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加码研发 科创板药企显露“硬科技”底色

在战“疫”中奋发生长,生物医药产业之花更显“鲜艳”,尽情释放着硬科技锐意创新之美。

据上海证券报资讯统计,截至4月21日,57家科创板医药上市公司已发布2020年财务数据(含年报、快报等),剔除8家未盈利药企,49家公司中有37家实现增长,占比超过75%。其中,医疗器械板块增势强劲,净利润增幅翻倍的8家公司几乎全为抗疫“主力军”,圣湘生物、东方生物、之江生物更是以65倍、20倍、17倍的超高增幅,位居科创板2020年“成绩单”前三甲。

这份“成绩单”看上去金灿灿,拿起来更是沉甸甸。在上市后,科创板药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将创新成果商业化、产业化。在创新的滋养下,一项项新技术涌现,一个个新产品问世,这些药企在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前行。

业绩尽显抗疫实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面前,科创板药企尤其是医疗器械公司用硬实力交出了一份份高质量“答卷”。

上市首年,实现65倍业绩增长,圣湘生物称得上最耀眼的科创板“新生”。2020年,在高效、精准的疫情防控战中,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63亿元,同比增长1203.5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6.17亿元,同比增长6527.9%,雄冠科创板医疗器械板块。

技术硬、产品全、效率高,或是圣湘生物高成长的“秘诀”。公司第一时间开发出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和“分钟级”快速核酸检测设备等一系列科技抗疫产品,构建起了覆盖“新冠核酸检测+新冠抗原检测+新冠POCT快检+新冠/甲流/乙流三联检+呼吸道细菌七联检+呼吸道病毒六联检+新冠变异病毒鉴别检测”的全场景化“圣湘方案”,产品服务区域从2019年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快速发展到近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营业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4.98%大幅提升到53.49%。

同样,今年1月18日上市的之江生物,作为首批获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注册证的企业,其核酸检测试剂盒销售规模取得重大业绩突破,并带动分子诊断仪器、核酸提取试剂等其他相关系列产品的增量销售,促使公司2020年度整体销售规模及业绩呈现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51亿元,同比增长692.4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28亿元,同比增长1701.53%。

此外,东方生物、硕世生物、奥泰生物、热景生物等多家诊断试剂公司也凭借在疫情中的突出表现,在2020年实现了业绩的跳跃式增长。更可喜的是,这一高增长势头在今年一季度依然得到延续。其中,热景生物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亿元至6.6亿元,同比增长109125.67%至128630.25%。

创新成果加速落地

重视研发、持续投入、硕果累累,俨然成为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2020年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据记者初步统计,24家科创板药企2020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超过10%。康希诺、君实生物、前沿生物、神州细胞4家上市前未盈利药企,亦不惧亏损,持续加码研发,加速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2020年,康希诺推进了一系列创新疫苗的研发,公司产品管线包括针对预防脑膜炎、新冠肺炎、百白破、肺炎、结核病、带状疱疹等13个适应症的16种创新疫苗产品。多个创新疫苗处于临床试验研究阶段,研发支出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度研发费用达4.28亿元,同比增长182.37%。

大手笔研发投入之下,创新产品转化立竿见影。2020年9月,康希诺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开始进行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目前,该疫苗已获得墨西哥、巴基斯坦的紧急使用授权及中国附条件上市批准。

作为国产创新生物制药企业,君实生物对新药研发同样是“舍得”投入。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7.78亿元,同比增长87.93%。公司表示,报告期内不断丰富产品管线,持续探索药物的联合治疗,快速推进现有临床项目的开展和储备研发项目的开发,导致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长。未来仍将持续较大规模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项目完成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及新药上市前准备等产品管线研发业务。

君实生物新品的商业化也在同步推进。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作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PD-1产品,除已获批的黑色素瘤适应症外,又新增鼻咽癌、尿路上皮癌,彰显了产品在抗肿瘤领域的良好应用前景。同时,公司已建立超过900人的商业化团队,负责特瑞普利单抗及其他在研药品的商业化,商业化团队人数较上年同期增长153%。特瑞普利单抗2020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03亿元,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除疫苗、创新药之外,高端医疗器械公司技术攻坚亦战绩赫赫。2020年,海尔生物有4款制冷产品取得世界卫生组织PQS认证,累计认证产品型号达到29个,并在此基础上与国际组织新签订了超低温产品的长期采购合同。爱博医疗在研产品非球面衍射型多焦人工晶状体于2020年9月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注册进度提速,将填补国产多焦人工晶状体产品空白并打破进口依赖。

“硬科技”底色渐明

科创板开市至今,其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让一批硬核药企将“硬科技”的底色擦得更亮、更明。

康希诺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获得国际市场认可,高效支持全球抗疫;君实生物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的新冠中和抗体药物单药Etesevimab已授权礼来进行后续研发,Etesevimab与Bamlanivimab组成的双抗体疗法能使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及死亡风险降低70%,得到FDA的紧急使用授权;百奥泰的格乐立作为首个获得上市批准的国产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自2020年起销售已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时获批多个适应症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研发突破、新品迭出、商业化提速,实践证明,科创板不仅仅是“硬科技”的展示板,更是“硬科技”的支持板、培育板。

“硬科技”底色已明,其价值如何传递?记者注意到,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高度重视投资者沟通,已率先尝试自我解码一个个硬核基因,讲好“硬科技”的故事,不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

具体来看,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2020年全年合计发布104份自愿披露公告,及时将临床结果、产品注册和医保谈判等信息传递给市场。同时,公司高管全员参与2020年投资者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直播、文字互动等方式向中小投资者解读年报。而微芯生物、苑东生物和华熙生物等公司还首次试水“年报短视频”,以更加新颖的传播形式传递价值。

此外,抗疫“先锋”还积极实行现金分红回报投资者。硕世生物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55元,预计派发现金红利3.22亿元,加之2020年半年报派现8793万元,公司2020年全年现金分红金额约占公司净利润的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