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不断加强,受益经济复苏的顺周期板块强势归来,自去年下半年起,“拥抱顺周期”成为行业布局的重点。
2021年开春以来,周期行业持续水涨船高。周期行业的可持续性还有多强?开工第一天,我们邀请到国君周期大组各个行业的首席和我们进行最新行情解读。
本次解读我们将分为上下两篇来发布,上篇为大家带来的是来自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基础化工和煤炭六位行业首席的投资观点。
01
建材核心观点
周期核心资产或主导春节后市场行情
全球定价大宗品 + 地产链上确定性的内需升级,而水泥依然谨慎。
本周受到货币政策预期影响,体现出股价的震荡,然而较强的业绩支撑与依然相对谨慎的估值成为市场有效的避风港,我们推荐的核心品种在波动中前行,若开春周期股业绩持续改善,很可能春节后市场会彻底切换成周期股行情,当前的化工股仅仅是序曲。
而发达经济体的疫苗接种提速+暖冬+部分农民工原属地过年,可能大幅加快年后需求释放速度,这会是2021年与往年周期的很大不同。当前大宗品整体低库存,但市场对需求将信将疑,春节后需要观察下游的补库速度,我们认为全市场对与2021年春季及全年盈利预期可能会上调。
我们当前判断周期品确定性主线:全球定价大宗品 + 地产链上确定性的内需升级,这是顺周期的核心,而水泥等逆周期品种我们看不到反弹空间;
全球定价的大宗品(玻纤属于此类,类似于化工石化),补库存和再通胀,这是顺周期的核心逻辑,当前运行到山腰,但春节后我们认为大概率进一步上调业绩预期;
地产链确定性的内需升级:建材防水、平板玻璃将是贯穿2021的好赛道,C端品种2020Q4-2021Q2将是明显低基数期以轻工家居为龙头带动行情,同时疫情洗牌下的行业格局优化;确定性胜过水泥、瓷砖等赛道;
水泥其实是逆周期,1月份量价旺度明显低于预期,体先供需格局较不理想的现状,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均难以看到弹性空间。
02
钢铁核心观点
产能周期结束,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
1、首先从需求端来看,钢铁下游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建筑用钢,包括地产、基建为主的螺纹钢长材需求,第二类是以制造业,包括汽车、家电、工程机械为主的板材需求。过去几年,钢铁行业的需求都呈现出长强板弱的格局,建筑需求尤其是地产的需求一直在超出市场的预期,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汽车、家电包括出口产业链持续复苏,板材的价格持续走高,我们认为2021年在制造业持续复苏,汽车、家电等维持较好需求的情况下钢铁行业的需求将继续表现为板强长弱的格局。关于地产需求,也是大家最关注的一块,我们认为今年依然会维持不错的水平,主要是受到开发商融资趋紧背景下,继续加速推盘回笼资金,今年开工依然不会太差,同时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需求端也在逐步复苏。所以从各个钢铁下游来看,今年需求依然会维持不错的水平。
2、从供给端来看,我们认为钢铁行业存在几个新的趋势和变化。第一个就是我们认为钢铁行业的产能周期,在2021年彻底结束,我们都知道16至18年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19至20年钢铁行业的粗钢产量继续高速增长,大家都比较担忧21年产量继续大幅提升,而根据我们的调研和研究,其实19至20两年是在粗钢产能得到有效控制下,企业自发通过技改及添加废钢的方式提高的产量,也就是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而在2021年这种通过技改和添加废钢的方式提高产量的边际空间已经基本走到极限,同时在碳中和背景下,政策严控新增产能,我们认为国内粗钢产量增长周期已经基本结束。第二个变化就是兼并重组的加速,行业龙头不断通过兼并产能提高市占率,行业的集中度在政策支持以及铁矿成本压迫之下将快速提升,集中度提升后将大大提高龙头企业对上下游的议价权,有效传导成本压力,提高业绩稳定性。第三个趋势,我们认为是钢铁价格波动性的持续下降,来自产业结构的调整,表现为电炉炼钢占比的持续增加,电炉生产工艺相对环保,最重要的是即开即停,有效的调节供给,使得钢铁价格波动率下降。第四个趋势就是优特钢的占比将持续提升,受益制造业升级及进口替代,很多特钢领域的龙头公司正在逐渐涌现。
3、整体上,我们认为2021年需求端依然维持较好水平,受益制造业及出口,板材价格应该会略强于长材,在钢铁行业产能周期结束,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钢铁价格波动下降以及优特钢占比提升的背景下,龙头公司的业绩及定价权持续提升,钢铁板块的投资机会值得重视。
03
有色核心观点
左手铝铜,右手锂钴,迎接主升浪
有色两条主线,顺周期高弹性低估值铝铜、新能源金属锂钴。在弹性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一、基本金属:全球经济复苏,铜铝迎超级周期
1、对全球定价的铜铝的宏观背景:①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2020年11月,辉瑞疫苗三期数据超预期,启动了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的按钮。2021年2月中旬,美国/欧洲疫苗接种人口占比超过了10%和20%。②全球货币和流动性依旧是宽松的,且这个宽松的持续性可能会比市场想的还要长,我们最近看到欧洲、美国很小概率去对货币和流动性去主动收紧。在这个时间窗口就是全球定价大宗商品最好的时间窗口。
2、铜:供给端资本开支过去5年一直维持低水平,未来供给增量有限,预计2021年供给增量可能在2%左右;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影响叠加产业趋势,预估2021年总体需求增长75万吨左右(+4%)(传统60万吨+新兴15万吨),铜行业供需更加紧张,叠加目前低库存水平,需求超预期,铜价的弹性极大。
3、电解铝:行业长期拐点已至,电解铝景气度及持续性将远超预期。供给方面, 2017设定了产能天花板4400万吨,目前已将近4000万吨建成,往后看2年内尚有400万吨产能可投放,测算2020国内需求增长大超市场预期,表观需求增长10%以上,供需紧平衡。2021年春季,淡季国内累库存低于预期,反应新开工和制造业需求不弱,看好铝价持续上涨。此外成本端,氧化铝产能无序投放持续过剩(预计2021年产能9500万吨严重过剩),随着国内进口铝土矿价格中枢下滑及进口量增加将对氧化铝价格支撑减弱,铝价高位的同时也系原材料氧化铝价格持续弱势,判断此轮高盈利可持续。
二、电车超预期,锂钴行业迎价格拐点,龙头公司内生成长到收获期
1、2021年锂行业供需紧缺,市场一货难求,下游锂电需求逐月上修,锂电应用场景多点开花,除了xEV,储能、电动工具、两轮车也将抬升锂的需求。而供给端基本没有新增产能,只有部分矿山/盐湖产能利用率的提升。2021年高点破10w+,12-15w都有可能。
2、钴行业供需改善显著。随3C需求和电动车需求提升,钴行业订单环比改善超预期,刚果金受疫情影响,陆运效率下滑30%到40%,钴原料的折价系数上涨至92.5%(历史新高,之前水平在60-80%),反应原材料的短缺,海外Mb不断上涨。看好钴价上涨至40w-50w。
04
石化核心观点
2021年原油温和复苏
我们认为2021年原油价格将温和复苏,2021年Q2末前布伦特原油价格将涨至60美元/桶以上。从供给,需求,流动性的边际变化来看,主要由于①供给端OPEC的减产托底价格以及美国页岩油产量短期无法反弹。②需求端我们看到疫苗落地后大宗商品的需求预期逐渐改善。③全球流动性处于相对宽松水平。同时我们判断未来2-3年时间,由于传统能源资本开支不足以及需求疫情后时代温和复苏导致的供需错配,原油价格的上涨可能超市场预期。2022年原油价格中枢可能将进一步高于2021年。
1、原油上涨的两大积极影响
从石化板块而言,原油价格的上涨带来对于板块的积极影响主要可以总结为2个方面:①在全球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原油价格上涨将带动产业链补库存,使得石化产品的需求增长。②原油价格上涨将使石化板块盈利预期改善。③盈利预期改善从而带动板块估值的提升。我们认为2021年在原油价格温和复苏的背景下,石化板块的投资确定性是较高的。同时另一方面,除了行业的贝塔属性外,我们看到石化板块的龙头公司也有自身的阿尔法属性。一方面,龙头公司在过去行业景气度低迷的时候逆势扩张,从而使得护城河和壁垒进一步加深,远期有成长的逻辑。同时龙头公司在行业复苏时的业绩持续增长能力也更强,在全球都具备较强竞争力,长期来看市占率将进一步提升。因此我们认为石化龙头公司的崛起既有贝塔也有阿尔法的因素,板块的持续性会好于市场的预期。
2、看好四个领域
具体到石化板块的细分投资领域,我们主要看好四个细分子领域。①首先我们认为在原油价格接近65美元/桶的背景下,可以关注上游的油价正相关弹性品种。主要指的是上游的油气公司以及油服板块。原油及天然气价格上涨背景下油公司业绩好转。同时油价稳定时期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保证下油服企业业绩将稳定复苏。②我们认为民营炼化全球竞争力显著,主要体现在:1、规模优势显著;2、化工品占比高;3、能耗物耗等领先行业。
2020年疫情叠加油价暴跌极端压力测试下仍保持高盈利,已经证明其一体化优势。我们认为若考虑远期规划产能投产,民营炼化应享受一定估值溢价。③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时成本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的煤制烯烃及轻质化原料制烯烃。远期项目有成长之外,油价上涨时估值也将提升。④看好纺织服装产业链原料的景气复苏。
05
基础化工核心观点
投资化工正当时!
近期变化:油价突破60美元/桶,港股周期大涨。受美国得克萨斯州油井关闭使得全球原油供给进一步紧缩影响,国际油价持续上涨,截止2月15日,WTI原油及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为60.14美元/桶、64.19美元/桶,月涨幅分别为14.86%、17.28%。而2月16日正是港股牛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周期股表现强劲,其中三桶油股价涨幅均逾8%。
站在当下时间点,我们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思考。
(1)估值提升有没有产业逻辑?
从产业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化工行业强者更强的局面不可逆转,且比市场更乐观。2016年以来行业经历政策端和市场端两轮产能出清后有望驱动龙头更高的业绩弹性和成长确定性。龙头企业将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剑指全球。强者更强效应有望驱动龙头估值中枢整体抬升,更多信息欢迎参考《基础化工行业深度:强者更强的局面不可逆转》。
(2)周期结束了吗?短中期景气是否向上?
周期尚未结束,持续性很强。站在当前时间点,我们仍可以选择出5-10个景气向上半年以上的化工品:油价端资产,煤化工,MDI,钛白粉,氨纶,粘胶短纤等。
(3)重点品种价格价差情况如何?
截止2021年2月16日,重点品种WTI原油、聚合MDI、钛白粉、尿素、DMF、醋酸、轮胎(轿车)价格分别占近十年价格百分位的51%、80%、60%、90%、99%、97%、2%。价差方面,重点品种聚合MDI、钛白粉、尿素、DMF、醋酸的价差分别位于近十年价差百分位的80%、30%、69%、100%、98%。价格价差持续向上。
(4)长期成长性有无担忧?
即使不考虑价格上涨,龙头企业长期看量增明显,业绩亦有望翻倍。例如:
万华化学目前共有十余个在建工程顺利推进中,包括聚氨酯产业链延伸及配套项目、万华烟台工业园项目、美国一体化项目等。
华鲁恒升短期看有精己二酸和酰胺尼龙待投产,长期看德州+荆州双基地双百亿投资。
龙蟒佰利20年新投产20万吨氯化钛白产能待释放,22年底有望再投产20万吨氯化钛白。
玲珑轮胎塞尔维亚项目将为2021 年贡献主要产量增量,长期看国内第五大基地吉林玲珑有望贡献新增量。
(5)布局哪些主线?
推荐选择确定性最高的赛道,紧拥以下几个赛道:1)油价端资产,煤化工;2)MDI;3)钛白粉;4)化纤链,氨纶,粘胶短纤;5)农药、甜味剂;6)轮胎。
06
煤炭核心观点
焦炭将是2021年的明星品种
煤炭行业整体观点:各细分板块推荐顺序,焦炭>焦煤>动力煤。下游强需求、低库存,预计焦炭春节后仍将有持续上涨动力,中期受益行业格局优化,远期受益氢能源发展;焦煤预计供给微增,作为上游将跟随焦炭上涨;动力煤供给端释放超预期,综合需求强势,价格于2月底3月初止跌后将高位震荡。
1、节后焦炭仍有持续上涨动力
1)单位利润创新高。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底焦炭完成15轮涨价,累计涨幅1000元/吨,2021年2月后由于春节将近,建材成交逐日下降,下游钢厂开工率季节性下滑,价格上涨暂时中止,但焦炭价格涨幅快于成本端的焦煤,煤焦差逐渐扩大,单位毛利达到1000元/吨,行业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行业龙头的单位税后净利润测算达到800~900元/吨的水平,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2)现货价格在节后仍存在进一步上涨的可能,供给端,部分原定于2020年底退出的焦化产能,由于承担区域冬季供暖任务并未按时退出,预计将于采暖季结束后陆续淘汰,供给端仍将有进一步收窄的空间;需求端,防控疫情影响以及全国各地春节期间返乡管控的政策,节后需求有望超预期,钢铁价格在春节前已经有了100~200元的上调,钢价上涨将提升煤焦钢产业链总利润,且目前产业链上中下游的焦炭库存均处于历史低位,有助于焦炭继续涨价。
3)行业基本面仍将强势。2020全年焦炭产量无增长,预计山东、江苏、河北的去产能政策将维持,河南省2020年底的去产能预计将在2021年带来产量的下降;山西的产能置换增量进入尾声,内蒙2021年后不再新批焦炭项目,若2021年生铁产量3%增长,则全年焦炭缺口约3556万吨,支撑焦价有望维持高位;不同规模焦企开工率差距加大,推动集中度提升。4)远期:氢能源领域具备可观空间:焦炉煤气制氢具备产业链天生优势,单位成本区间仅0.7~1.0元/方,大幅低于其他工艺,《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有序推进氢能发展利用,需求启动后行业作为产业链最上游将具备明显优势。
2、焦煤:供给微增,价格稳中上行
1)2020年国内供给释放规模有限。2020年全国焦煤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山西等省份部分煤矿新产能的释放,但山西2020年以来未新批复焦煤产能,测算2021年及以后新增投产规模约为2430万吨/年,弹性十分有限。
2)进口规模预计同比持平,2020年焦煤进口量略有收窄,主要原因并非澳大利亚,而是来自蒙古进口量大幅减少(疫情影响),而来自澳洲焦煤进口呈现前高后低变化。则预计全年的进口减量将与蒙古的进口增量相抵消,预计焦煤进口端总量维持基本不变。
3)焦煤价格有望进一步补涨,历史经验显示焦煤涨价相对于焦炭涨价之后3个月。焦炭价格领先焦煤价格天数持续扩大,主因是焦煤市场不断提升长协煤数量,焦煤价格整体波动性持续降低,受产业链影响整体滞后。预计焦煤价格将跟随需求进一步上涨,且中期存在持续补涨空间。
3、动力煤价调整,价格节后寻底。动力煤价格波动较大,自1月初现货上涨至约1100元/吨后,快速回落至700元/吨以下,目前成交价格在650元/吨左右。发改委要求确保安全前提下按最大能力组织煤炭生产,12月份全国煤炭产量3.52亿吨创历史新高,尤其是内蒙2020年四季度产量同比增长达到19%。虽然需求维持强势,但高强度生产也在持续,未来淡季开始后或将看到价格的回落,但煤价底部也将同时出现,2月动力煤年度长协价格614元/吨,同比大幅增长13%,全年煤价中枢将明显高于2020年,行业利润同比将有不错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