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要5、6个小时才能统计出来的一份地铁乘客流量信息报表,现在只需5分钟;原来站务人员只能凭经验调配地铁运行高峰期人流,现在借助人工智能每15分钟即可预测一次人流状况……1月13日,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与郑州大学签署合作协议,省级和市级轨道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同时揭牌。
近日,郑州市公布了十四五规划,将把郑州打造成“轨道上的都市”。作为千万人口级别的城市,郑州市的地铁目前日均客运量超过150万人次,伴随而来的是海量数据对地铁运营管理的挑战,如何化解?
郑州地铁作为郑州市最大的城市公共产品,相比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来说,建设成本更大,运营风险更高,需要不断吸收新技术、新理念。在两年的建设期内,轨道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创新研究体系,填补了城轨行业的轨道交通大数据创新空白,有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郑州地铁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郑州地铁主要技术合作方之一、星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孙元浩对此颇有发言权。“郑州地铁目前共开通运营线路7条,车站152座。每增加一条线路,数据量就会猛增。轨道交通的分期、分段建设,很容易造成‘数据孤岛’,导致运维成本高、数据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孙元浩介绍,传统的数据库通过小型机方式运算,统计出一份信息报表需要5、6个小时,通过大数据方式,可以利用分布式计算方法汇总结果,5分钟就可以出报表。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高效计算地铁“历史数据”,借助人工智能则能够“预测未来”。孙元浩解释:“每逢重大节日,郑州地铁客运量最高可达200万人次。过去只能靠经验进行调配,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之后,就可以通过对客流量的分析,每隔15分钟进行一次预测,协助郑州地铁快速合理的调配客流、车次。”
“过去我们的运营人员靠对讲机一对一交流,调配效率慢。现在,系统一旦发现客流高峰即将到来,就会把处理信息同时发给相应的站务人员,极大地优化了人员组织,也减轻了工作负荷和压力。”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副部长李昱见表示,新技术“让数据多跑路”,在日常的机车维修、安全监控等诸多领域也大显身手。“未来,基于大数据技术,我们会延长技术链,为乘客提供每座车站和每条线路的拥堵情况,为他们提供最优的出行方案。”
“与郑州大学签约后,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拓展开放的‘企产学研用’大数据协同创新体系,促进‘十四五’时期郑州智慧地铁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李昱见说。未来借助省级和市级轨道交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一创新平台,郑州地铁将努力打造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级大数据创新标杆。