、净利润分别增长15.28%和114.98%。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后,公司成功研制出30吋级4K技术基准监视器以及55吋4K导播专用监视器产品,打破了以往日韩品牌垄断的监视器市场,成功进入央视超高清制播配套的顶端显示产品市场。

研发投入为技术攻关“蓄能”,智力资本则为长远发展夯基。2020年,沪市主板公司共推出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草案179单,同比增长13%;覆盖激励对象7.5万人,同比增长9%;大部分来自计算机、通信电子、软件、医药、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如视人才为发展根本的亿嘉和,研发人员数量便从2017年的82人迅速扩容至2020年的297人。大力引进人才的同时,公司辅以知识管理体系、技能培训机制、考核激励政策等手段,多维度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和凝聚力。截至2020年底,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151项、软件著作权93项,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体系。

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带动下,一条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并行的产业升级之路,被清晰刻画出来。

一方面,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以恒立液压为例,公司自主研发的15T以下小型挖掘机用轴向柱塞泵和多路控制阀,其精确操控性和燃油经济性均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另一方面,绿色发展引领产业向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方向转型。如煤炭、钢铁、石油等传统重工业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能耗;整车企业也在积极拥抱“新四化”,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攀升。

智能驱动:生产过程与内部管理并举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潮流,正从生产过程及内部管理两个方面作用于实体经济,成为上市公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在智慧港口的建设上,天津港颇有心得。去年,公司主导的全球首次集装箱传统码头无人自动化改造全流程实船作业获得成功;无人驾驶电动集卡规模化应用同样领跑全球,形成全球首个投入实际作业的港口一体化平面运输系统。

“无人仓库”的概念,则在密尔克卫的实践中成功落地。公司创建了全国首家数字化危险品无人仓(2C防爆等级),为科技赋能、智慧蝶变提供坚实基础。

“智能”二字,将如何为快递业赋能?圆通速递给出了自己的“解法”。以自主研发的“金刚系统”为底层数据系统,公司开发了全链路管控系统,并形成了网点管家、行者系统、自动化分拣系统等核心平台,实现对快件流转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监控、跟踪及资源调度。

对于传统能源业而言,“智能化”无疑是一个让生产更高效的过程。据了解,智能化示范煤矿可在减员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同时,保证生产能力不降反增。盘江股份、淮北矿业等不少“尝鲜”智能化的公司,都率先尝到了甜头。

此外,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如推动数字化客户管理的招商银行、靠智能化赋能新零售的老百姓等,也都是“数智时代”中的求新求变者。

而智能化对于内部管理的改造,可谓“润物细无声”。以三一重工打造的灯塔工厂为例,其在完全达产后可实现“产品混装+流水线”的高度柔性生产,解决了离散型制造的痛点问题,整体生产效率提升50%。

产业整合:同业上下游延伸谋协同

以资本为抓手,产业整合是上市公司完善产业布局、整合业务体系、发挥协同效应的一条重要路径。

2020年,沪市上市公司内外投资并举,多渠道实现产业整合:内生投资方面,购建长期资产支出合计2.3万亿元,同比增长4%;外延并购方面,全年共披露重大资产重组78单,涉及交易金额近2300亿元。不难看到,基于同行业、上下游的产业整合成为主流;同时,重组方式趋于多样化,定向可转债成为支付工具的有益补充,分拆上市、B转A等创新举措落地实施。

大连港吸收合并营口港便是同行业强强联合的典型案例。两公司均位于辽东半岛,港口辐射范围高度重叠,业务内容存在明显交叉。合并后,两大港口发挥各自区位及资源优势,优化码头资源配置、提高码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避免资源浪费和同质化竞争;同时,充分发挥大连港的自贸区政策优势、港航金融优势和物流体系优势,结合营口港的集疏运条件优势和功能优势,实现了辽宁省港口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去年斥资10.29亿元收购下游资产的宏昌电子,在实现产业链延伸的同时,亦带来了盈利质量的提升。公司主要生产电子级环氧树脂,系标的公司无锡宏仁所生产的覆铜板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并购完成后,宏昌电子的营业收入由2019年的16亿元提升至2020年25亿元,净利润由6742万元上升至1.47亿元。

以258.4亿元对价收购新奥能源3.69亿股,新奥股份将自己的主营范围从天然气上游的生产销售,延伸至产业链下游的投资建设及管理燃气管道基础设施与分销管道燃气等,由此成为了一家清洁能源上下游一体化的领先企业。

业态变革:提质增效促转型

是危更是机,疫情在对社会运行、大众习惯提出巨大挑战的同时,也打开了上市公司开辟新市场、探索新业态的窗口。

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中免将工作重心迅速转移至线上,通过研究制定线上业务快速提升方案、上线大会员系统等举措,在短期内实现了不同商业零售模式的创新并快速落地见效,实现了业务规模的快速增长。

无独有偶,广汽集团的数字化转型也按下了“加速键”。面向客户,公司智能邀约平台、e祺购小程序、数字化门店、直播数字营销等项目陆续落地;内部管理中,财务合并报表及大数据分析平台、人力资源数据集中分析、全面风险及审计管理信息平台、法务管理平台等项目也陆续成型。

业态变革对企业效率的提升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养猪企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的过程,便是一大力证。此前,“公司+农户”一直是生猪养殖业内较为青睐的运营模式,通过这种轻资产模式,能够减少企业的资本支出,加快扩张速度。然而,近些年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中小养殖户在规范化管理和防疫措施上的短板逐渐显现。由此,统一化管理、标准化规模养殖成为现代生猪产业的发展必由之路。

年报显示,2020年,傲农生物数十家新建、改建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相继进猪投产;永定湖山乡核心场还完成从丹麦引进一批优质种猪。

巨星农牧亦在年报中披露,公司建立起了一套集饲料生产、销售,畜禽育种、扩繁、养殖为一体的养殖产业链。这使得公司能深度控制生猪养殖业务的各个环节,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治、成本控制、规模化、集约化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的生猪养殖利润。

据年报,新五丰则对“公司+适当规模小农场”模式进行了升级优化,淘汰了规模较小、生物安全无法完善的传统养殖工艺小猪场,提升规模较大加盟农户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硬件建设,将其生物安全体系和非洲猪瘟检测体系建设纳入自有猪场统一管理,做到了生物安全管理全覆盖。

从外部整合到内生变革,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注入“燃料”,科技创新为企业转型切换动能,业态变革为产业升级铺平道路——产业变迁的发展方向在沪市公司脚下踏出明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